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儿时的手工玩具-拉哨,80、90后的都玩过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小时候玩过一种玩具,一般是用衣服扣子或啤酒盖制成的。拉动绳子它就呼呼的转起来了,拉的越快,转的越猛。后来有商家卖塑料的了,也给它取了一个名字:拉哨

记得刚开始玩这个的时候还是用衣服扣子做的,玩着玩着就觉得没啥意思,就用啤酒瓶盖做,用锤子把瓶盖砸平,中间扎上两个小孔,穿上线,升级版的拉哨就做好了。

瓶盖本来是金属的,所以转起来特别锋利,切纸都是小意思。后来男孩子学坏了,偷袭别人,割胳膊、割屁股,因为这事不少被家长骂。

慢慢的也不再捉弄人了,开始打课桌的主意了,使劲的拉动拉哨,拉哨疯狂的转动,在空气中发出呼呼的声音,嗷嗷直叫。然后趁课桌不注意,把拉哨放到课桌上,拉哨和课桌的碰撞发出噔噔的声音,一边转动拉哨一边控制着距离,不一会课桌就被划出一道深深的痕迹。

童年儿时的手工玩具-拉哨,80、90后的都玩过

砸平的啤酒瓶盖本来就有锯齿,所以割东西也方便。但是,这那能满足小朋友的“欲望”哈,于是拉哨3.0来了,偷偷的用剪刀把瓶盖剪成锯齿状,磨锋利,疯狂转动的拉哨甚比一把小锯子了,割树枝、划石头样样都行。

对静物动手开始变成小孩子的行为了,我们大孩子要比赛的,两个拉哨之间的碰撞不仅仅是质量的问题,更是操控人手法、力量、技巧的表现,谁的先停下来或者坏了谁就输了。

后来,商家做出塑料的开始卖了,除了工艺比自己做的好,和空气摩擦的声音大点,没一点意思。后来,不知道是玩具没有吸引力了还是我们长大了,慢慢的也就没人玩了。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usold.cn/post/279.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11-16
下一篇 » 11-17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分享一组照片《八十年代的中学生》

一组《八十年代的中学生》的老照片,每一张都是怀念。看到最后,青春两个字就不存在了,变成一种味道,可闻可嗅可感。人总是念旧和感性的,重拾已淡忘的过去,爱怀旧的人。看着老照片,回想起那时的景、陪伴的人,感受那时的心情,就如同是昨天,仿...

小时候的神器,小霸王学习机,带你飞

小霸王学习机,其实就是游戏机,和FC相比其实没多大区别,只不过把主机换成了电脑键盘的形状。小霸王的策略很明智,广告打得好,那首《小霸王拍手歌》,深深吸引孩子的关注;打着学习的大旗,让许多家长接受,把小霸王学习机买回来家。于是无数80后、90后的课余生活就丰富了起来。因为小霸王兼容绝大部分FC上的游戏,所以节假日里,电视机前,插上各种卡带,搓着手柄,没日没夜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

致电80年出生的80后,只能听不能哭

总有一件事,一辈子不会忘记,却一辈子不再提起;总有一段情,一生时不时想起,却一直铭记在遥远的脑海里。总有一个人,一世常常记起,却永远生活在孤独里。小时候,我们没有手机电脑,不懂LV,理解不了阿玛尼。我们只会打沙包,玩烟壳,打玻璃球,用小霸王打魂斗罗。那时候,男孩追女孩,一追就是好几年,比的是心,念的是情。这年头儿,男人追女人,几天抱得美人归,看的...

春节联欢晚会,春晚的发展历史,历年爆点节目篇【二】

2000年,马甲该届春晚邀请的港台艺人众多,如张惠妹、林心如、黎明、谢霆锋等。冯巩的相声《旧曲新歌》令观众耳目一新。赵本山、宋丹丹演绎的《钟点工》,“你脱了我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又为“洗脑台词”增添了一个新句子。2001年,大忽悠赵本山的小品《卖拐》成为了经典之一,“大忽悠”成了骗子的代名词。小品《咱也试一把》、歌曲《大家一起来》都反映了中国人对北京申奥的...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42w+
35赞    阅读 3.38w+
26赞    阅读 2.12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