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80后必玩的儿时经典游戏《摔泥巴》,一块黄泥巴给童年带来过无尽的开心和快乐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小时候,我们年龄一般大的孩子,经常在树下的青石上,玩最古老最原始的游戏:摔泥巴

说了也怪,仅仅是一块黄泥巴,却也我的童年带来过无尽的开心和快乐。


80后玩过的游戏摔泥巴


我们玩的黄泥巴,大多时候是用清水和绵土和成的。先把一小堆黄土围成一个堆儿,然后,从附近有水的地方舀来水,再把黏黏糊糊状的土,用手揉揉搓搓,搓搓揉揉,经过多次反反复复的调适后,最终调软硬适中,富有韧性的泥巴。这个过程与揣面差不多。

泥巴和好了,我们一人分得一块,各自把泥巴捏成浅浅的,类似烟灰缸之类的形状,开台比着赛着摔。说穿了,这种比赛,其实就是制作破坏,再制作再破坏的游戏。


80后玩过的游戏摔泥巴


当然,既是比赛就有规矩。

这规矩是祖传的,约定俗成的。这就是当把各自把手中的泥巴碗使劲地摔下去时,谁摔出的窟窿大,谁就是赢家。窟窿小的,自然是输家。

输了的,必须把自己的泥巴像揪面团一样揪一块,填充赢家摔出来的窟窿。


记得小时候,俺这个人的脑子并不笨,即使是玩这种摔泥巴的游戏,也很少输过,因为经过俺的一番琢磨,发现这其中也有不少技巧。

其一是尽量让泥巴做大,才能摔出更大的窟窿;

其二是必须使四周厚实,底层均匀皮薄,便于用力摔泥巴出现大窟窿;

其三是摔泥巴时,必须与石面保持平行,使之形成的气流直接冲击泥巴的底部;

其四是避开不平整的石面,使气体不从其他部位漏掉。


也许因为这四件事俺做的比较到位,每次摔泥巴时,都会胜券在握。

哈哈,眼见着自己的泥碗因为有了同伴的一次次补偿而越做越大,眼望着大家脸上被溅上的泥点子,一股抑制不住的美气油然而出。


可惜,这样的游戏,这样的快乐,只能留在俺的记忆中了。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usold.cn/post/20.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4-13
下一篇 » 11-17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80、90后的回忆,《海尔兄弟》还记得他们是怎么来的吗?

海尔兄弟环球历险记是一部比较经典的动漫,该部动画片通过描述海尔兄弟的探险经历,向人们传递了科学与人文知识。2016年2月22日,再次登录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剧中的海尔兄弟最初的时候是不存在的,连制造他们的智慧老人也是活在书本之中,小男...

小时候的热血征战:怀旧《雷电2》游戏回忆录

还记得小时候玩的那款叫做雷电的游戏吗?是一款经典的射击游戏。这款雷电2应该是许多80后的回忆吧,它让我们度过了许多充满热血和激情的时光,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雷电游戏的画面是以飞机为主角,通过不断击败敌人和Boss,收集升级道具提升火力、炸弹...

8090后儿时最经典的糖果,都是小时候的回忆,过年买一些年味更浓

小时候最喜欢过年,不仅可以穿新衣服,最主要是又很多糖果吃,毕竟糖果是小朋友最喜欢的零食了。过年买点这些经典糖果,不仅好吃,更是大人们的童年回忆。大白兔奶糖大白兔奶糖是上海冠生园出品的奶类糖果,诞生于1959年,自诞生以来深受全国各地人民的喜爱。标识是...

1997年迎新春文艺晚会,同年香港回归

这一届晚会包括香港回归相关题材节目。董文华唱响了《春天的故事》,孙国庆、彭羚唱起《公元1997》,为香港回归,献上自己的一片心意。在魏积安、高秀敏的小品《柳暗花明》推出“中国猛男”一词,并获1997年春节联欢晚会三等奖。晚会信息(信息不全,请谅解)播出:1997年2月6日导演:袁德旺主持人:赵忠祥、倪萍、程前、亚宁、朱...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杂交水稻之父》原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爷爷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改良的水稻,人称“东方魔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以上。一袁隆平爷爷出生在大城市,怎么会去学农、研究水稻呢?他选择这个艰苦的专业,是因为两件事激励了他。6岁时,他到武汉郊区的...

搅搅糖,两根小棍上裹着一小团黄色的糖稀,那份童年带给我们的甜意

搅搅糖,它有很多很多的名字,全国各地或许都不一样。但属搅搅糖这个名字描绘的最传神,最适合它了,描述得最为贴切。两根小棍(或是竹签)上裹着一小团黄色的糖稀,晶莹剔透的。这零食基本上都是产自各种家庭作坊,各大中小学校门口有售。有一毛钱份的,也有...

80年代中学生的老照片,第八张你一定经历过

两名游泳池边休息的女中学生背影。一名女中学生的小腿,塑料凉鞋和花裙子是80年代典型的服饰。打扫教室的女中学生。擦玻璃的中学生。一名女中学生独自一人在教室学习。学习画画的女学生。一名穿裙子的女中学生正往回宿舍走,刚下过雨的校园还有积水。中学生经常打扫卫生,这样的场景你一定经历过。老教室上的班级还看得清清楚楚。这是80年代学生的书包,以斜挎包居多,现在大部分都是...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34w+
35赞    阅读 3.31w+
26赞    阅读 2.07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