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忆为您推荐:
对于80后、90后来说,“铁皮文具盒”不只是装铅笔橡皮的容器,它更像是一个沉默的伙伴,陪我们走过无数个早读、自习和考试的日子。尤其是盒盖内侧那张清晰的乘法口诀表——从“一一得一”到“九九八十一”,字迹工整、排列整齐,像一位随时待命的小老师。写作业卡壳时掀开一看,答案就在眼前;考试紧张时偷偷瞄一眼,心里立刻踏实下来。
这种老式铁皮文具盒用金属制成,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边角略带棱角,表面常印着卡通人物或风景插画。它不花哨,却足够实用;它会生锈、刮花,但我们就是舍不得换。
你还记得你的文具盒是什么样子的吗吗?
爸妈带着去文具店的时候,看着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文具盒,但最关心的,就是那个铁皮款。不是塑料的,也不是布艺的,必须是金属的、能“哐哐”响的那种。
是选葫芦娃还是黑猫警长?是山水画还是飞机轮船?选定了就小心翼翼抱在怀里,生怕磕碰。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旧文具一件件挪进去,再郑重其事地合上盖子——仿佛新学期的好成绩,就藏在这“咔哒”一声里。
铁皮文具盒的用途远不止装文具。课间十分钟,它常常变身“互动道具”。几个同学围在一起,指着盒盖上的乘法表互相抽查:“七九多少?”“六十三!”答对了得意洋洋,答错了就被起哄“连文具盒都背不过”。
更调皮的男生还会把它当“盾牌”,在走廊里追打嬉闹,铁皮碰撞发出“哐哐”声,引得老师怒吼:“谁又拿文具盒打架!”可一转身,大家又笑着跑开,继续玩闹。那声音,成了教室里最鲜活的背景音。
特别是考试,太有用了,以至于后面再考试的时候,学校规定不能把文具盒放到书桌上,只能偷偷摸摸低头看了。
铁皮文具盒或许早已退出主流文具市场,但它在80后90后心中的位置,从未被取代。它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是童年最朴素的浪漫。
下次当你看到“九九八十一”这串数字,别忘了——那不只是数学题,更是回不去的青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