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文小学

80后记忆中的小学校园,大花坛,小跨院,杨柳树,这就是曾经我的校园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80后记忆中的小学校园

走进校园,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个大花坛,花坛左侧是一个小跨院,印象中那里是禁地,因为是老师的宿舍,老师于学生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跨院南面有一半是只有顶儿,三面墙围住的,用来放破旧桌椅的,类似于废物”仓库“。

北面是正式一点的房子,两个小间,作为教室宿舍用,一个大房间闲置着,后来学生多了,成了学前班的教室,并在小院中间安置了滑梯、摇椅一类的儿童游乐设施,对于贫穷的农村来讲,绝对算的上的稀缺之物。

可惜那时候我们已经不上学前班了,自然也没了做摇椅、滑滑梯的待遇,但还是有胆大的孩子放学的时候偷偷溜进小院,过把瘾,遗憾的是,作为“好学生”的我一次也没敢试过。

花坛右侧的是三间教室,依次是老师们的办公室、我的学前班教室和我的一年级教室。办公室里面是敞开的,走手边几张桌子并排,是男老师用的,右手边那几张是女老师用的。

学前班教室是相对于其他教室中较有特色的:教室中间是并排散列的黄色的大桌子,一张桌子四个孩子分两侧相视而坐,凳子是黄色的、长方体的四腿凳子。

教室左右墙上是黑板,分前黑板和后黑板,前黑板平常上课专用,后黑板主要是做宣传用的,用彩色粉笔画些花草虫鱼,写些注意事项类的,俗称黑板报,印象中后黑板上很少有东西,也许是为了节省彩色粉笔吧。

一年级教室前有棵小树,水井在南面墙角处,夏日的课间人最多的地方,大家都争着喝凉水、洗洗脸,凉快下,后来水井边的空地被开垦成了菜园,种些豆角、西红柿类的蔬菜,估计是改善老师伙食的。

花坛的北面是一排并列的教室,由东到西分别为二到六年级的教室,教室布局类似,只是外面的年级牌定格了他们的层次。印象中教室间的差异,除了年级牌上的字不同,就是桌椅会略有差异。

材质上分木头和铁的,大小上分单人桌和双人桌。铁桌子是有斗的,用来放书包用的;木头的除了上面的桌面,下面是镂空的,如果要放书包的话,需要用绳子将下面的两条杠子缠绕,很少有同桌将下面的缠绕连成一体。

铁凳子,会经常一不小心刮到衣服,自己好几条裤子都被刮了窟窿,那时的自己十足的不安分、不淑女。我爱跪到凳子上,如果是木头桌,爱将腿翘到下面的杠子上,不怎么喜欢单人桌,太小了,而且它的桌面有一定的坡度,东西总是爱滑下来,当然重点是没有同桌和你说话。

要说桌椅的共性,就是经常坏,需要修。木头桌椅坏了,从家弄几个钉子,找点废旧木板,当当几下,快要散架的凳子立马稳固了;铁凳子比较容易丢螺丝,我们就去小跨院的废旧仓库里面去刨瘸腿断面铁桌椅,看看是否有螺丝可以卸下来用。

还记得大家兴高采烈的到仓库找螺丝、找钉子的情景,像淘金子似的,有人负责找,有人负责从将其从里岛外的传递,有人负责拆卸,满头大汗,干的热火朝天的。

这就是我的小学校园,布满了我的足迹的校园。那时候每升一个年级,就会换一次教室。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所有的教室走一遍,走完了我的小学生活。

不知什么时候我的小学校园消失了,也许是我太久不曾去看它。二十几年后的某个日子,突然看到残墙上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大字,恍然,这里曾经是我的校园。

这就是我,一个80后的校园记忆。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usold.cn/post/122.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4-16
下一篇 » 04-16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中文游戏300》一张承包了无数人的童年的游戏光盘

有一张名为《中文游戏300》的光盘,里面有十几页的游戏中,和同学偷偷玩,一玩就是一天,直到听到有人开门的声音,才匆忙弹出光盘关掉电视,然后再回到房间认真学习,假装无事发生过。当年谁家有这个光盘,比小霸王游戏机还吃香。下面一起回忆下那...

六一儿童节的回忆,不能忘却的记忆

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想起了小时候过儿童节的情景。记得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学校每年的儿童节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像游园会、才艺表演,还有可以收到礼物,最最重要的是有好吃的糖果和蛋糕,最喜欢这个了。学校会组织同学们一起玩游戏,像跳绳、拔河、猜谜...

除了哪吒之魔童闹海外,70年代还有一部经典国产动画《哪吒闹海》

不管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还是最近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都将哪吒的形象刻画得很认真,作为贺岁电影,哪吒2可谓是一票难求,这部动画电影再次点燃了大众对哪吒故事的热情,国产动画越来越好了。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同样有一部关于哪吒的佳...

盘点80后的那些经典语录

80后,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人,我们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也经历了自己的成长与蜕变。在这个时代的大潮中,我们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经典语录,它们既是我们青春的见证,也是时代的印记。“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画在手腕上的手表,是定格的记忆,也是爱!

(图片源于网络)在我们小时候,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手表,那绝对是别人羡慕不来的。那时候的手表是许多人梦寐以求、可望不可即的贵重物品。虽然到八九十年代,手表已经慢慢普及了,但对于还是小学生的我们来说,拿几十块钱去买手表还是很奢侈的。家里面的大...

一米一米三歌谣,用脚玩石头剪刀布

不知道80后的朋友们还会不会一米一米三这个歌谣,各种版本的都有吧,当时是用脚玩剪刀石头布时的歌谣。很多网友都玩过这种版本:一米一米三,三丈三,三面红旗,解放台湾。我小时候玩的是这样的,和大家分享一下。一米一米三,三丈宽,三面红旗,打到台湾,...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42w+
35赞    阅读 3.38w+
26赞    阅读 2.12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