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不能夜盖,老一辈人说的讲究,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住,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打水洗脸。

外婆家的院子中间有一口老井,井口用青石砌成,边角都被岁月磨得发亮。井边常年放着一只木桶和一根麻绳。

有天晚上起夜,看见外婆在井边忙活,她把白天盖着的井盖拿下来,放在一旁。

我问她:“不是怕掉东西进去吗?为啥晚上要拿下来?”

外婆笑着说:“井水不能夜盖,夜里盖着,水就‘闷’了。”

这不只是外婆一个人的说法,而是许多地方老一辈人的共识。

源于生活经验

后来一次在聊天的时候,我说起了我的疑惑。王奶奶告诉我:“井水是活水,夜里盖着,就像人闷着睡觉一样,第二天水就‘闷死了’,喝着不甜。”

李叔说:“以前夏天井水凉,冬天温,是最好喝的。但盖着一晚上,第二天水就有一股‘闷味’。”

他们说的“闷”,其实是一种井水与空气隔绝后产生的异味,尤其在夏天,井水容易发酵,盖着更容易滋生异味。

所以,不盖井盖,是为了保持井水的清新与活性。

民俗传说

除了生活经验,也有一些地方流传着民俗说法。

在《中国民俗志·山西卷》中提到:“井水为地气所出,夜盖则地气不畅,易生邪祟。”

有些地方的老人说: “井是通地脉的,夜里盖着,就像把地气憋住了,容易‘出事’。”

在一些地区,还有“井水夜盖,蛇虫易聚”的说法,认为井水盖着,会吸引蛇、鼠、虫子靠近,影响水质与安全。

虽然这些说法听起来有些玄,但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敬畏。

科学解释

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井水不能夜盖”也有一定道理。

1.井水温度变化大,盖着容易形成温差

  • 白天热,晚上凉,盖着会导致水温不均,容易产生异味。

2.井水含氧量变化,盖着影响口感

  • 井水富含氧气,盖着后氧气减少,口感会变差。

3.井口封闭,容易滋生细菌

  • 尤其在夏天,井口封闭后,湿气不易散出,容易滋生细菌。

所以,老一辈人说的“井水不能夜盖”,其实是对水质的维护方式,是一种朴素的生活智慧。


如今,很多农村都通了自来水,老井也慢慢被废弃了。虽然现在井水已经不是饮用水的首选,但这项讲究,仍然值得我们记住:

  • 它不是迷信,是生活;

  • 它不是禁忌,是经验;

  • 它不是传说,是传承。

  • 尊重自然,才能活得更好。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usold.cn/post/775.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7-23
下一篇 » 07-28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春节过年小故事之腊月二十三,为什么吃糖瓜?灶王爷上天要干啥?

“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三,灶爷要上天,这是过年流传的一句话,为什么要祭灶?糖瓜粘灶王爷的嘴是啥意思?北方人说:“今天是小年。”家里开始大扫除、蒸馒头、炸果子,而最特别的是——买一串糖瓜,那是一种麦芽糖做的糖,咬一口粘牙、甜腻、微拉丝,...

孕妇不进新房,传统的民间风俗禁忌,深度刨析民俗背后的逻辑

在北方尤其是山西、陕西、河南、河北、东北地区,至今仍流传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孕妇不能进新房。若违反,轻则被认为“不吉利”,重则归因为“婚后吵架”“流产难产”“家运败落”。所谓“新房”,特指:刚建成尚未入住的房屋;或刚布置完毕、准备迎娶新娘...

春节过年小故事之正月十五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

从腊八开始到正月十四,年的脚步一路向前,到了第十五天,也就是正月十五,迎来年的最后一波高潮——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是春节的终章,也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又称“元月”,故称——元宵节。老话讲:“三十的火,十五的灯。”“...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39w+
35赞    阅读 3.36w+
26赞    阅读 2.1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