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80后的开学第一天,包书皮揭开的青春回忆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每到一个开学的季节,80后的我们却只能凭借着零星的记忆,来感受当年踏入校园的那份悸动。

也许正是这样的季节,才容易让我们驻足停留。

怀旧并不是守旧,怀旧只是在敦促我们更加珍惜眼前,让多年后的我们在回忆起现在时,能够少一份遗憾。

开学的第一天,是发放新教材的日子,记忆里也是“包书皮儿”的日子。

“包书皮儿”这一名词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似乎有些陌生,然而,对于出生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目前已步入社会的许多年轻人来说,却是学生时代里最“温馨”的记忆之一。

那时候一到开学,大家就四处到亲戚家搜刮漂亮的挂历,挑选美丽的风景或可爱的动物做封面。在挑选的过程中,扯哪一页挂历,哪一面朝上,哪一截儿露出最美,成为孩子们最初的“设计杰作”。

费劲心思挑好挂历后,便是“包书皮”。

这对于80后来说可不是什么难题。我记得包书皮儿有很多种包法,有简单地把三个边折回去的;有把两个书角另外再叠出一个三角来加固的;还有的要把包书背的部分按照宽度把多出来的部分剪好,再叠到里面包进去。这样包出来的书皮特别平整。

因为当时老师常说,看一个人爱不爱学习,就要看他爱不爱惜课本。所以曾经一度,我们班里很流行比较谁的课本新。甚至有些同学,故意去借了高年级的同学的旧书,然后自己的课本珍藏起来不舍得用。

每次包完书皮后,母亲还会把包好的课本在炕上的箱子下压上一晚,因为这样书本会比较挺括些。

而且在课本的封页和扉页之间,母亲通常会夹上一张纸,以免涂在书皮上浆糊弄破了课本”。回忆起母亲的用心和仔细,我至今难以忘怀。

当教师的父亲还会帮我在书皮上写上名字。父亲的字写的很好看,每次到学校都会得到同学和老师的称赞,那时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

等到第二天上课,一时间教室里大家的书皮花花绿绿的,好不热闹。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三年级以后大家便厌倦了挂历纸,开始“返璞归真”:把花花草草的封面撤下,用挂历纸的背面给教科书换上一身白,用纯黑的笔端端正正地写上书名,亦或什么都不写,看着纯白的书,心中油然而生一股神圣感,连翻书都变得小心翼翼了。

后来,学校的小卖部里还曾经出现过一种已经裁剪好的塑料书皮,只要把书套进去就可以。

但是因为当时的塑料很软,书角部分也没有固定,书皮很容易滑落。再加上封面设计的图案不符合小孩子的审美趣味,没流行多久就消失了。

再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教科书制作工艺的提高,“包书皮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直到前一阵子听到电视里有专家解释称,现在课本的封面都有塑料压膜,不怕水,也不易撕破。

因此建议孩子们不要再用目前流行的塑料书套。因为既不环保,也只会为孩子们本不轻松的书包增加重量。

听完怅然若失。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536.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1-16
下一篇 » 01-20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美景色。我记得文中描述的漓江之水清澈见底,如同翡翠般碧绿;山峰奇特,形态各异,仿佛一幅幅天然的水墨画。这些文字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使我对桂林的山水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回忆起那...

有些话,现在说都不是那个味了

1、你一我一,一休哥。你二我二,店小二。你三我三,十三妹。你四我四,少林寺。你五我五,大花鼓。你六我六,六小龄童。你七我七,七仙女下凡。你八我八,八仙过海。你九我九,九阴白骨掌。你十我十,降龙十八掌。2、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3、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儿,蹲下去,起不来,一五六,一五七,一八、一九...

果丹皮-80后、90后经典童年零食

果丹皮,还有的地方叫山楂卷,啥时候都是小朋友的最爱,那种酸酸的味道,滋滋,想想都流口水,,记得吃这个的时候,都是在课堂上,趁着老视不注意,赶紧低头嗦一口(画面过于经典,请自行脑补),美死了。不过这种东西还真是好东西,不说对小孩子的诱惑,营养上也不差滴。果丹皮用山楂制成的卷...

你看过《互动英语》这本书吗?没看过的就太不正常了

没用过的不说了哈,这书甚称经典了。互动英文,今天在家收拾东西的时候看到了,看到这本书,感触很大,回想到了初中、高中的时候。初中的时候,英语就不好,除了考试ABC的时候得了80后多外,其他考试没搞到过60分,汗颜哈。复习那年,英语老师对我很好,每天背一段短文,写10个单词,第二天早上检查,这样搞了一年,终于在中考的时候英语得了83分。真心不容易哈,这说明人只要...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杂交水稻之父》原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爷爷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改良的水稻,人称“东方魔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以上。一袁隆平爷爷出生在大城市,怎么会去学农、研究水稻呢?他选择这个艰苦的专业,是因为两件事激励了他。6岁时,他到武汉郊区的...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东方小故事》主题曲

《东方小故事》,一部1994年播出的历史类电视剧,一集一个小故事,是多数儿童的文化启蒙剧。分两部分:古代版(100集)和近代版(50集),见详细《中华文化启蒙电视剧《东方小故事》》。片头曲也是直击记忆深处,曲是朗朗上口,词是有深度有意义...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43w+
35赞    阅读 3.39w+
26赞    阅读 2.12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