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忆为您推荐:
小时候有那么一个呼呼作响的小玩意儿,陪我们熬过酷暑——没错,就是那个做成可乐罐模样的电动小风扇。
它圆滚滚的身体上印着红蓝相间的可口可乐标志(虽然从没搞清楚是不是正版),顶部有个软软的塑料扇叶,轻轻一捏还能折叠收起来。最特别的是,打开开关后那股“嗡——”的声音,像是某种小型飞行器启动,瞬间就能送来一阵带着塑料味的风。那时候谁要是脖子上挂着这样一个小风扇,走路都带风,简直是班里最靓的仔。
这个小风扇,别看它便宜,两节五号电池加个外壳也就几块钱的事儿,可在当年可是实打实的“奢侈品”。
记得第一次买它的时候,攒了整整一周的钱。拿到手那一刻,比过年还激动。回家路上就迫不及待装上电池,挂在胸前,一边走一边吹,连家门口那只总爱追人的大黄狗都被我这“高科技装备”吓退了几步。
它的设计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一个塑料壳子,里面塞进马达和开关,外接两节五号电池供电,扇叶用的是那种柔性的PVC材质,不小心碰到也不会伤人。正因为这种“安全又时髦”的特点,成了我们那代人几乎人手一个的标配纳凉神器。
除了经典的可乐罐款,还有做成玉米形状的!金黄色的外壳,一粒粒“玉米粒”其实是凸起的装饰点。女生们尤其喜欢这款,因为颜色鲜艳,还能当挂饰。
更离谱的是后来还出了“MP3播放器+小风扇”二合一的产品。虽然是假的MP3——根本不能放歌,但正面有个液晶屏会闪字母,配上耳机线,走在街上那叫一个拉风。我们班有个男生为了装高科技,特意把耳机挂在耳朵上,其实里面啥也没连,纯粹是为了显得“高级”。
这些小风扇虽然形态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致命缺点”——太费电了!早上装上,晚上就没电了。我们给它起了个外号:“电池杀手”。
现在想起来,那种快乐真的很纯粹。没有复杂的APP控制,没有三档变速、负离子净化,甚至连定时功能都没有。但它就是能让人心满意足。午休时躺在竹席上,小风扇搁在胸口,听着它规律的嗡鸣声,看着天花板上的光影晃动,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如今这种老式电动小风扇早已退出主流市场。取而代之的是USB充电、静音低耗、还能喷雾的智能手持风扇。但我们心里清楚,再先进的设备,也复制不了当年那种“花钱买快乐”的仪式感。
它是90后童年玩具的一个缩影,承载着物质不丰富却想象力爆棚的年代记忆。它提醒我们,曾经有过那样一段日子:为了一件不起眼的小物兴奋半天,为了一阵风可以走很远的路,为了一份清凉愿意付出所有零花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