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送什么礼物,看看古代人在七夕都送什么呢?

usold

古人七夕过的是非常丰富滴,遇到心仪的人,或者在分别的时候不得送心仪的人一个礼物吗?古代人在七夕节都送什么礼物呢?

1、簪子

簪常是男子送给心仪女子的首选礼品,女子也常常将之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郎。

簪子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想念,想念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豨!

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顷刻高知之。

——《铙歌十八曲》之《有所思》

2、镯子

手镯在古代有许多的称谓,“跳脱”即是其间一种。古代女人腕上的玉镯常常背负着盟誓的重托。

镯子

何故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汉·繁钦《定情诗》

3、钗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

古代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

钗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却不解、将愁归去。

——宋·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4、梳子

“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这其中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

送梳子代表一辈子都要纠缠到老,有结发、私订终身的意思。

梳子

相辉瑜珥瑶钗凤,宝翼蜻蜓动。

新妆又得水苍梳,人道秋风何物不琼踞。

人无玉质容何害,玉德斯堪爱。

尚惭犹未十分全,听取明年环佩戛?

——元·姚燧《虞美人·玉梳赠内子》

5、指环(戒指)

指环或戒指,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占有很重的分量,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却在女子心中有着最重的分量。

指环(戒指)

龙香小柄琵琶弯,切玉玲珑约指环。

试按花深深一曲,海棠开后望郎还。

——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6、玉佩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在古代有着特殊的地位。玉佩通常为男子的配饰,可以彰显身份,亦可提升品格,是一种外在强化男子道德修养的方式。

《定情诗》有言“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古代女子为心仪之人的佩玉结缀罗缨(玉佩的流苏),心意昭昭。

玉佩

深相忆,莫相忆,相忆情难极。

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

金盘珠露滴,两岸榆花白。

风摇玉佩清,今夕为何夕?

——唐·毛文锡《醉花间》

7、罗帕

古代罗帕多用于传情(就是暗恋的意思),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的缠绵之意。古代女子随身之物,有点私密的意思,所以女子送心仪之人罗帕,多有传情之意。

罗帕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心知拿了颠倒看,横是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

 ——明·冯梦龙《山歌》

8、团扇

团扇,多为古代女子随身佩带,因其形状,有团圆、圆满之意。

女子将自己的团扇赠与男子,以表恩爱圆满之意,希望二人感情能如团扇一般有美满的结局。

团扇

白团扇,今来此去捐。

愿得入郎手,团圆郎眼前。

——唐·张祜《相和歌辞·团扇郎》

9、香囊

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伟、荷包等。

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香囊

欲织双鸳鸯,终日才成匹。

寄君作香囊,长得系肘腋。 

——明·郑旦《子夜歌三首》

10、同心结

将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赠与对方,连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包含其间。

同心结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宋·林逋《相思令·吴山青》


现在知道古人都送哪些礼物了,咱也别老送什么玫瑰、房卡了,也把品味上升上升,毕竟都是咱的文化呀!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350.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7-05
下一篇 » 11-17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花馍背后的民俗文化寓意,传统文化的传承

馍,通常指馒头。花馍既是观赏性强的食用品,又是反映民间风情的艺术品。以前逢年过节都会蒸点各式各样的馒头和包子,小时候只是看着花馍好看、好吃,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蒸花馍,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寓意和文化。北方一到过年,蒸馍肯定提上日程了,而且还是大蒸。以...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喝腊八粥、吃腊八面,传统节日知多少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八就意味着快过年了,农历十二月初八就是“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每到腊八,北方地区就忙着泡腊八蒜,吃腊八面、喝腊八粥。腊八节的前身是古代的腊日,是古代重要的年终祭祀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将...

【礼仪文化】中国礼之问候礼,也是见面之礼,日常生活礼仪

作为一个传承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古时汉族礼仪动作就有十种:拱手礼、一拜礼、两拜礼、三拜礼、叩首礼、执手礼、推手礼、交手礼、揖礼、鞠躬礼。其中一拜礼和拱手礼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近几年疫情的原因,我们的传统礼仪也逐...

七夕的传统美食,古代人在七夕节有哪些美食习俗

“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怎么能没有好吃的呢?实话,古人的七夕还是蛮有意思的,又是吃喝,又是玩的,那吃的是啥嘞,七夕节有哪些传统美食呢?1、巧果巧果又叫“七夕果”、“乞巧果子”,即将芝麻、糖、面粉等混合后,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面...

【报】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中医,有多少传承了下来?

中医在春秋战国时期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中医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诊断四步“望闻问切”,通过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而康复。著名的医学书籍:《黄帝内经》、《图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本草...

【礼仪文化】在古代室内座次尊卑顺序

在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

衣服扣子的数量不是随便定的,快看看你的是奇数还是偶数

自古以来人们对上衣的扣子数量是有讲究的,不是随便整几个就行了,穿错了也没啥,就是别人笑话你。在传统中,衣服的扣子数量都是单数,一般来说,成人7个,少年5个,幼儿3个。而且要避开数字4和6。为什么会用单数呢?从《易经》上来说,“一阴一阳之为道...

“吃了吗”简单的一句话,外国老者的理解,国人不一定知道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也经常说话的一句简单的话,“吃了吗?”,在我们看来很微小的一句话,现在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意义。大多数年轻人也是从长辈那里学来了,为什么要怎么打招呼?简单粗暴的说就是饿怕了。我们有句古话: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21w+
35赞    阅读 3.17w+
26赞    阅读 1.99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