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咸鸭蛋的缘由,背后传说和由来竟有这么多门道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极具特色的传统佳节,除了备受瞩目的爱国诗人屈原,诱人的粽子以及散发着浓郁香气的咸鸭蛋,也是这个节日的独特风味。

很多人对粽子津津乐道,而那蛋黄流油的咸鸭蛋同样深受喜爱。

那端午节吃咸鸭蛋究竟是为什么呢?其背后隐藏着许多引人入胜的传说及由来。

端午节吃咸鸭蛋的缘由,背后传说和由来竟有这么多门道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定在农历五月初五。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古老的天象崇拜,由上古时期的祭龙习俗逐渐演变而来。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有着形形色色的民俗活动,像激昂热烈的扒龙舟、充满神秘色彩的祭龙仪式、亲近自然的采草药、寓意驱邪的挂艾草与菖蒲等。

而提及端午的饮食,咸鸭蛋有着独特的地位。在江浙一带,有着端午节吃“五黄”的传统习俗,“五黄”分别是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其中鸭蛋黄就占据一席之地。

那端午节吃咸鸭蛋具体有哪些缘由呢?

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首先,端午节正值仲夏时节,此时天气往往炎热且潮湿,这样的气候条件为细菌滋生提供了绝佳的温床,容易引发各类“瘟疮”类疾病。古人凭借着生活经验和对自然的观察,发现鸭蛋的形状恰似心形,寓意着吃了鸭蛋能够守护心气神,使其不受外邪侵害。

其次,从中医角度来讲,古时候的中医认为咸鸭蛋具有滋阴清肺的功效,并且对于夏季高温带来的诸如隔热、咳嗽、嗓子疼痛以及泄痢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五月正值这些疾病的高发期,人们为了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便在端午节有吃咸鸭蛋的习惯。

不仅如此,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习俗与屈原的故事也存在着微妙的联系。

传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悲痛万分,纷纷聚集到汨罗江边为他凭吊。渔夫们划着船只,奋力在江上打捞屈原的身影。一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希望鱼龙虾蟹能饱食这些,从而不去伤害屈大夫的身体。众人见状纷纷效仿。而咸鸭蛋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在当时的饮食体系中,也承载了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敬意。

由此可见,端午节吃咸鸭蛋,既是对古人智慧和生活经验的传承,更是一种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习俗,让这个传统节日更增添了几分韵味。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682.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2-07
下一篇 » 02-11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礼仪文化】在古代室内座次尊卑顺序

在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

正月十五闹元宵,关于元宵佳节你知道多少呢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和道教“三元”有关系,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而天官喜乐,所以这天都燃灯。还有是佛教正月十五日观佛舍利,要点灯敬佛。至于为什么叫元宵,有说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为元,夜为霄,所以称元宵节。元宵...

七夕送什么礼物,看看古代人在七夕都送什么呢?

古人七夕过的是非常丰富滴,遇到心仪的人,或者在分别的时候不得送心仪的人一个礼物吗?古代人在七夕节都送什么礼物呢?1、簪子簪常是男子送给心仪女子的首选礼品,女子也常常将之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郎。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

【礼仪文化】中国礼之问候礼,也是见面之礼,日常生活礼仪

作为一个传承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古时汉族礼仪动作就有十种:拱手礼、一拜礼、两拜礼、三拜礼、叩首礼、执手礼、推手礼、交手礼、揖礼、鞠躬礼。其中一拜礼和拱手礼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近几年疫情的原因,我们的传统礼仪也逐...

中国杆秤中的文化,称的不是重量,是良心

杆秤,在历史长河中延续千年,是中国人发明人类最早的衡器,由秤砣、秤杆和秤盘组成。相传鲁班以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为13两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改成16两一斤;在20世纪50年代统一改为10两一斤。秤...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歌

人人都知道“二十四节气”,但你知道二十四节气是什么?都有哪些节气吗?老祖宗的大智慧,可不是那些百年历史能比的。什么是二十四节气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北斗七星循环旋转定制的,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也就是——“岁”。现行的廿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34w+
35赞    阅读 3.32w+
26赞    阅读 2.08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