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重阳节,赏菊、登高、饮菊花酒、吃重阳糕,享宴祈寿,九九归一万象更新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农历九月初九,九九重阳,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但现在很少过了,对于重阳,你了解多少。

重阳节,又名登高节、祈寿节、茱萸节、祭祖节、敬老节、女儿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

九月九重阳节,赏菊、登高、饮菊花酒、吃重阳糕,享宴祈寿,九九归一万象更新

上古时代,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存在的原始形式。而文字记载最早实在三国时期。 

习俗

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山区,村民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也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九皇会

老话讲:“重阳九皇会,北斗延寿辰”。《玉匣记》说:“九月初一至初九日,北斗九星隆世之辰,世人斋戒,此日胜常日,有无量功德”。

在广东、江苏、浙江、云南等地,有九月初一至初九连续九天盛行礼斗的习俗,称之九皇会。

享宴祈寿

重阳享宴祈寿习俗古代在各地流传甚广,如汉代《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荆楚岁时记》记载:“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放纸鸢

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

传说,重阳时放纸鸢是为了“放晦气”,纸鸢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更有甚者,还要专门将线弄断,让风筝消失于云天之外。

登高

登高是一项重要的习俗,具有避灾和健身的意义。

九九老阳,阳极必变,因此在九月九前往山上登高望远,祭拜山神。这天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因此这一天都会登高。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这是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之义。

祭祀海神

港、澳、台等地在这天举行祭祀海神活动。 

祭祖

重阳节祭祖祈福,感谢天帝、祖先的恩德,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在传统习俗中,清明为“春祭”,重阳为“秋祭”。

赏菊

菊是长寿之花,菊展多在重阳举行,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的习俗。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辞青

古人常将重阳与上巳(清明)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民间有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的风俗。

饮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佩茱萸

九九插茱萸,茱萸香味浓,实则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重阳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人们用天然药物茱萸等调整体魄健康,使其适应自然气候变化。因此,有重阳节佩茱萸以辟邪求吉的习俗。

小知识

  • 九月九为什么叫重阳节呢?

这个要与《易经》有关系了。在《易经》中单为阳、双为阴,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


  • 为什么重阳节大多数是给老人过呢?

在我们的民俗文化中“九”为至极,在数字中是最大数,又和“久”谐音,有长久长寿的含意,而九月九,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

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662.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12-12
下一篇 » 12-17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报】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中医,有多少传承了下来?

中医在春秋战国时期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中医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诊断四步“望闻问切”,通过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而康复。著名的医学书籍:《黄帝内经》、《图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本草...

花馍背后的民俗文化寓意,传统文化的传承

馍,通常指馒头。花馍既是观赏性强的食用品,又是反映民间风情的艺术品。以前逢年过节都会蒸点各式各样的馒头和包子,小时候只是看着花馍好看、好吃,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蒸花馍,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寓意和文化。北方一到过年,蒸馍肯定提上日程了,而且还是大蒸。以...

七夕送什么礼物,看看古代人在七夕都送什么呢?

古人七夕过的是非常丰富滴,遇到心仪的人,或者在分别的时候不得送心仪的人一个礼物吗?古代人在七夕节都送什么礼物呢?1、簪子簪常是男子送给心仪女子的首选礼品,女子也常常将之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郎。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

母亲节是送康乃馨,还是萱草花,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每年都会在母亲节这一天买束花送给妈妈,你是送的什么花呢?大多数人都会说“康乃馨”了,花语是什么什么的,那么请你先了解下母亲节的由来。中国人过中华母亲节,送中华传统的母亲花——萱草花。萱草花为中国传统的母亲花,在汉朝时,即有栽种的记录,时已称...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佳节你知道多少呢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和道教“三元”有关系,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而天官喜乐,所以这天都燃灯。还有是佛教正月十五日观佛舍利,要点灯敬佛。至于为什么叫元宵,有说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为元,夜为霄,所以称元宵节。元宵...

【礼仪文化】在古代室内座次尊卑顺序

在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

北方民间结婚习俗,沿路贴喜字,用红纸压井盖,迎福避邪

在北方地区,结婚时有个习俗,就是要贴喜字、压井盖,井盖上一定要贴的。老一辈人解释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习俗。过去,是骑马、用轿子迎亲的,要避开路边枯井、谷子庙、坟地里的鬼怪和野鬼。所以,在迎亲的路上,要用福帖压住这些倒霉的东西,防止鬼魂和晦...

一次网上闲逛唤起对电视剧《窍哥》的回忆,广西的经典之作啊

电视剧《窍哥》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部影视作品,更是一段深藏在心底的记忆。每当提及这部广西的经典之作,总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那段青春岁月。那时,我们还围坐在电视机前,跟随着窍哥的步伐,经历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突然想到这部电视剧,是因为一次...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09w+
35赞    阅读 3.05w+
26赞    阅读 1.93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