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辅导员“知心姐姐”,从60后到90后都认识吧?整理了三代人的“知心姐姐”的资料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60年代戴着红领巾的孩子是在《中国少年报》上寻找“知心姐姐”的;80年代的孩子除了翻开报纸,还可以从广播电台的“知心热线”中听到“知心姐姐”亲切的声音,通过“知心电话”向“知心姐姐”倾诉自己的悄悄话;90年代,“知心姐姐”从电视和网络中走进千家万户。40年来,梳两个小辫的知心姐姐一直在为小朋友解答疑难,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孩子的辅导员“知心姐姐”,60后到90后都认识吧?

“知心姐姐”是《中国少年报》的一个专栏,1960年10月25日第一次出现在少报上。文革期间停刊,1978年后复刊。

“知心姐姐”诞生

《中国少年报》创刊于1951年,当时的报纸,文章皆是改编自各种大报,内容太过老气,不适合小读者。还被人戏谑的称为“小《人民日报》”。中少报急需改革,但如何改,怎么改?于是开了一次探讨会。

据第一代“知心姐姐”姜达雅的记忆:“我记得是朱洪说,解放前,上海《新少年报》有个‘咪咪姐姐’,指导孩子生活,很受孩子的欢迎。有人说,那我们不也可以有个什么姐姐吗?有人说,叫‘大姐姐’吧。大家说,不好不好。不知是谁冒出了一句,叫‘知心姐姐’吧。大家一致同意,太好了,就是她!”。

同时在会上,知心姐姐的定位也定下来了,第一,她是孩子们的知心朋友,孩子们的小秘密、小烦恼都愿意和她说;第二,她要比孩子站得高一点,是孩子的辅导员

就这样在1960年10月25日,《中国少年报》上出现了一位梳着两根小辫子,清秀的面貌,温和的眼神,脸上永远挂着微笑的画像,它就是“知心姐姐”。

三代“知心姐姐”

1960年到文革开始:

知心姐姐栏目的领导者是姜达雅。

1978年复刊至1983年:

文革结束后,中国少年报复刊,知心姐姐栏目组的原班人马只剩下姜达雅一个,栏目加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代表人物是后来的著名教育家孙云晓,男版的知心姐姐。

1983年至今:

1983年孙云晓离开了“知心姐姐”栏目,1988年姜达雅退休,卢勤成为栏目主持人,带领新一代的“知心姐姐”们,逐渐把它从一个报纸专栏,发展成包括热线、夏令营等各种形式在内的“知心姐姐”全系列。

如今“知心姐姐”

几十年来,知心姐姐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从一个报纸专栏发展成为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开办了知心姐姐网,开通了知心姐姐热线 010-64060999(周二至周五17:30-20:30)、还创办了《知心姐姐》杂志。

给知心姐姐写信

1、邮寄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丙12号5层509室《知心姐姐》杂志社

邮编:100022

2、电子邮件

邮箱:zxjj@vip.sina.com

社交平台

知心姐姐网:www.zxjj.com.cn

知心姐姐杂志:zxjj.ccppg.com.cn

微信公众号:知心姐姐团队(ID:zxjjtd)

新浪微博:

  https://www.weibo.com/teamers(知心姐姐团队官方微博)

  https://weibo.com/zxjj2002(知心姐姐杂志)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usold.cn/post/266.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11-17
下一篇 » 07-06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90后的那些怀旧零食、玩具!你还记得哪些老物品?

90后的生活还是很丰富的,相比60后物资缺乏、70后勉强够看、80后有点意思,可以说90后是花样百出。旺旺系列。旺旺真的是个神奇的男子,凭借着一条连体背心裤就征服了90后的童年,逢年过节最希望收到的礼物就是旺旺大礼包!辣条可是国...

回忆90年代初期的童年经典零食小姐梅,酸酸甜甜的童年快乐

90年代初期,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老街边那陈旧的木结构家具、颇具年代感的房屋,都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记忆。那时候的天特别蓝,心灵也特别纯真,即使一点点美味的食物都能带来满满的幸福感。这其中,最让人怀念的莫过于一种叫“小姐梅”的零食了。每当放...

一只铁皮青蛙,蹦跶出儿时美好的童年回忆

一只装有发条的铁皮青蛙,绿色的,还带花纹,拧紧发条,青蛙就可以在地上一蹦一跳,可以蹦跶好一会儿。青蛙形态憨态可掬,小朋友也是爱不释手。这样的铁皮青蛙,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玩具了,更是我们曾经珍贵的的童年回忆。记忆中的铁皮青蛙是我的第一...

70后的记忆,是否可以唤醒记忆?

当人们将目光聚焦在80与90后的差异,感慨90后的“非主流”与另类时,有一个群体似乎渐渐淡出社会的焦点,甚至被遗忘。然而他们却是这个社会的真正主流,在各个领域都占据着主导地位,支撑着社会的每一个舞台。70年代的人,已从而立之年向不惑跨越。这代人,虽然没有直接经历过“文革”,但是也间接地受了点影响。都说70后是当代中国性格发展最完整的一代人,因为他们经历了中国...

2011年迎新春文艺晚会,接地气,草根艺人比较多

这一届晚会主题是“励志”。这一届春晚邀请的草根艺人比较多,但节目还是一般般,除了一些老牌演员功底不错外,其他演员没有什么特色。这一年的春晚引用了大量的网络用语,调侃活泼有余,针砭时弊不足。晚会信息(信息不全,请谅解)播出:2011年2月2导演:陈临春、马东、柳钢主持人:朱军、周涛、董卿、李咏、张泽群、朱迅舞美设计:陈岩...

80、90小时候看过的经典动画片(三)

一、美少女战士全球知名度最高及最具影响力的动漫作品,原作品是著名漫画家武内直子创作的《魔法少女》漫画作品,其衍生的系列作品有动画、真人版电视剧、舞台剧、电子游戏等等。动画共分为六个系列(含2013年新作)。漫画在讲谈社发行的漫画月刊Nakay...

我是三好学生,从来没有不交作业,90后的人有没有不交作业的哈

在90后的青春篇章里,我们从来都不会欠交老师作业的,那是傻瓜才会做的事。至于完成作业的方式与过程,不过是达成目标的细枝末节,效率才是生产力,视其为推动成长的强劲引擎。巧妙地游走在智慧与机敏的边缘,成了一群自诩“笨拙智者”的奇妙存在。...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4w+
35赞    阅读 3.38w+
26赞    阅读 2.11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