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文小学

80后记忆中的小学校园,大花坛,小跨院,杨柳树,这就是曾经我的校园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80后记忆中的小学校园

走进校园,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个大花坛,花坛左侧是一个小跨院,印象中那里是禁地,因为是老师的宿舍,老师于学生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跨院南面有一半是只有顶儿,三面墙围住的,用来放破旧桌椅的,类似于废物”仓库“。

北面是正式一点的房子,两个小间,作为教室宿舍用,一个大房间闲置着,后来学生多了,成了学前班的教室,并在小院中间安置了滑梯、摇椅一类的儿童游乐设施,对于贫穷的农村来讲,绝对算的上的稀缺之物。

可惜那时候我们已经不上学前班了,自然也没了做摇椅、滑滑梯的待遇,但还是有胆大的孩子放学的时候偷偷溜进小院,过把瘾,遗憾的是,作为“好学生”的我一次也没敢试过。

花坛右侧的是三间教室,依次是老师们的办公室、我的学前班教室和我的一年级教室。办公室里面是敞开的,走手边几张桌子并排,是男老师用的,右手边那几张是女老师用的。

学前班教室是相对于其他教室中较有特色的:教室中间是并排散列的黄色的大桌子,一张桌子四个孩子分两侧相视而坐,凳子是黄色的、长方体的四腿凳子。

教室左右墙上是黑板,分前黑板和后黑板,前黑板平常上课专用,后黑板主要是做宣传用的,用彩色粉笔画些花草虫鱼,写些注意事项类的,俗称黑板报,印象中后黑板上很少有东西,也许是为了节省彩色粉笔吧。

一年级教室前有棵小树,水井在南面墙角处,夏日的课间人最多的地方,大家都争着喝凉水、洗洗脸,凉快下,后来水井边的空地被开垦成了菜园,种些豆角、西红柿类的蔬菜,估计是改善老师伙食的。

花坛的北面是一排并列的教室,由东到西分别为二到六年级的教室,教室布局类似,只是外面的年级牌定格了他们的层次。印象中教室间的差异,除了年级牌上的字不同,就是桌椅会略有差异。

材质上分木头和铁的,大小上分单人桌和双人桌。铁桌子是有斗的,用来放书包用的;木头的除了上面的桌面,下面是镂空的,如果要放书包的话,需要用绳子将下面的两条杠子缠绕,很少有同桌将下面的缠绕连成一体。

铁凳子,会经常一不小心刮到衣服,自己好几条裤子都被刮了窟窿,那时的自己十足的不安分、不淑女。我爱跪到凳子上,如果是木头桌,爱将腿翘到下面的杠子上,不怎么喜欢单人桌,太小了,而且它的桌面有一定的坡度,东西总是爱滑下来,当然重点是没有同桌和你说话。

要说桌椅的共性,就是经常坏,需要修。木头桌椅坏了,从家弄几个钉子,找点废旧木板,当当几下,快要散架的凳子立马稳固了;铁凳子比较容易丢螺丝,我们就去小跨院的废旧仓库里面去刨瘸腿断面铁桌椅,看看是否有螺丝可以卸下来用。

还记得大家兴高采烈的到仓库找螺丝、找钉子的情景,像淘金子似的,有人负责找,有人负责从将其从里岛外的传递,有人负责拆卸,满头大汗,干的热火朝天的。

这就是我的小学校园,布满了我的足迹的校园。那时候每升一个年级,就会换一次教室。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所有的教室走一遍,走完了我的小学生活。

不知什么时候我的小学校园消失了,也许是我太久不曾去看它。二十几年后的某个日子,突然看到残墙上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大字,恍然,这里曾经是我的校园。

这就是我,一个80后的校园记忆。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122.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4-16
下一篇 » 04-16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

人生之旅:从稚嫩到成熟,是成长的痕迹

岁月如流,时光荏苒。不经意间,我们已从那个稚气未脱的孩子,长成了如今成熟稳重的成年人。每一步的成长,都留下了深深的痕迹。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我们曾一起在操场上追逐,一起在教室里嬉笑。那些青涩的时光,如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定格...

8090后儿时最经典的糖果,都是小时候的回忆,过年买一些年味更浓

小时候最喜欢过年,不仅可以穿新衣服,最主要是又很多糖果吃,毕竟糖果是小朋友最喜欢的零食了。过年买点这些经典糖果,不仅好吃,更是大人们的童年回忆。大白兔奶糖大白兔奶糖是上海冠生园出品的奶类糖果,诞生于1959年,自诞生以来深受全国各地人民的喜爱。标识是...

一组老照片,八十年代末春天的北京城

毛主席纪念堂致敬伟人北京饭店北京饭店,以及门外路上行驶的公交车故宫外的游客裹着小脚的奶奶,旧社会的妇女是要裹脚的故宫里的游客王府井小学颐和园的十三孔桥远处就是颐和园的十三孔桥了,花也很好看十三陵神道铜镀金獬豸故宫天一门前,铜镀金獬豸天安门...

80后的十年前和十年后

在我们80后小的时候我们总希望快点长大,但真正长大后,回头想想,80后记忆中的的时光是多么的美好!可我们永远也回不去了,我们80后只剩下了无奈和彷徨,但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勇往向前,人生就是如此!

男孩子之间的较量,拔根,看谁的最结实

小时候这个也能玩的十分起劲!拔根儿,又称拔劳根或勒宝,是一种中国北方儿童玩的游戏,一般都在男孩子之间的流行,比谁的根儿最结实。拔根游戏所使用的道具一般是从杨树上凋落下来的叶子。游戏时两个儿童各拿一片树叶,双手抓紧叶柄的两端,并且与对方的叶柄交叉。然后互相用力往自己的方向使劲,叶柄被拔断的一方输掉游戏。能够拔断许多叶柄的称为“劳根儿”。

小时候都玩过竹蜻蜓童年玩具,来动手制作童年玩具竹蜻蜓

小忆为您推荐:[wsTaobao]style3,竹蜻蜓,3[/wsTaobao]竹蜻蜓,一款历史悠久的儿时玩具,不管你是60后、70后、80后、90后、还是00后,想必每一个人的童年中都玩过这个玩具吧。一般买的比较多,但以前小时候可没钱买,都是父母帮忙制作的,也有动手能力强的小朋友自己制作的。制作的材料很简单:一根小竹...

那些年用过的软件,看你认识几个?

90后应该是全面接触计算机的一代吧,我记得我用的第一个计算机软件就是“金山打字通”,玩生死时速,虽然不会键盘的指法,但手速快哈。收集了一些“老古董”,看看这些软件还认识不?有几个使用过呢?1、千千静听一款免费的音乐软件,由上海人郑南岭开发,2...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4w+
35赞    阅读 3.37w+
26赞    阅读 2.11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