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秋拜月,是女子一年中最自由的夜晚,不仅是赏月、吃月饼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看晚会、团圆饭,月亮是背景,是朋友圈的滤镜,是诗人嘴里的“婵娟”。在古代中秋拜月是女子一年中最自由的夜晚。

在古代中秋的月亮不是看的,是——拜的。而最虔诚的不是男人,是女子。

在那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年代,中秋夜是她们一年中少有的自由时刻,

  • 可以走出闺房

  • 可以夜游庭院

  • 可以焚香祷告

  • 可以悄悄许下一个不敢说出口的愿望

这,就是——拜月

拜月的习俗

早在周代就有记载《礼记》说:“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春天祭日,秋天祭月,最初是皇家礼仪。但月亮温柔、静谧、阴柔,更贴近女性气质,久而久之,民间女子便接过这一仪式,让中秋成了自己的节日

唐代开始拜月盛行,女子们在庭院设香案,摆瓜果、月饼,点一炷香,跪拜月神。

她们拜的不只是“月”,更是——太阴星君、月宫仙子、嫦娥。

而嫦娥不只是仙女,更是——一个孤独的女子、一个被误解的女子、一个想回来却回不去的女子。

女子拜她,如同拜自己。

拜月的仪式

时间

中秋子时(23:00-1:00),月亮最圆、阴气最盛,最适合女子与月神沟通。

地点

庭院、楼台、花园等,必须露天,不能在屋内,要让月光照在身上。

服饰

穿素色衣裙,不施浓妆,表示虔诚。

供品

  • 月饼:象征团圆

  • 瓜果:柚子(“佑子”)、石榴(多子)、葡萄(成串,寓意姻缘)

  • 莲花灯:放在池中随水漂动,祈求姻缘。

动作

女子独自或结伴,焚香三炷,双手合十轻声祝祷,祝辞不固定,但多与三件事有关:

  1. 愿得一心人

  2. 愿父母安康

  3. 愿容颜不老

女子拜月

为什么是女子拜月,而非男子呢?

因为,在古代阴阳观念中:

  • 日为阳,属男;

  • 月为阴,属女。

男子祭日,女子祭月,是天地秩序。

更重要的是,中秋夜是女子难得的“出格”时刻。

平日,她们困于闺阁,不得随意出门、不得与外男接触、不得表达情感,可中秋这夜,礼法松动,父母默许,姐妹相约,可以赏月、可以夜游、可以写诗、可以许愿。

她们把平日说不出口的话,说给月亮听,有女子在诗中写道:“香罗帕,拜月频,愿郎君,早寄音。”一块手帕,一次次拜月,只盼心上人,早些来信。

还有人写:“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郎君长相守。”不求富贵,只求一人,白头到老。

这些话,不能对父母说,不能对姐妹说,只能对月亮说。

而月亮,千年不语却照过无数个这样的心事。

习俗的演变

宋代以后拜月更盛,女子拜月、男子赏月分工明确。

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女拜月,云‘愿貌似嫦娥,圆如月’。”

她们不只求姻缘,也求美貌、求智慧、求平安。

清代,有些地方发展出“走月亮”,女子穿新衣结伴从一家走到另一家,边走边唱:“走,走,走月亮,走到桥头看水光……”

像一场温柔的夜游,甚至有的地方女子在中秋夜可以去寺庙“求月签”解心事、算姻缘,这是她们一年中最接近“自由”的时刻。

如今拜月的习俗渐渐消失,我们只记得吃月饼,只记得团圆。可曾想过那轮明月,曾听过多少女子的低语?曾见过多少含泪的祈愿?

中秋的月不只是团圆的象征,也曾是无数古代女子情感的出口、心灵的归处。

下一次当你抬头看月时,不妨想一想:千年前的某个中秋夜,也曾有一个女子和你一样,站在庭院中轻声说:“愿我所愿,终能如月圆满。”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usold.cn/post/809.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9-17
下一篇 » 09-24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报】你了解的母亲节不是我们的,我们有自己的中华母亲节

问你母亲节是什么时候,你会说5月第二个周日,可你知道你过的是西方的母亲节吗?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我们有自己的母亲节,文化的入侵,传统的没落。起源母亲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17世纪中,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1914年,美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20世纪80年代,母亲节逐渐...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佳节你知道多少呢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和道教“三元”有关系,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而天官喜乐,所以这天都燃灯。还有是佛教正月十五日观佛舍利,要点灯敬佛。至于为什么叫元宵,有说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为元,夜为霄,所以称元宵节。元宵...

【礼仪文化】在古代室内座次尊卑顺序

在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

七夕的传统美食,古代人在七夕节有哪些美食习俗

“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怎么能没有好吃的呢?实话,古人的七夕还是蛮有意思的,又是吃喝,又是玩的,那吃的是啥嘞,七夕节有哪些传统美食呢?1、巧果巧果又叫“七夕果”、“乞巧果子”,即将芝麻、糖、面粉等混合后,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面...

小时候听过的月亮故事你还记得吗?民间传说里的神秘月亮婆婆

你小时候听过长辈讲的“月亮婆婆割耳朵”的故事吗?那些关于月亮的神秘传说和故事,承载着众多小朋友的童年印记。小时候的夏夜真的很亮,有满天星斗和温柔的月光。傍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乘凉,长辈们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讲起那些关于月亮的故事——“...

衣服扣子的数量不是随便定的,快看看你的是奇数还是偶数

自古以来人们对上衣的扣子数量是有讲究的,不是随便整几个就行了,穿错了也没啥,就是别人笑话你。在传统中,衣服的扣子数量都是单数,一般来说,成人7个,少年5个,幼儿3个。而且要避开数字4和6。为什么会用单数呢?从《易经》上来说,“一阴一阳之为道...

七夕的传统习俗,看看古代人是如何过七夕节的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称“七夕”(古代晚上为夕)。民间传说相传每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会在银河上搭桥(即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桥上相会,七夕那天一...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39w+
35赞    阅读 3.36w+
26赞    阅读 2.11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