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忆为您推荐: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阴影,1999年的电影《山村老尸》不着地吓得多少人不敢半夜一个人起来尿尿,2000年的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中隐逸村的干尸、诡异惊悚的BGM,现在想起来还是害怕。
但1998年开播的央视节目《走近科学》,绝对是“封面担当”——表面是科教节目,实则是披着科学外衣的心理惊悚剧。
它用纪录片的镜头语言、悬疑片的BGM、灵异片的叙事节奏,讲着最后总让你“啊?就这?”的结局。
可偏偏,就是这种“高能开场,弱鸡收尾”的反差,让我们又气又怕又上头。
它最擅长的套路就是:
前25分钟:你信不信有鬼?
后5分钟:都是空气、飞蛾、牙龈出血。
但就是这前25分钟,足以让我们在童年留下永久性心理印记。
湘西赶尸《行走的尸体》
一个手里拿着铃铛的赶尸匠,手里拿着铃铛摇头晃脑的嘴里还振振有词,“铃铃铃……起——!”,后面跟着一列用黑色尸布遮面的“尸体”跟着他走。
黑布裹尸、铃铛摇晃、夜路穿行,嘴里还念着“天地无极,乾坤借法”之类的咒语……这哪是科普?这分明是《茅山道士》现场教学!
结果呢?
赶尸是假的,毒贩运毒是真。
尸体是活人装的,黑布底下全是人。
铃铛是掩人耳目,其实是走夜路运毒品。
可问题是—— 一群大男人披着黑布、蹦蹦跳跳走夜路,不比“尸体行走”更可疑吗?
天降神水《包治百病的蓝冰》
故事发生在农村,一天突然从空中掉下来两块冰,有的人说是无根之水,包治百病,还专门拿了几块回家,还有人特意去尝了尝味道。
“神水”其实是飞机上的“蓝眼泪”。
村民:天上掉下冰块!是龙王赐福!
大爷:我舔了一口,味道有点咸,但很神圣!
结果呢?
这是飞机厕所排出的化学处理排泄物,俗称“蓝冰”。
飞机高空飞行时,排污系统泄漏,冰冻成块,落地解冻——神圣感瞬间变恶心值拉满。
最讽刺的是: 有人拿来泡茶、有人拿来治病、还有人收藏……
吸血狂人《隔皮取血》
“我用嘴吸出自己的血”,话说有一男子,他能够控制身体里血液的走向,还能用嘴从身体任意一个部位吸出一大口鲜血,却不伤及皮肤。
男子:我能用嘴从皮肤吸出血,还不留伤口!
村民:这是茅山术!是血咒!
医生:隔皮取血?皮肤完好,无外伤……难道是世外高人?
结果呢?
男子长期牙龈出血,吸的时候把口腔血吐到皮肤上,造成“皮肤渗血”假象。
所谓“隔皮取血”,其实是嘴里的血+心理暗示+观众脑补。
但童年看到那一幕: 他嘴一吸,皮肤立马渗血……
确实又被一丢丢的吓到。
飞棍疑云《UFO降临人间》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个小区摄像头连续多次拍到一条发光的不明飞行物,监控画面:
一道发光长条形物体,带三角形翅膀,翅膀忽多忽少,飞行轨迹诡异,出现的时间、地点根本没有一点规律可循,速度极快,毫无规律!
后来还惊动了当地气象局专家,世界华人UFO联合会的等相关部门,专家出动: 气象局、UFO协会、物理学者……全来了。
分析飞行轨迹、推测外星科技、讨论维度穿越……
结果呢?
摄像头夜间灵敏度差,曝光过度。
那个“神秘飞行物”?是一只飞蛾。
而且节目组还特别强调:这是一只头特别大的飞蛾。
“外星生物”其实是“大头飞蛾”。
那一刻,我们不是知道了真相, 而是被科学狠狠嘲笑了。
僵尸男孩—“吸血鬼”
只是想爸妈多陪陪他
有一小镇传言: 有个8岁男孩行为诡异,怕光、怕水、喝血、夜间游荡,村民都说:僵尸附身!
调查深入: 阴森老宅、诡异仪式、电视里播着《吸血鬼传说》…… BGM一响,谁不觉得要出大事?
结果呢?
男孩长期被忽视,为了引起父母注意,模仿电视里的吸血鬼行为。
所谓“喝血”?是红色果汁。
所谓“僵尸附体”?是儿童心理问题+家庭冷漠。
真相揭晓那一刻, 我们不是松了口气,而是心里一酸。
《走近科学》或许“坑爹”,但它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教会我们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的“怪力乱神”。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它让我们知道: 很多“灵异事件”,不过是认知局限+心理暗示+巧合的叠加。 而真正的“恐怖”,往往藏在人性的冷漠、无知与孤独里。
很多时候人对未知恐惧总是喜欢用玄学的思维去对待,其实真相简单到人们不敢相信。
《走进科学》早已停播,但对80、90年代而言,也不失为开民智的好节目,也是童年难得的回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