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间汉族儿童游戏,滚铁环,推铁环,推铁圈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80后游戏滚铁圈(滚铁环,推铁环,推铁圈)做法玩法 

滚铁圈(滚铁环,推铁环,推铁圈)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汉族儿童游戏,流行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当然流行于80年代。在全国各地均十分兴盛。

铁环通常是用一根粗钢筋,弯成一个直径约40厘米的圆圈制成,然后用一个半圆的钩作“车把”,讲究者还会在铁环上套上数个小环,铁环滚起来时,小环会在铁环上滚动,发出悦耳的声音。

滚铁环是那个年代男孩子的炫技宝物,拥有铁环就如同现在的孩子带着滑板上学一样,非常风光。玩法是用铁勾推动铁环向前滚动,以铁勾控制其方向,可直走、拐弯。

比谁跑得快时,几个人同时出发,滚着铁环拼命往前跑,快者胜;比谁慢时,停在原地不动,必须保证铁环不倒,时间长者胜。

滚铁环的技术一学就会,又熟能生巧。初学时,先将铁环向前转,然后拿“车把”赶快去推着向前走,不倒就行。孩子们上学一路上滚着铁环走,不但能够免去行路的单调,而且加快了行走的速度,乐趣无穷。

一路上铁环哗啦哗啦地响着,声势浩大,还能推出许多花样来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

技术好的孩子能把铁环从家一路滚到学校,绕过各种障碍,甚至可以过水塘上楼梯,别的孩子只有在一旁艳羡的份。

那时候在放学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群背着书包满头满脸脏兮兮的男孩子,手里拿着铁钩,推着铁环奔跑在马路上,哗琅哗琅的声音响成一片,场面颇为壮观。

除了上楼梯,只要是人能行走的路,就能滚铁环。

滚铁环的速度快慢均可,但太慢会倒下去,像骑车一样。

快到什么速度,你能跑多快都行。

比赛时,一般比谁推得远、推得快,铁环倒地为输。

学校就曾在球场上举行比赛,比赛分两个项目:最快接力赛,先到为胜;最慢技术赛,慢且不倒为胜。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usold.cn/post/30.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11-17
下一篇 » 11-16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1998年迎新春文艺晚会,相约98

这一届王菲、那英演唱了《相约一九九八》、范晓萱的《健康歌》、刘欢的《好汉歌》、刘德华、张信哲、毛宁等两岸三地的歌手演唱的《大中国》也为春晚注入了活力。晚会信息(信息不全,请谅解)播出:1998年1月27日导演:孟欣主持人:赵忠祥、倪萍、亚宁、朱军、周涛、王雪纯、刘纯燕、何炅、曾媛节目单:序号节目类别节目名称演出单位/表...

80后的我们,怀念大学青春美好的时光

我想没有一位大学毕业的人不怀念TA的大学时光,尤其是喜欢怀旧的80后。怀念刚进大一的好奇与雄心、努力与用功、艰苦而难忘的军训;怀念大二食堂、体育场、网吧,同学之间的友谊,那些老照片,网吧里的音乐;而到了大三,大家都开始忙了,学习的忙学习,找男女朋友的在忙,上进的人在忙,而沉沦的人也在忙。而这个时候也是三五成群,但多半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小学老照片,我记忆中的小学

当翻看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时,内心总会被某种久违的温暖触动。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小学照片,它们没有华丽的布景,也没有精致的服装道具,却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最动人的模样——孩子们纯真的笑脸,老师们坚定的眼神,以及教室里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

《女娲补天》1985年出品的一部中国传统水墨动画

小忆为您推荐:[wsTaobao]style3,女娲补天,3[/wsTaobao]《女娲补天》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1985年出品的动画片,是一部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为蓝本,结合传统艺术元素和现代动画技术创作的动画短片,采用我国上古壁画、岩画的色彩和人物造型,充分展示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女娲氏无私奉献的品质。开篇与创世故...

《唐僧泡妞》东北二人转大伟小冬完整版,无法超越的经典

这视频应该有二十年了吧,表演者大伟和小冬。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视频还是在同学的手机上,当时从一半往后看的,感觉挺搞笑的,可不知道名字是什么。后来,时隔多年,一次外出坐大巴,在大巴上也看到了,才知道名字叫“唐生泡妞”。有人说低俗,有人说不正经,也...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4w+
35赞    阅读 3.37w+
26赞    阅读 2.11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