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说

六月六,请姑姑,关于天贶节的节日故事和传说,传统节日知多少

农历六月初六,在民间被称为天贶节,又称翻经节、姑姑节或小白龙探母。这一天要请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回家,好好招待一番后再送回去。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他是保护和跟随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国的功臣,封相后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晋国...

湘西赶尸到底是什么?真如电影中的那般吗?或许没有那么神秘,只是很少人知道

“湘西赶尸”,最初是通过鬼故事听到了,它也是巫文化的一种,属于白巫术,是流行在湘西一带的一种神秘传说,与蛊毒、落花洞女一起,并称为“湘西三邪”。在川东到湖南西部的那一段,几百公里的山路里的交易。前后的路程,都有船运或公路。只是这一段,山高...

热文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喝腊八粥、吃腊八面,传统节日知多少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八就意味着快过年了,农历十二月初八就是“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每到腊八,北方地区就忙着泡腊八蒜,吃腊八面、喝腊八粥。腊八节的前身是古代的腊日,是古代重要的年终祭祀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将...

热文“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了解其中“比翼鸟”和“连理枝”的典故

经常说爱情或者夫妻感情时,会说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白居易《长恨歌》诗中的一句,也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世人多用“比翼鸟”和“连理枝”比喻恩爱夫妻。那比翼鸟和连理枝的典故是什么?它们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比翼鸟比翼鸟的...

热文北方民间结婚习俗,沿路贴喜字,用红纸压井盖,迎福避邪

在北方地区,结婚时有个习俗,就是要贴喜字、压井盖,井盖上一定要贴的。老一辈人解释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习俗。过去,是骑马、用轿子迎亲的,要避开路边枯井、谷子庙、坟地里的鬼怪和野鬼。所以,在迎亲的路上,要用福帖压住这些倒霉的东西,防止鬼魂和晦...

“十月一,填新土,送寒衣”,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老辈传下来的习俗别忘了

今天看到有人说,你只知道11月1日,不知道是万圣节。我去NML!你只知道西方的万圣节,你可知道今天是中国的什么节日?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十月一”,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

热文堂亲表亲傻傻分不清楚?堂亲表亲的区别看完你就明白了,别再混淆了

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是不是也分不清楚哈,反正说起谁谁谁了,知道是自家的亲戚,是堂亲关系还是表亲关系呢?你知道应该叫堂什么,还是表什么呢?越来越多的人对亲戚的关系搞不清楚了,别说这些了,还有人对叔侄、姑侄、舅舅外...

热文1953年10月发行的第一版新华字典

1953年10月,第一版新华字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以新华命名,取新中华之意。这是第一部用白话文释义,白话举例的字典。1954年8月出版部首排列版,自1957年6月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转商务印书馆出版。截至2021年10月,已修订至...

热文【报】你了解的母亲节不是我们的,我们有自己的中华母亲节

问你母亲节是什么时候,你会说5月第二个周日,可你知道你过的是西方的母亲节吗?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我们有自己的母亲节,文化的入侵,传统的没落。起源母亲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17世纪中,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1914年,美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20世纪80年代,母亲节逐渐...

热文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佳节你知道多少呢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和道教“三元”有关系,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而天官喜乐,所以这天都燃灯。还有是佛教正月十五日观佛舍利,要点灯敬佛。至于为什么叫元宵,有说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为元,夜为霄,所以称元宵节。元宵...

热文【礼仪文化】小小筷子大大乾坤,中国传统筵席的筷子文化,不可失,不能失!

筷子,日常用的最多的餐具,现在筷子各种各样的都有。但中国筷子也是有标准的:“首方足圆,笔直成双”。天圆地方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乾坤之象圆为乾卦,方属坤卦。乾为天,象征着第一;坤...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34w+
35赞    阅读 3.31w+
26赞    阅读 2.0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