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文小学

80后记忆中的小学校园,大花坛,小跨院,杨柳树,这就是曾经我的校园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80后记忆中的小学校园

走进校园,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个大花坛,花坛左侧是一个小跨院,印象中那里是禁地,因为是老师的宿舍,老师于学生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跨院南面有一半是只有顶儿,三面墙围住的,用来放破旧桌椅的,类似于废物”仓库“。

北面是正式一点的房子,两个小间,作为教室宿舍用,一个大房间闲置着,后来学生多了,成了学前班的教室,并在小院中间安置了滑梯、摇椅一类的儿童游乐设施,对于贫穷的农村来讲,绝对算的上的稀缺之物。

可惜那时候我们已经不上学前班了,自然也没了做摇椅、滑滑梯的待遇,但还是有胆大的孩子放学的时候偷偷溜进小院,过把瘾,遗憾的是,作为“好学生”的我一次也没敢试过。

花坛右侧的是三间教室,依次是老师们的办公室、我的学前班教室和我的一年级教室。办公室里面是敞开的,走手边几张桌子并排,是男老师用的,右手边那几张是女老师用的。

学前班教室是相对于其他教室中较有特色的:教室中间是并排散列的黄色的大桌子,一张桌子四个孩子分两侧相视而坐,凳子是黄色的、长方体的四腿凳子。

教室左右墙上是黑板,分前黑板和后黑板,前黑板平常上课专用,后黑板主要是做宣传用的,用彩色粉笔画些花草虫鱼,写些注意事项类的,俗称黑板报,印象中后黑板上很少有东西,也许是为了节省彩色粉笔吧。

一年级教室前有棵小树,水井在南面墙角处,夏日的课间人最多的地方,大家都争着喝凉水、洗洗脸,凉快下,后来水井边的空地被开垦成了菜园,种些豆角、西红柿类的蔬菜,估计是改善老师伙食的。

花坛的北面是一排并列的教室,由东到西分别为二到六年级的教室,教室布局类似,只是外面的年级牌定格了他们的层次。印象中教室间的差异,除了年级牌上的字不同,就是桌椅会略有差异。

材质上分木头和铁的,大小上分单人桌和双人桌。铁桌子是有斗的,用来放书包用的;木头的除了上面的桌面,下面是镂空的,如果要放书包的话,需要用绳子将下面的两条杠子缠绕,很少有同桌将下面的缠绕连成一体。

铁凳子,会经常一不小心刮到衣服,自己好几条裤子都被刮了窟窿,那时的自己十足的不安分、不淑女。我爱跪到凳子上,如果是木头桌,爱将腿翘到下面的杠子上,不怎么喜欢单人桌,太小了,而且它的桌面有一定的坡度,东西总是爱滑下来,当然重点是没有同桌和你说话。

要说桌椅的共性,就是经常坏,需要修。木头桌椅坏了,从家弄几个钉子,找点废旧木板,当当几下,快要散架的凳子立马稳固了;铁凳子比较容易丢螺丝,我们就去小跨院的废旧仓库里面去刨瘸腿断面铁桌椅,看看是否有螺丝可以卸下来用。

还记得大家兴高采烈的到仓库找螺丝、找钉子的情景,像淘金子似的,有人负责找,有人负责从将其从里岛外的传递,有人负责拆卸,满头大汗,干的热火朝天的。

这就是我的小学校园,布满了我的足迹的校园。那时候每升一个年级,就会换一次教室。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所有的教室走一遍,走完了我的小学生活。

不知什么时候我的小学校园消失了,也许是我太久不曾去看它。二十几年后的某个日子,突然看到残墙上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大字,恍然,这里曾经是我的校园。

这就是我,一个80后的校园记忆。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usold.cn/post/122.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4-16
下一篇 » 04-16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在童年中极为流行课件游戏,跳橡皮筋

跳橡皮筋在80后孩子中极为流行,尤其深得女孩子喜爱,玩的时候由两人撑着约三四米长的橡皮筋两端,牵直固定,参加者即可在皮筋的中间由单人或多人依次轮流跳。皮筋的高度一般随着参加者的过关,慢慢从脚腕向头部升高,最高点常常将橡皮筋勒在头颈上。以前,每当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便会冲出教室,纷纷在学校的走廊上、操场里跳起橡皮筋,直到上课铃响起才匆匆跑回教室。

8090后幼年玩过的玩具-泡泡胶

泡泡胶是真便宜哈,5毛钱一小管,到现在还能回忆起来那刺鼻的味道。像用挤牙膏时一样把这黏稠的玩意从管里挤出来一点在吹气管上,然后就可以吹出一个大泡泡,还可以捏成各种形状。同学们之间一般都是比谁吹的大,玩的好的就开始想吹糖人一样,一边吹一边捏形...

2017年迎新春文艺晚会,《大美中国梦,金鸡报春来》

这一届晚上主题是“大美中国梦,金鸡报春来”,吉祥物是“凤尾鸡”。设立了四个分会场,分别是:上海、四川凉山、广西桂林、黑龙江哈尔滨,节目依旧一般般吧。晚会信息(信息不全,请谅解)播出:2017年1月27导演:杨东升主会场主持人:朱军、董卿、康辉、朱迅、尼格买提上海会场主持人:孟盛楠、曹可凡四川会场主持人:杨帆、阿侯尔里广...

那些只属于80、90后出生在农村的记忆!

当我们回首往事,也许是很相似,但人不同了,转眼间,我们真的已经长大。九十年代的人,也许你上了新颖的大学,也许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工作,或许,你已经找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甚至,你已经结婚生子了。但是,我们有一个同样纯真难忘的童年。谨此,献给八十...

80后们吃过的经典零食,满满都是童年的回忆!

80年后出生的孩子,童年是幸福快乐的,我们可以一边玩着红白机一边嚼着零食。也许现在的零食更加丰富,但是当初面对零食如饥似渴的感觉却不再延续了。时光荏苒,童年的印象或许还记忆犹新,可惜许多东西都早已经买不到了,不知道你还记得不记得这些让我们...

冰棍,冰棒,冰溜子,有谁吃过?举手看看了

我们小时候玩具烧,啥都是玩具,房檐上滴下来的水结成的冰溜子,是我们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冰溜子那玩意儿很光滑,很漂亮,有水汽水流的地方都容易结冰溜子,比如房檐、厨房的窗户上,煤炉子的烟囱也会结冰溜子,但结出来的是黄色的。冰溜子很脆,咔吧一下掰...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42w+
35赞    阅读 3.38w+
26赞    阅读 2.12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