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文化】束脩六礼都有什么?每样代表什么意思?古代拜师礼的完整解析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束脩六礼

束脩在古代指是一束肉干,又称肉脯,类似腊肉。出自战国前期成书的《论语·述而》:“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在孔子的时代,就有送“束脩”投师的礼俗了。

从魏晋南北朝将束脩定为教育中专有的礼仪,到唐代对礼仪相对完整化。再到宋朝纳入即除腊肉之外,芹菜、莲子等寓意吉祥的物品,形成现在知道的束脩六礼,这种礼仪一直沿袭至明清。

“束脩”已演变为一套完整的“六礼”组合,每一样都有讲究,每一样都寓意深远。这不是简单的“拜师费”,而是一套象征“尊师、勤学、守礼”的文化密码。

束脩六礼都有什么?每样代表什么意思?古代拜师礼的完整解析

六礼清单

肉干(脩)

古代干肉,便于保存,是普通家庭能拿出的“重礼”。代表学生求学的诚意, 也象征师生之间的契约:你诚心来,我尽心教。

芹菜

“芹”音近“勤”,象征勤奋好学,是学生向老师承诺:我愿勤读不倦。

古代称学生为“芹泮”,学校为“芹宫”,皆源于此。

莲子

莲子味苦,代表老师教学的辛劳,象征苦心育才,也寓意“莲心不改”,师者仁心。

学生送莲子,是向老师致敬:您苦心教导,学生铭记。

红枣

“枣”音近“早”,象征早日成才,学生希望尽快学有所成,不负师恩。

民间有早(枣)日登科、早(枣)出成果的说法。

桂圆

“桂”谐音“贵”,寓意“贵在学问”, 象征圆满智慧,“圆”代表“圆满”“周全”。

希望老师智慧圆满,教学无碍,学生学识周全。

红豆

红豆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植物,象征着激情、爱情和友谊。

寓意赤诚之心、宏图大展。表示学生对老师的赤诚之心和尊师重道的美德。


六礼的这几样物品,这不是送礼,而是一次教育契约的缔结。每一样都代表着国人对“教育”最深的敬意:

  • 学要“勤”

  • 师要“苦”

  • 成要“早”

  • 智要“圆”

  • 心要“诚”

  • 礼要“敬”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usold.cn/post/790.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8-14
下一篇 » 08-21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为什么说腊月不搬家,详细说下从腊月初一到除夕,每一天的讲究

在中国北方农村与部分城市家庭中,有一条流传已久的规矩:腊月不搬家。以“腊月廿三灶神上天后”至“除夕”为最忌之期,这是一项广泛存在于北方民间的岁时禁忌。以下以时间轴方式,逐日记录这一习俗在各地的表现与依据。腊月初一山西晋中、陕西关中等地有“...

门帘不能反着挂,小时候不懂的讲究,原来藏着这么多生活智慧

小时候家里是平房,冬天门上挂的是厚棉门帘。很喜欢在门口钻来钻去的玩,把门帘掀来掀去的,门帘是用钉子挂在门框上的,玩着玩着就掉了,随手就拿起来挂上了,有时没注意把门帘反过来挂了,结果被我妈看见,直接冲过来把我拽开,边摘边说:“门帘不能反着挂...

关于农村常见的锅底灰,你知道多少?一篇灶火深处的民间记忆

在老家的厨房里,灶台常年不拆,铁锅底黑得发亮,一层层烟灰结成硬壳,像树的年轮,一圈叠着一圈。也不会去刮它,小孩子拿树枝去抠,还会被立刻制止,告诉他:“这可都是好东西啊”。在他们眼里,锅底灰不是废料,而是灶火留下的“骨血”,是家的“黑金”。这...

家有存粮,心里不慌,米缸不能空,这是老一辈的生活讲究

在以前,家家户户还是用的米缸,有陶制的、木制的,口大肚深,上面盖着竹筛或小木板,通常放在一个角落里。做饭的时候,从缸里舀点米,一看米不多了就赶紧买,哪怕只剩一把了,也要留着。就连刷洗缸的时候也要留一点米,他们信一条规矩:米缸不能空。不是怕...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36w+
35赞    阅读 3.34w+
26赞    阅读 2.09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