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是送康乃馨,还是萱草花,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每年都会在母亲节这一天买束花送给妈妈,你是送的什么花呢?

大多数人都会说“康乃馨”了,花语是什么什么的,那么请你先了解下 母亲节的由来。

中国人过中华母亲节,送中华传统的母亲花——萱草花

萱草花

为中国传统的母亲花,在汉朝时,即有栽种的记录,时已称为“萱草”,明代传入欧洲,在欧美国家广泛种植。

有关萱草的文字记载始见于《诗经·卫风·伯兮》: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这里的“谖草”就是萱草。别名有“宜男草”、“忘忧草”、“令草”、“川草花”、“疗愁”、“丹棘”、“萱萼”等多种称谓,民间又唤作“金针草”。

常以萱堂代称母亲,与椿庭相对,古称谖草。

文化价值

萱草的文化价值主要有三:一为忘忧,二为宜男,三为母亲

忘忧

关于忘忧的记载最早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诗札》中亦载:“自后人以谖草为萱草,遂起萱草忘忧之说。”

宜男

三国曹魏时期,曹植《宜男花颂》曰:“草号宜男,既晔且贞。其贞伊何?惟乾之嘉。其晔伊何?绿叶丹花。”

晋周处《风土记》载:“花曰宜男,妊妇佩之,必生男。”

相传有孕的女子佩戴萱草,就会生下男孩,故萱草又名宜男草。

母亲

在中国的文化里,萱草代表母亲和孝亲。

古人认为萱草可种植在北堂母亲的居室,而以“萱堂”代称母亲,因此北堂又称萱堂,萱堂又可作为母亲的代称,常和“北堂”连结,“北堂植萱”引申为母子之情。

大约在唐宋时期萱草代母的意蕴最终形成,萱草于是成为中国人的母亲花。

《诗经疏义会通》载:“北堂幽暗,可以种萱。”。

唐代诗人孟郊《游子》亦云:“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游子远行天涯,植萱草于北堂,借鲜艳花色以悦亲心,或食之令母忘忧。

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较高,其根、叶均可入药,具有健脑和明目等功效,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

同属类的黄花菜含铁量很高,对补血止血有奇效,可作为妇女补血佳品。

花语

1、遗忘的爱,萱草又名忘忧草,代表“忘却一切不愉快的事”。

2、放下他(她)放下忧愁。

3、隐藏起来的心情。

4、爱的忘却。

5、永远爱你母亲,伟大的母爱,慈母。

总之,不论你在母亲节送的什么花,请记住中国传统的母亲花是萱草花,不要别人一问送母亲应该送什么花,你就知道个康乃馨。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604.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5-21
下一篇 » 05-25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报】你了解的母亲节不是我们的,我们有自己的中华母亲节

问你母亲节是什么时候,你会说5月第二个周日,可你知道你过的是西方的母亲节吗?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我们有自己的母亲节,文化的入侵,传统的没落。起源母亲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17世纪中,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1914年,美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20世纪80年代,母亲节逐渐...

先辈为“七夕”的写的诗,不要再发节日快乐了

七夕,一个关于爱情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你会发信息给你的另一个TA吗?看下古人前辈为“七夕”写的诗词,每一篇都很美,多学点,不愁发啥内容了。《七夕》唐·李贺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

元宵节,点彩灯,吃汤圆,关于元宵节的节日传说

点彩灯传说很久以前,凶猛的野兽肆虐人间,四处伤害人和牲畜,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有一天,一只迷路的神鸟降落到人间,意外的被猎人误杀。天帝得知此事后大怒,决定在正月十五日派遣天兵纵火焚烧人间,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然而,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

二月二,龙抬头,你可知都有哪些习俗,还有孝在其中

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每年农历二月二,“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龙抬头”最早出现在元时期的文献上。二月二有围粮囤、引田龙、敲房梁、理发、煎焖子、吃猪...

七夕的传统习俗,看看古代人是如何过七夕节的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称“七夕”(古代晚上为夕)。民间传说相传每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会在银河上搭桥(即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桥上相会,七夕那天一...

六月六,请姑姑,关于天贶节的节日故事和传说,传统节日知多少

农历六月初六,在民间被称为天贶节,又称翻经节、姑姑节或小白龙探母。这一天要请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回家,好好招待一番后再送回去。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他是保护和跟随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国的功臣,封相后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晋国...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喝腊八粥、吃腊八面,传统节日知多少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八就意味着快过年了,农历十二月初八就是“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每到腊八,北方地区就忙着泡腊八蒜,吃腊八面、喝腊八粥。腊八节的前身是古代的腊日,是古代重要的年终祭祀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将...

“吃了吗”简单的一句话,外国老者的理解,国人不一定知道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也经常说话的一句简单的话,“吃了吗?”,在我们看来很微小的一句话,现在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意义。大多数年轻人也是从长辈那里学来了,为什么要怎么打招呼?简单粗暴的说就是饿怕了。我们有句古话: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32w+
35赞    阅读 3.3w+
26赞    阅读 2.06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