热文高中

70后的十大经典校园篇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1、放学排队

虽然每天放学都要排队,但绝对的神形俱散,老师需要极大的强制力,才能把我们这些孩子压制成一长条形的队伍。
2、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爷爷的经典话语,几乎每个学校的黑板上方都贴着这条口号。多好的一句话呀,即使是现在也不过时,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真正的经典都是朴素的。
3、崇拜小虎队

虽然现在一看到“酥油朋”(苏有朋)就腻味,但当时敢不喜欢,会被其他同学视为外星人!
4、抄歌词

没有电脑,没有因特网,最重要的事没有钱!所以“人是第一生产力”,有时间就赶快抄吧,顺便练练字。
5、开运动会

小学生的奥斯卡颁奖晚会,绝佳的社交场所。谁在比赛、比赛什么并不重要,五彩斑斓的小人书,千奇百怪的小零食,以极高的频率传递。
6、赶暑假作业

暑假快结束时的头等大事。俗话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两大本每天一页的暑假作业,通常是以迅雷之势三天完成。

但最要命的是每天一篇的日记,真难为我们一天憋出二十篇来,从此落下了见什么都要抒发一通情感的毛病。
7、上特色班

灾难深重的特色班就是从我们那时兴起的,学弟学妹们的煎熬之苦,我们当年也是尝过的呀。新时代最无奈的教育特色之一。
8、比小红花

一面白墙,一张大纸,一个橡皮图章,也是老师神权的象征之一,你敢不听话?

嘿嘿,就看着别人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吧!
9、罚写错字

那时,每当晚上回家写不完作业的时候,老妈就会问是不是又受罚了?那时,写错一个字,我们学校是罚写十遍,经常是一个写字本几天就用完了。后来上了大学听一室友说,他们是罚写50遍,乖乖,更变态。
10、上课拖堂

“老师,我们等到花儿也谢了,你就快下课吧!”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usold.cn/post/120.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11-16
下一篇 » 04-16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上古十大揍孩子的神器,你爸妈用什么打过你最顺手了

现在的孩子都讲究什么科学养娃,不能打不能骂,要给他讲道理。能说这话的人肯定不带娃,养娃是要给他给多的爱,但必要的时候,还得来这么一下才管用。90后之前的小朋友,哪个小时候没挨过揍呢。小时候爸妈揍的时候,手边有什么用什么,不用挑,都是嘎嘎好...

掏大粪,当初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职业

我们小时候,常常看见掏大粪的来公共厕所干活。到了那时候,方圆几里地都臭得不能呆了。掏粪的会用一个很长的木棍前面栓的粪勺到粪池子里呈大粪出来。掏粪人赶着马车,掏分属自己的几个厕所,掏完了,会一路臭气熏天的赶着马车离开。每次妈妈看见掏粪的,就会告诫我们说:“不好好学习,你以后就去掏大粪。”在那个年代,这个职业成了吓唬孩子激励我们学习的工作了。我们的公共厕所,没有...

“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

“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1956年开播至今的幼儿节目《小喇叭》,它是陪伴无数中国人童年的声音,相信每一个在198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都会对这段熟悉的声音难以忘怀。小喇...

VCD到DVD的发展历程,家庭娱乐方式的变革,80后的集体怀旧记忆

从1997年左右开始,家庭娱乐方式迎来了一个转折点:VCD机的出现。在此之前,我们依赖录像机和录像带来观看电影和电视剧,这种方式不仅需要购买空白录像带,还受限于录制时间以及普遍一般的画质。记得小时候,邻居家的一位叔叔从深圳出差回来带...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东方小故事》主题曲

《东方小故事》,一部1994年播出的历史类电视剧,一集一个小故事,是多数儿童的文化启蒙剧。分两部分:古代版(100集)和近代版(50集),见详细《中华文化启蒙电视剧《东方小故事》》。片头曲也是直击记忆深处,曲是朗朗上口,词是有深度有意义...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39w+
35赞    阅读 3.36w+
26赞    阅读 2.1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