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迎新春文艺晚会,相约98

usold

这一届王菲、那英演唱了《相约一九九八》、范晓萱的《健康歌》、刘欢的《好汉歌》、刘德华、张信哲、毛宁等两岸三地的歌手演唱的《大中国》也为春晚注入了活力。

晚会信息(信息不全,请谅解)

  • 播出:1998年1月27日

  • 导演:孟欣

  • 主持人:赵忠祥、倪萍、亚宁、朱军、周涛、王雪纯、刘纯燕、何炅、曾媛

节目单:

序号节目类别节目名称演出单位 /表演者
1开场歌舞《迎春贺岁》

演唱:青春美少女 中国力量演唱组

          玫瑰秀演唱组 甘萍 眉佳 李红

舞蹈:河北省歌舞剧院 河北省艺术学校

          山西黄河少儿艺术团 空军蓝天艺术团

2歌曲组《东西南北闹新春》舞蹈《扭不够》表演: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 河北沧州杂技团
歌舞《美不够》

演唱:雷军

舞蹈:陕西榆林民间艺术团

          陕西省青少年艺术团

          陕西省武术院

舞蹈《看不够》舞蹈:福建泉州木偶剧团
舞蹈《跳不够》

舞蹈:云南省艺术学院沉伟确艺术团

          河北省歌舞剧院 河北省艺术学校

3相声《坐享其成》牛群 冯巩
4戏曲联《兰菊竞秀》豫剧《花木兰》小香玉
黄梅戏《打猪草》韩再芬
河北梆子《梁红玉》彭蕙衡
5小品《我在马路边》严顺开 杜宁琳 赵玲琪 蒋小涵
6歌曲《青春本色》林依轮 景岗山 罗中旭
7小品《回家》黄宏 宋丹丹
8歌曲《好日子》宋祖英
9舞蹈《梅》杨丽萍
10小品《拜年》赵本山 高秀敏 范伟
11歌曲《走进新时代》演唱:李光曦 李谷一 张也 领舞:王明珠 李小彤
12
《正方与反方》(老电影工作者表演)

正方:祝希娟 张良 朱龙广

          郭振清 袁岳 刘世龙

反方:陈强 葛存壮 陈述

          刘江 刘龙 王孝忠

13歌曲联唱《流行风》《万水千山总是情》周海媚(中国香港)
《喜乐年华》陈红 蔡国庆
《走四方》韩磊
《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林萍 李丽翎 徐子涵
《阳光天堂》孙浩 伊扬
《大红灯笼》钟梅 杨洋 张娟
《大花轿》火风
《女孩的心思你别猜》周亮 孙萌 郑萧
《问长江》胡月 朱晓红
《愚公移山》江涛 高枫
《我的爱对你说》白雪 张秋秋 张媛媛
《真心英雄》屠洪刚 杭天琪 傅玉斌 邓亚萍 王涛
144歌曲《相约一九九八》那英 王菲(中国香港)
15舞蹈《龙腾虎跃》黄豆豆
16幽默表演《功夫令》赵丽蓉 巩汉林
17杂技《转毯与蹬人》

小米粒 陈扬 陈韫

谢丹 谢兰(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

18歌舞《健康歌》

演唱:解晓东 范晓萱(中国台湾)

领操:马华

19小品《一张邮票》潘长江 黑妹 大山(加拿大)
20歌曲《我爱你中国》范宇文(中国台湾)
21纪实访谈《母亲河》

海峡两岸同胞混合台湾日月潭水、黄河小浪底水(小浪底水利枢纽建管局总工程师曹征齐)和长江三峡截流水(雷元波)而产生的台湾和大陆两岸情

22歌曲《大中国》毛宁 刘德华(中国香港) 张信哲(中国台湾)
23戏曲绝活《梨园风采》

朱世慧 张寄蝶 彭登怀

何超 于魁智 李军

李洁 李胜素 刘桂娟

赵秀君 孟广禄 陈俊杰

24歌曲《远航》董文华
25小品《东西南北兵》

范明 赵亮 林永健

范雷 吴军 田梅荣

马静 高音 管琳娜

王霞

26田华、 凌元和陶玉玲出场代表全国母亲们向解放军战士、武警部队全体官兵拜年同时子弟兵代表向全国人民拜年
27歌曲联《往日情怀》《掀起你的盖头来》克里木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德德玛
《祖国一片新面貌》张振富 耿莲凤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郁钧剑
北京的金山上》才旦卓玛
《红星照我去战斗》李双江
《打起手鼓唱起歌》关牧村
28《影视明星反串大拜年》《拥军花鼓》江珊 郭冬临
《跑旱船》朱世慧 鞠萍
《看大戏》魏积安 王璐瑶
《唱脸谱》王馥荔 笑林
《大年三十儿》侯耀华 杨蕾
《东西南北中》郭达 蔡明
29相声《同桌的你》师胜杰 孙晨
30歌曲《音乐贺卡》

黄格选 刘小钰 张红坚

黄霞芬 盛小云 雅芬

孙静 贺梅 周芳 赵秀兰

刘春梅 杨洋 金彪 梦鸽

魏金栋 安伟 汤灿

31小品《王爷与邮差》陈佩斯 朱时茂
32歌舞《缤纷四季》瞿颖 周洁
33歌曲《好汉歌》刘欢
34魔术《人换人》

傅腾龙 徐秋 傅琰东

董昕 徐越(上海三菱腾龙魔术团)

35歌曲《国色天香》彭丽媛
36零点钟声
37歌曲《同心同庆》

王霞 刘君侠 黄越峰

刘媛媛 胡雁

38歌舞《万鼓催春》

孙维良 赵景春 陈小涛

袁艺 孙杰 红霞 李敏

刘爱玲 张娜 孙慧莹

朝鲁 郭瓦·加毛吉 古力夏提

观看视频: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usold.cn/post/223.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11-16
下一篇 » 11-16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来一波回忆杀,当年的经典广告,比现在电视剧好看多了

以前的电视虽然笨重、清晰度低,但播放的内容质量高哈。看看以前的广告,我突然发现,并不是那么反感广告,居然喜欢看广告了。。。比现在的电视剧还好看哩。想想以前看电视剧、动画片的时候,也是烦广告,烦的是它影响我看剧了。现在也是烦广告,不是它影响...

“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

“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1956年开播至今的幼儿节目《小喇叭》,它是陪伴无数中国人童年的声音,相信每一个在198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都会对这段熟悉的声音难以忘怀。小喇...

70后的记忆,是否可以唤醒记忆?

当人们将目光聚焦在80与90后的差异,感慨90后的“非主流”与另类时,有一个群体似乎渐渐淡出社会的焦点,甚至被遗忘。然而他们却是这个社会的真正主流,在各个领域都占据着主导地位,支撑着社会的每一个舞台。70年代的人,已从而立之年向不惑跨越。这代人,虽然没有直接经历过“文革”,但是也间接地受了点影响。都说70后是当代中国性格发展最完整的一代人,因为他们经历了中国...

8090后儿时的铁皮玩具集合,经典的童年回忆,小时候最期待的礼物

小时候的玩具没有现在这么花哨,但每一件都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铁皮玩具,它们件件都是孩子们手中的“宝贝”,更是那个年代技术与工艺结合的代表。还记得那个拧紧发条就能跳动的铁皮青蛙吗?它可是我的“发条动力”的启蒙玩具;还有那只憨态可掬的铁皮鸭子...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动画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围裙妈妈,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三口之家,也是众多八零一代的家庭缩影。没有兄弟姐妹,大头儿子自然成了家庭的中心,父母的焦点。然而,大头儿子并不孤单,因为小头爸爸会耐心的陪儿子玩耍、做游戏。有小头爸爸、围裙妈妈的陪...

时光印记:80后成长岁月,从黑白电视到智能手机的集体记忆

80后的童年始于一个没有彩色的世界。那时,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是全家的“精神粮仓”。它的金属外壳笨重,屏幕四周的塑料边框总泛着毛边,但每当“雪花屏”开始闪烁,全家人立刻围坐在它周围。父亲握着天线摇杆,母亲在旁轻声指挥:“往左一点!对...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4w+
35赞    阅读 3.38w+
26赞    阅读 2.11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