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是送康乃馨,还是萱草花,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每年都会在母亲节这一天买束花送给妈妈,你是送的什么花呢?

大多数人都会说“康乃馨”了,花语是什么什么的,那么请你先了解下 母亲节的由来。

中国人过中华母亲节,送中华传统的母亲花——萱草花

萱草花

为中国传统的母亲花,在汉朝时,即有栽种的记录,时已称为“萱草”,明代传入欧洲,在欧美国家广泛种植。

有关萱草的文字记载始见于《诗经·卫风·伯兮》: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这里的“谖草”就是萱草。别名有“宜男草”、“忘忧草”、“令草”、“川草花”、“疗愁”、“丹棘”、“萱萼”等多种称谓,民间又唤作“金针草”。

常以萱堂代称母亲,与椿庭相对,古称谖草。

文化价值

萱草的文化价值主要有三:一为忘忧,二为宜男,三为母亲

忘忧

关于忘忧的记载最早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诗札》中亦载:“自后人以谖草为萱草,遂起萱草忘忧之说。”

宜男

三国曹魏时期,曹植《宜男花颂》曰:“草号宜男,既晔且贞。其贞伊何?惟乾之嘉。其晔伊何?绿叶丹花。”

晋周处《风土记》载:“花曰宜男,妊妇佩之,必生男。”

相传有孕的女子佩戴萱草,就会生下男孩,故萱草又名宜男草。

母亲

在中国的文化里,萱草代表母亲和孝亲。

古人认为萱草可种植在北堂母亲的居室,而以“萱堂”代称母亲,因此北堂又称萱堂,萱堂又可作为母亲的代称,常和“北堂”连结,“北堂植萱”引申为母子之情。

大约在唐宋时期萱草代母的意蕴最终形成,萱草于是成为中国人的母亲花。

《诗经疏义会通》载:“北堂幽暗,可以种萱。”。

唐代诗人孟郊《游子》亦云:“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游子远行天涯,植萱草于北堂,借鲜艳花色以悦亲心,或食之令母忘忧。

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较高,其根、叶均可入药,具有健脑和明目等功效,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

同属类的黄花菜含铁量很高,对补血止血有奇效,可作为妇女补血佳品。

花语

1、遗忘的爱,萱草又名忘忧草,代表“忘却一切不愉快的事”。

2、放下他(她)放下忧愁。

3、隐藏起来的心情。

4、爱的忘却。

5、永远爱你母亲,伟大的母爱,慈母。

总之,不论你在母亲节送的什么花,请记住中国传统的母亲花是萱草花,不要别人一问送母亲应该送什么花,你就知道个康乃馨。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604.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5-21
下一篇 » 05-25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六月六,请姑姑,关于天贶节的节日故事和传说,传统节日知多少

农历六月初六,在民间被称为天贶节,又称翻经节、姑姑节或小白龙探母。这一天要请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回家,好好招待一番后再送回去。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他是保护和跟随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国的功臣,封相后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晋国...

日常说的一些神仙,你知道多少,谁是玉皇大帝?有多少神仙?

你知道上帝是耶稣,也知光明神、黑暗神等等这些西方的神仙。但,我们自己的神仙,你知道多少呢?·中国的神仙,各个派系的都不太一样,总之很混乱。在《真灵位业图》一书中,将道教的天神、地祇、人鬼和仙真众圣等2878位神仙分为了七个等级,...

“吃了吗”简单的一句话,外国老者的理解,国人不一定知道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也经常说话的一句简单的话,“吃了吗?”,在我们看来很微小的一句话,现在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意义。大多数年轻人也是从长辈那里学来了,为什么要怎么打招呼?简单粗暴的说就是饿怕了。我们有句古话: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礼仪文化】中国礼之问候礼,也是见面之礼,日常生活礼仪

作为一个传承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古时汉族礼仪动作就有十种:拱手礼、一拜礼、两拜礼、三拜礼、叩首礼、执手礼、推手礼、交手礼、揖礼、鞠躬礼。其中一拜礼和拱手礼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近几年疫情的原因,我们的传统礼仪也逐...

那些被误解的词句,特别是一些词,不能让以后的孩子错误的认知下去

女子无才便是德最早是出现在明末陈继儒所著的《安得长者言》一书中,极有可能不是陈继儒原创,应是陈氏引录“长者”辈所言。完整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整句意思:男子再有才华,德性丧失,也算不得真才;女子不应过分追求才能和智慧,而应注重品德和道德的修养。不能只看这一句的来理解它的意思,整句话表达的是以道德修养为主。...

【报】你可能不知道,中国人是生活在48世纪的

现在的公历是按照西方的纪元算的,我们所说的公元2022年,即从耶稣出生那年开始算,到现在2022年了。这些历法是西方的立法,中国的纪元应该是从皇帝开始,皇帝在他20岁的时候战胜炎帝、打败蚩尤,一统天下。后来皇帝令两位大臣(那时候也不知道该叫啥)大桡(黄帝史官)制定了甲子,容成子(黄帝老师)造了历法。从这个历法开始到现在...

花馍背后的民俗文化寓意,传统文化的传承

馍,通常指馒头。花馍既是观赏性强的食用品,又是反映民间风情的艺术品。以前逢年过节都会蒸点各式各样的馒头和包子,小时候只是看着花馍好看、好吃,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蒸花馍,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寓意和文化。北方一到过年,蒸馍肯定提上日程了,而且还是大蒸。以...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2w+
35赞    阅读 3.17w+
26赞    阅读 1.99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