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文化】小小筷子大大乾坤,中国传统筵席的筷子文化,不可失,不能失!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筷子,日常用的最多的餐具,现在筷子各种各样的都有。但中国筷子也是有标准的:“首方足圆,笔直成双”。

小小筷子大大乾坤,中国传统筵席的筷子文化,不可失,不能失!

天圆地方

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乾坤之象

圆为乾卦,方属坤卦。

乾为天,象征着第一;坤为地,有柄、把手的意思。常言“民以食为天”,大概言由此出,这是中国人对食物的崇拜和尊重。

三才之象

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意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

天道

拇指、食指在上象征着天道。

五指之中食指为要,曲伸开合属它最巧,把握方向属它最妙。其象征着官、长,发号施令,作威作福,然肆意妄为,终招大祸,须拇指管之方可成事。

食指灵巧,拇指粗笨,灵巧为用,粗笨制约。故天道尚变,但不可乱变。天本健行,但天道不言。

地道

无名指、小指在下象征着地道。

无名指、小指较弱,其位又在下,须相互依倚,象征着广大民众,无职无权,须互敬互爱,彼此扶持,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意在为人处世,孤木难支,人无辅助难以成功。

人道

五指之中中指最长,其在人位,象征着人为主体,为万物之灵长。

居两筷之中,象征中层领导,下有民怨,上有官威;象征着人在中年,上有高堂应尽孝,下有弱子要奶吃。

两仪之象

使用筷子时,一根为主动,另一根为从动,一根在上,一根在下;主动为阳,从动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此为两仪之象。

阴阳互动,可得用矣;阴阳分离,太极不存。

变数之道

两根筷子可以互换,主动的不是永远主动,在下的不是永远在下,此为阴阳可变。

三易之理

筷子很简单,就是两根棍而已,随处可见,这就是简易;

筷子亦多样,有木有竹,有金有银,这就是变易;

尽管筷子多变,但筷子直而长,两根为一双的情况始终未变,这就是不易。

简易、变易、不易这就是《易经》的三易之理。

地天泰

手拿筷柄,用筷头夹菜,坤在上而乾在下,对应易经“地天泰”卦,意吉利、亨通、和顺畅达。

天人合一

筷子的外形直而不弯,耿直、方正、不弯不屈的人格象征。体现了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即“天圆地方,天人合一”。

七情六欲

古代、现代也好,对筷子的长度是没有标准规则的。现在说的筷子长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

这只是现代人的一个牵强附会,再经过网络的泛滥而形成的。

现在我们使用筷子讲究的不多了,但规矩还是要有规矩的,使用筷子有十二忌讳。

1、三长两短

在使用筷子的时候,不要用长短不齐的筷子。有意指“三长两短”,三长两短通过代表不吉利。

再者,一长一短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2、仙人指路

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却被翘了出去。

而食指指人,一般都带有指责、骂人的意思,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

用筷子指人也和这个意思一样。

3、品箸留声

把筷子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发出咝咝的声响,这种做法会被认为缺少家教。

4、击盏敲盅

用筷子敲击盘碗,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敲盆。

5、执箸巡城

不知道吃什么,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此种行为会被视为缺乏修养。

6、迷箸刨坟

用筷子在菜盘里扒拉,寻找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就像盗墓刨坟一样,也会被视为缺乏教养。

7、泪箸遗珠

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失礼。

8、颠倒乾坤

将筷子颠倒使用,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

再者,手拿筷头,用筷柄夹菜,乾在上而坤在下,对应易经“天地否”卦,意否,闭塞不通。

9、当众上香

将筷子插在饭中会被视为大不敬,因为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或祭祀的时候才这样做。

10、交叉十字

将筷子随便交叉放,筷子交叉形如叉号,在过去只有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这种又被视为对他人的否定,这是对自己的否定。

11、落地惊神

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被视为严重失礼。认为祖先们全部长眠在地下,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这是大不孝。

传统做法是,一但筷子落地,要用落地的筷子,在地上画出十字,其方向为先东西后南北,意思是我不是东西,不该惊动祖先,然后再捡起筷子。

为了卫生,最好换一双筷子。

12、筷礼横陈

筵席中暂时停餐,要把筷子放到筷子架上(古代习俗是放桌子上),或竖向放于饭碗正中。

横搁在碗或碟子上,表示酒足饭饱不再进膳了,但不收拾碗碟,表示“人不陪君筷陪君”。

横筷礼一般用于平辈或比较熟悉的朋友之间。就餐有长辈在时,小辈为了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必须等长者先横筷后才可跟着这么做。


看到这里,有人该说了:“都是迷信、糟粕”,西方的刀叉就是文化、礼仪,咱们自己的筷子就啥也不是了,愚蠢至极!

筷子不仅仅餐具,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象征,是老祖宗的通达和智慧,我们一定要把这种文化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最后,问问大家,你知道为什么明明是两根筷子,却叫一双筷子呢?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533.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1-10
下一篇 » 01-15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礼仪文化】在古代室内座次尊卑顺序

在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

那些被误解的词句,特别是一些词,不能让以后的孩子错误的认知下去

女子无才便是德最早是出现在明末陈继儒所著的《安得长者言》一书中,极有可能不是陈继儒原创,应是陈氏引录“长者”辈所言。完整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整句意思:男子再有才华,德性丧失,也算不得真才;女子不应过分追求才能和智慧,而应注重品德和道德的修养。不能只看这一句的来理解它的意思,整句话表达的是以道德修养为主。...

六月六,请姑姑,关于天贶节的节日故事和传说,传统节日知多少

农历六月初六,在民间被称为天贶节,又称翻经节、姑姑节或小白龙探母。这一天要请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回家,好好招待一番后再送回去。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他是保护和跟随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国的功臣,封相后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晋国...

元宵节,点彩灯,吃汤圆,关于元宵节的节日传说

点彩灯传说很久以前,凶猛的野兽肆虐人间,四处伤害人和牲畜,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有一天,一只迷路的神鸟降落到人间,意外的被猎人误杀。天帝得知此事后大怒,决定在正月十五日派遣天兵纵火焚烧人间,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然而,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

【报】你了解的母亲节不是我们的,我们有自己的中华母亲节

问你母亲节是什么时候,你会说5月第二个周日,可你知道你过的是西方的母亲节吗?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我们有自己的母亲节,文化的入侵,传统的没落。起源母亲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17世纪中,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1914年,美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20世纪80年代,母亲节逐渐...

【报】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中医,有多少传承了下来?

中医在春秋战国时期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中医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诊断四步“望闻问切”,通过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而康复。著名的医学书籍:《黄帝内经》、《图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本草...

“吃了吗”简单的一句话,外国老者的理解,国人不一定知道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也经常说话的一句简单的话,“吃了吗?”,在我们看来很微小的一句话,现在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意义。大多数年轻人也是从长辈那里学来了,为什么要怎么打招呼?简单粗暴的说就是饿怕了。我们有句古话: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3w+
35赞    阅读 3.27w+
26赞    阅读 2.05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