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童年夏日捉蝈蝈的乐趣,与田野间的欢声笑语

海乐

小忆为您推荐:

每到夏天,尤其是三伏天,我就想起小时候在草丛里捉蝈蝈的日子。那时候的夏天,热得让人受不了,但对我们来说,却有着别样的乐趣。

记得有一次,太阳火辣辣地晒着,小伙伴们都不想待在家里,就跑到村子边上的草地去。那里有成片的玉米地和各种各样的野草,是蝈蝈最爱的地方。远远就能听到它们“吱吱吱”的叫声,就像在召唤我们过去。

夏日草丛中的蝈蝈

找到一片有声音的地方后,放轻脚步慢慢靠近。奇怪的是,每次我们一接近,那些声音就突然停了,周围变得特别安静。这时候,所有人都会瞪大眼睛,在草丛里仔细找。有时候,你明明听到声音就在附近,可就是找不到它们藏在哪。

一旦发现了目标,谁也顾不上热了,立马伸手去抓。要是运气好,一把就能抓住。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蝈蝈放进准备好的袋子里或者小盒子里。回家的路上,大家一边走一边聊,分享着各自的“战果”,笑声不断。

装蝈蝈的小竹笼

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给新抓来的蝈蝈找个地方住。用竹子编个小笼子,或者直接找个小盒子打几个孔也行。每天早上起来,先去看看这些小家伙,给它们喂点新鲜的菜叶子、葱白什么的,再喷点水雾保持湿润。看着它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除了听它们“唱歌”,最喜欢看它们打架。两只公蝈蝈碰一块儿,经常会打得不可开交。不过有时候,它们也不愿意马上打起来,这时,我们就拿根小草逗弄它们,很快两只蝈蝈就开始较劲了,直到有一方败下阵来。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现在的夏天也很热,草丛里的蝈蝈声依然那么清晰,但已经很少能看到像我们当年那样,顶着大太阳在田野里跑来跑去的孩子了。

那些日子,成了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713.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3-24
下一篇 » 03-27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家有存粮,心里不慌,米缸不能空,这是老一辈的生活讲究

在以前,家家户户还是用的米缸,有陶制的、木制的,口大肚深,上面盖着竹筛或小木板,通常放在一个角落里。做饭的时候,从缸里舀点米,一看米不多了就赶紧买,哪怕只剩一把了,也要留着。就连刷洗缸的时候也要留一点米,他们信一条规矩:米缸不能空。不是怕...

指甲花染指甲,80、90后爱美的女生小时候都做过

我们小时候哪有做美甲的,染个指甲就很高兴了,用指甲花染好指甲,再去朋友旁边臭美一下,美滋滋!小男孩看见了都羡慕的回家找妈妈染指甲去了。。。很多男孩子特别喜欢玩指甲花的种子,等它成熟了以后,手一碰就会炸裂开,非常的好玩。在晚上吃过晚饭后,就去...

除了哪吒之魔童闹海外,70年代还有一部经典国产动画《哪吒闹海》

不管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还是最近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都将哪吒的形象刻画得很认真,作为贺岁电影,哪吒2可谓是一票难求,这部动画电影再次点燃了大众对哪吒故事的热情,国产动画越来越好了。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同样有一部关于哪吒的佳...

国产经典动画《崂山道士》,70后、80后的回忆

小忆为您推荐:[wsTaobao]style3,崂山道士,3[/wsTaobao]一部经典的国产动画片《崂山道士》,源自中国著名文学作品《聊斋志异》中的同名短篇小说。1981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木偶动画片,采用木偶动画形式,由虞哲光执导并参与编剧,还邀请了虞哲光、程之等参与配音工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刻的寓...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是一年一度的野菜大采购

家住大农村,野菜不用囤,吃了这一顿,还有下一顿。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马齿菜饼了,贼香!春天一来,大爷大妈都开始骑着自行车,带着镰刀和篮子,这一块地找找,那一条路看看。傍晚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满载而归,用清水洗洗野菜,放到锅里面蒸一下,凉调吃、炒...

关于农村常见的锅底灰,你知道多少?一篇灶火深处的民间记忆

在老家的厨房里,灶台常年不拆,铁锅底黑得发亮,一层层烟灰结成硬壳,像树的年轮,一圈叠着一圈。也不会去刮它,小孩子拿树枝去抠,还会被立刻制止,告诉他:“这可都是好东西啊”。在他们眼里,锅底灰不是废料,而是灶火留下的“骨血”,是家的“黑金”。这...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41w+
35赞    阅读 3.38w+
26赞    阅读 2.11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