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九九重阳,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但现在很少过了,对于重阳,你了解多少。重阳节,又名登高节、祈寿节、茱萸节、祭祖节、敬老节、女儿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上古时代,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
农历六月初六,在民间被称为天贶节,又称翻经节、姑姑节或小白龙探母。这一天要请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回家,好好招待一番后再送回去。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他是保护和跟随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国的功臣,封相后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晋国...
点彩灯传说很久以前,凶猛的野兽肆虐人间,四处伤害人和牲畜,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有一天,一只迷路的神鸟降落到人间,意外的被猎人误杀。天帝得知此事后大怒,决定在正月十五日派遣天兵纵火焚烧人间,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然而,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
“湘西赶尸”,最初是通过鬼故事听到了,它也是巫文化的一种,属于白巫术,是流行在湘西一带的一种神秘传说,与蛊毒、落花洞女一起,并称为“湘西三邪”。在川东到湖南西部的那一段,几百公里的山路里的交易。前后的路程,都有船运或公路。只是这一段,山高...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八就意味着快过年了,农历十二月初八就是“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每到腊八,北方地区就忙着泡腊八蒜,吃腊八面、喝腊八粥。腊八节的前身是古代的腊日,是古代重要的年终祭祀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将...
经常说爱情或者夫妻感情时,会说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白居易《长恨歌》诗中的一句,也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世人多用“比翼鸟”和“连理枝”比喻恩爱夫妻。那比翼鸟和连理枝的典故是什么?它们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比翼鸟比翼鸟的...
在北方地区,结婚时有个习俗,就是要贴喜字、压井盖,井盖上一定要贴的。老一辈人解释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习俗。过去,是骑马、用轿子迎亲的,要避开路边枯井、谷子庙、坟地里的鬼怪和野鬼。所以,在迎亲的路上,要用福帖压住这些倒霉的东西,防止鬼魂和晦...
今天看到有人说,你只知道11月1日,不知道是万圣节。我去NML!你只知道西方的万圣节,你可知道今天是中国的什么节日?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十月一”,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
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是不是也分不清楚哈,反正说起谁谁谁了,知道是自家的亲戚,是堂亲关系还是表亲关系呢?你知道应该叫堂什么,还是表什么呢?越来越多的人对亲戚的关系搞不清楚了,别说这些了,还有人对叔侄、姑侄、舅舅外...
1953年10月,第一版新华字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以新华命名,取新中华之意。这是第一部用白话文释义,白话举例的字典。1954年8月出版部首排列版,自1957年6月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转商务印书馆出版。截至2021年10月,已修订至...
每年都会在母亲节这一天买束花送给妈妈,你是送的什么花呢?大多数人都会说“康乃馨”了,花语是什么什么的,那么请你先了解下母亲节的由来。中国人过中华母亲节,送中华传统的母亲花——萱草花。萱草花为中国传统的母亲花,在汉朝时,即有栽种的记录,时已称...
问你母亲节是什么时候,你会说5月第二个周日,可你知道你过的是西方的母亲节吗?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我们有自己的母亲节,文化的入侵,传统的没落。起源母亲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17世纪中,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1914年,美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20世纪80年代,母亲节逐渐...
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每年农历二月二,“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龙抬头”最早出现在元时期的文献上。二月二有围粮囤、引田龙、敲房梁、理发、煎焖子、吃猪...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欢庆。我们都记住了钱学森、邓稼先的故事,但还有一位奇女子,也是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项目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她曾被外界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很少有人听过,一生三次“我愿意”,为国家隐姓埋名30多年,她是王承书。1912年,王承书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门第,和普通的女...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和道教“三元”有关系,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而天官喜乐,所以这天都燃灯。还有是佛教正月十五日观佛舍利,要点灯敬佛。至于为什么叫元宵,有说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为元,夜为霄,所以称元宵节。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