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传统美食,古代人在七夕节有哪些美食习俗

usold

“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怎么能没有好吃的呢?

实话,古人的七夕还是蛮有意思的,又是吃喝,又是玩的,那吃的是啥嘞,七夕节有哪些传统美食呢?

1、巧果

巧果

巧果又叫“七夕果”、“乞巧果子”,即将芝麻、糖、面粉等混合后,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面团,然后再油炸或烘烤。

可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不同形状、不同口味的巧果。

2、酥糖

酥糖

一些地方在七夕这一天还要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3、巧巧饭

巧巧饭

山东有这个习俗。

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一起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吃到钱的寓意有福,吃到针的寓意手巧,吃到枣的寓意早婚。

4、吃五子

4.jpg

七夕节的时候要拜七姐(织女),而五子就是拜织女时要放的祭品,分别是桂圆、花生、榛子、瓜子、红枣五种食物(现在有的地方放五样就行),在拜完织女星后吃下祭品,也可以沾一沾福气。

5、花瓜

5.jpg

时令水果是必不可少的,但古人可不是洗洗就吃了,人家讲究着呢。 

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这种饱含着巧妙心思的瓜果就叫做“花瓜”。

6、巧芽面

6.jpg

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

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

选没有虫蛀的绿豆一小碗,洗净,平铺到一个盘子里,用湿纱布盖好遮住阳光,每天喷几次水使之保持湿润。

七天后,待豆芽长至两三厘米长,便可做手擀面,下锅煮熟,过凉水拔透。

然后热锅烧油,加肉丁炒熟;

葱、姜爆锅;

酱油、醋炝锅;

放绿豆芽炒熟,加水煮沸;

再加盐、味精,做成豆芽汤。

把面条抓到碗里,浇上豆芽汤即可食之。

7、云面

胶东人七夕吃巧果,临沂人七夕吃云面。吃的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351.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7-06
下一篇 » 07-10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七夕的传统习俗,看看古代人是如何过七夕节的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称“七夕”(古代晚上为夕)。民间传说相传每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会在银河上搭桥(即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桥上相会,七夕那天一...

母亲节是送康乃馨,还是萱草花,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每年都会在母亲节这一天买束花送给妈妈,你是送的什么花呢?大多数人都会说“康乃馨”了,花语是什么什么的,那么请你先了解下母亲节的由来。中国人过中华母亲节,送中华传统的母亲花——萱草花。萱草花为中国传统的母亲花,在汉朝时,即有栽种的记录,时已称...

花馍背后的民俗文化寓意,传统文化的传承

馍,通常指馒头。花馍既是观赏性强的食用品,又是反映民间风情的艺术品。以前逢年过节都会蒸点各式各样的馒头和包子,小时候只是看着花馍好看、好吃,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蒸花馍,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寓意和文化。北方一到过年,蒸馍肯定提上日程了,而且还是大蒸。以...

元宵节,点彩灯,吃汤圆,关于元宵节的节日传说

点彩灯传说很久以前,凶猛的野兽肆虐人间,四处伤害人和牲畜,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有一天,一只迷路的神鸟降落到人间,意外的被猎人误杀。天帝得知此事后大怒,决定在正月十五日派遣天兵纵火焚烧人间,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然而,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

衣服扣子的数量不是随便定的,快看看你的是奇数还是偶数

自古以来人们对上衣的扣子数量是有讲究的,不是随便整几个就行了,穿错了也没啥,就是别人笑话你。在传统中,衣服的扣子数量都是单数,一般来说,成人7个,少年5个,幼儿3个。而且要避开数字4和6。为什么会用单数呢?从《易经》上来说,“一阴一阳之为道...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4w+
35赞    阅读 3.38w+
26赞    阅读 2.11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