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腊八开始到正月十四,年的脚步一路向前,到了第十五天,也就是正月十五,迎来年的最后一波高潮——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是春节的终章,也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又称“元月”,故称——元宵节。老话讲:“三十的火,十五的灯。”“...
一说到正月初七,人们第一想到的是——该上班了。其实,这一天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日”,也叫人七日、人胜节。这一天有吃七宝羹、贴人胜、登高赋诗等庆祝活动,现在这个节日已经淡出大家的视野了。人日起源民间传说女娲初创世的时候,在造出了鸡、狗、...
春节的第五天,年味仍在,但空气里多了一丝变化——一种即将回归日常的预兆。初一的拜年、初二的回门、初三的休整,都为这一天铺好了路。今天是——正月初五。老话讲:“破五!送穷鬼,迎财神!”这一天,不是年俗的尾声,而是一次郑重的重启。它像一道分界线,...
到了大年初二,村口的小路上就出现了一道熟悉的风景线:自行车后座绑着红布包裹的“拜年礼”,前面坐着穿新衣的小孩,中间是——回娘家的女儿和女婿。到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变成了拖拉机,车斗里铺好了棉被,女婿开着车,女儿带着孩子坐在车斗里,裹上...
大年初一拂晓,东方的天刚刚微微亮,就听到有人劈里啪啦的放鞭炮了,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了。大人们开始起床,煮饺子、祭拜天地。村子里也开始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这是新年的第一声问候。今天是——大年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这一天大家都要穿上...
腊月二十九忙了一天,终于贴完春联了,红纸在风中轻颤,彷佛再说明天就过年了。第二天,整理点零零碎碎的小活。晚上吃过后,就开始摆阵了,花生、瓜子、火炉、棉被都整好,开始守岁!天一黑,家家户户的灯就——全亮了,彻夜不灭。因为今天是除夕。老话...
二十九,贴倒酉:腊月里的‘福到’时刻腊月二十八忙了一天,馒头也都蒸完了,终于等到腊月二十九了,今天家家户户的门楣、窗棂、米缸、水缸就开始——红了。红纸黑字的春联、剪得精细的窗花、圆滚滚的“福”字被一一贴上。老话讲:“二十九,贴倒酉。”这句看似...
腊月二十七的大集刚散,年货堆满了柜子,第二天家家户户的厨房就冒出了——热腾腾的白气。灶火通红,大锅烧水。案板上一团团雪白的面团正缓缓鼓起,像有了呼吸。今天是腊月二十八,童谣唱得喜庆:“二十八,把面发。”这是一场关于“发”的仪式,一场用蒸汽写...
二十五的豆腐余味尚在舌尖,腊月二十六的肉香还在飘,等到腊月二十七的时候,村子里的人都开始坐不住了,特别是小朋友,一年中最开心的应该算今天了。以前是翻箱倒柜找布票、数钞票,揣着一年攒下的零钱,赶往镇上或县城的——大集。二十七,去赶集,一场腊月里...
二十五豆腐磨完,灶台还留着豆香,第二天村子里就变了味儿,空气里飘来一股油润、厚重、带着铁锈气的腥香,那是——肉味。腊月二十六,童谣唱得响亮:“二十六,割年肉。”腊月里的‘年味’从这一刀开始了,这一刀下去不是普通的买菜,而是——把“年味”提回...
腊月二十四扫完房子,灰尘落地、空气清朗。第二天,天还没亮,村子里就响起——咯吱咯吱的石磨声。家家户户泡了一夜的黄豆被舀进磨眼里,乳白的豆浆顺着石缝流下,热气腾腾、香气弥漫,今天是——腊月二十五。老话讲:“二十五,磨豆腐。”这可不是普通的做饭...
“二十四,扫房子”。腊月里的‘年终大扫除’。那腊月二十四为什么要大扫除呢?只是为了清洁房屋吗?“扫尘”背后的驱邪迎新智慧和h文化内涵。年终大扫除腊月二十三,送走灶王爷。第二天,家家户户就该——动扫把了。“二十四,扫房子”这句童谣传了几百年,...
“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三,灶爷要上天,这是过年流传的一句话,为什么要祭灶?糖瓜粘灶王爷的嘴是啥意思?北方人说:“今天是小年。”家里开始大扫除、蒸馒头、炸果子,而最特别的是——买一串糖瓜,那是一种麦芽糖做的糖,咬一口粘牙、甜腻、微拉丝,...
你知道上帝是耶稣,也知光明神、黑暗神等等这些西方的神仙。但,我们自己的神仙,你知道多少呢?·中国的神仙,各个派系的都不太一样,总之很混乱。在《真灵位业图》一书中,将道教的天神、地祇、人鬼和仙真众圣等2878位神仙分为了七个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