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时间遗忘的80年代流行词,有些00后都没有听过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这些在80年代流行的词,个别90后可能还知道,像大哥大、万元户、五讲四美三热爱、承包责任制、电挂、女排精神00后估计都没有听过。

大哥大

被时间遗忘的80年代流行词,大哥大

“大哥大”一词创源于南方,后来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一个体现身份的词语。

当年,谁手握“大哥大”,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有些人甚至专找人多的地方打,那表情,眉飞色舞,唾沫四溅。还故意喂喂的,生怕别人没看见自己的大哥大。

如今,手机越来越小,大哥大也早已消隐了痕迹。

大锅

“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即企业不论经营好坏、盈利还是亏损,工资照发,企业工资总额与经营效果脱节;

二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即在企业内部,职工无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不会影响个人的工资分配,工资分配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

八十年代初期,市场经济体制很不完善,职工们都挤在一起,往国企这碗“高汤”里趟,政府就成了那掌勺的厨师。这种制度严重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生机盎然的经济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为彻底根除这种弊病,中央作出了要求:“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万元户

被时间遗忘的80年代流行词,万元户

八十年代初的时髦词汇,也是指首先富裕起来的第一批人。

很多乡镇、工商行业以出现多少个万元户为光荣指标,虽然听起来有些像以前放卫星的感觉,但让更多的平民感觉到了致富所带来的空前喜悦。万元户大体由率先完成了个人承包的个体养殖户、建筑包工头、个体工商户构成,他们在经济起步阶段靠的不是知识或者素质,而是胆量和勤劳。

现在,别说万元户,就是你有十万也不算富有,连小资都算不上。。。没有百万千万,就跟穷人似的。

五讲四美三热爱

被时间遗忘的80年代流行词,五讲四美三热爱

八十年代喜欢喊口号,“五讲四美三热爱”从那时起成为最数字化的经典语言。

五讲是:“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是:“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是:“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这些是我们小时候所接受过的最直接、最通俗、最上口的素质教育。那时我们不仅喊了,而且虔诚地去实践了。每天比谁打死的苍蝇多,看谁衣服上染了小污垢,瞄准着某某某又骂了句脏话,赶紧报告老师去。

所以,这可是影响了一代人的口号,跟早期“世界是属于你们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等号召一样,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成为一种标榜和纪念。

承包责任制

被时间遗忘的80年代流行词,承包责任制

1980年开始,一些工业企业为了完成对国家上交利润的任务,借鉴农村的家庭承包制,开始了工业经济承包责任制的试点,并于1982年以后逐步推开。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形式多样:

  1. 保上交国家利润、保技术改造任务,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两保一挂”;

  2. 上缴利润递增包干;

  3. 上交利润基数包干,超收分成;

  4. 微利、亏损企业的定额包干和亏损包干以及石油、煤炭、冶金、有色、铁道、邮电、化工和民航八个部门实行的行业投入产出包干等。

承包责任制的基本原则是责、权、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企业与主管部门签订承包合同,不管何种形式的责任制,“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是其基本形式。
在没有实行承包责任制之前,工人们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觉得干多干少都一样。政策下来后,那可大大不同了,承包下来的就算自家的地盘儿了,每天起早摸黑在上面挥汗如雨,四季不息。以前不是有个典故叫“三个和尚没水喝”吗?人多了力量也不一定大,能够醒悟过来顺应时势,迎头赶上,这就是国人的进步。

电挂

电挂即电报挂号,用数字代替单位的地址和名称。来去电报较多的用户向当地电信部门申请使用的、代替收报人住址名称的数码或字母的组合。它可减少表示住址名称的电报字数,节省报费。

女排精神

被时间遗忘的80年代流行词,女排精神

排球世界杯赛、世界排球锦标赛和奥运会中的排球赛是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三个大型排球比赛。

从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在世界大赛中赢得“五连冠”的殊荣,在世界排球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81年11月,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力克强敌,跃居冠军,开创了我国大球翻身的新篇章。之后的几年,队员们再接再厉,连续五年获得冠军,“女排精神”从那时开始被人们口口相传。

“女排精神”在中国八十年代的体育界,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这种精神之所以备受国人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那可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铁饭碗

铁饭碗是对我国长期实行的统包统配、只进不出用工制度的一种形象说法。

改革以前,企业长期实行以固定工为主的用工制度,这种用工制度的特征在于:

  1. 国家是用工的主体,企业无用工自主权;

  2. 劳动关系的建立不是通过法律方式,而是通过计划统配的方式;

  3. 职工有充分的就业保障,企业无权辞退职工,但职工亦无流动的自主权。

通常,人们把这种用工制度喻为“铁饭碗”。
可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这种制度由初始时的保障变为束缚的枷锁。企业从自身的经营管理需要出发,强烈要求改革能进不能出、用工形式单一的机制。

1983年,劳动人事部颁发的文件中规定全民所有制单位在劳动计划内招收新工人时,都要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用。1986年,劳动制度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便是在新招工人中实行劳动合同制。后来,职工下岗成为很平常的事。于是,在中国存在几十年的“铁饭碗”最终被彻底打破,“铁饭碗”一词也再少人提及。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usold.cn/post/265.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11-17
下一篇 » 09-26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寻觅失落的时光:重燃那份《我想去桂林》的向往

在记忆的深处,有一首歌的旋律时常萦绕,那是《我想去桂林》。每当这首歌的音符在空气中跳动,那份对远方、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渴望,仿佛又在心头荡漾开来。那句“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道出了多...

槐花香里的童年小调,农村孩子童年的美食

嘿,提起槐花,我的记忆就像被春风吹开的花瓣,一朵朵绽放开来,满是那个无忧无虑时代的香甜。小时候,我家门口那棵老槐树,简直就是我的私人游乐场加美食供应商。一到春天,它老人家就毫不吝啬地撒下一树的槐花,白茫茫一片,像是给大地披上了婚纱。那时候的我...

79商战爆出来的国货品牌,都是爸爸妈妈的记忆(二)

自因79元的李佳琦花西子事件爆出来的商战后,咱们的一些记忆中的国货品牌纷纷“显眼”了,一直以为倒闭了的国货企业,没想到都在默默运行着。北冰洋汽水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北京企业,1936年创立,生产、加工和销售饮料、面包、糕点、糖...

这些珍贵老照片,60后70后80后童年的回忆(一)

一组中国最真实的老照片,带60、70、80后们我一起重拾童年的趣事,童年的回忆。找回童年的回忆,每一张照片都戳中泪点,还记得吗开心纯朴的童年,一生美妙的回忆!回忆小的时候,跳皮筋经常会唱的歌谣:“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

1982年国产水墨动画短片《鹿铃》,我心中的那片纯净天地

每当回忆起童年,总有些许片段如诗如画,让人不禁沉浸其中。那些日子,没有烦恼,只有纯真与快乐。而在我记忆深处,有一部动画片如同潺潺的小溪,流淌着无尽的温暖和感动——那就是1982年的水墨动画短片《鹿铃》。还记得第一次看《鹿铃》时的情景。那时候我...

最经典的童年零食 吃过五个以上的就暴露年龄了!

童年是每个人最快乐的阶段,和兄弟姐妹一起玩游戏、一起抢吃的、一起为了捉小鸡小鸭疯跑着吼叫着,慢慢的体力不再,激情不再,随着时光流逝,我们也长大了。但是童年吃过的最经典美食却依然在心里念念不忘,今天就来盘点一下80后童年最经典美食,吃过五个...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语文中出现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通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一形象,生动地教育孩子们要坚守诚实,即使面临困难和压力,也不能放弃做人的基本原则。同时,它也启示孩子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表面的成功或失败,而在...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42w+
35赞    阅读 3.38w+
26赞    阅读 2.12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