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央视已停播的经典节目有哪些值得怀念?80后90后的中国电视往事集体回忆杀

海乐

小忆为您推荐:

如今,许多陪伴我们成长的央视节目早已悄然停播,但每当提起《走近科学》《幸运52》《同一首歌》,心头还是会泛起一阵暖意。

这些央视已停播的经典节目,不只是娱乐,更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中国电视往事”,看看哪些节目最让你舍不得。

《走近科学》

一本正经讲“灵异”的科普传奇。

还记得那个低沉而神秘的男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紧接着画面一黑,镜头切入某个山村、深夜、老宅,一场“科学探秘”就此展开。

走近科学节目截图, 央视停播节目怀旧, 老电视播放科普片

小时候看《走近科学》,以为是破案纪录片;长大后才发现,它是在用“鬼故事”的壳,讲科学的理。

电灯忽明忽暗?原来是线路老化。半夜听见哭声?多半是风穿墙缝。可正是这种“先吓你一跳,再给你答案”的叙事方式,让我们记住了科学的力量。

它的停播,不只是一档节目的终结,更像是80后、90后童年好奇心的落幕。

现在的孩子刷短视频学知识,但我们那一代,是靠赵忠祥老师的声音,一点点建立起对世界的理解。

《实话实说》

电视上第一次听普通人说“真话”。

崔永元穿着白衬衫,坐在红色沙发上,微笑着问:“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这不是现在的访谈节目,而是几十多年前的《实话实说》。在那个电视还很“正经”的年代,它大胆地把普通人请上台,聊离婚、谈代沟、说职场压力。没有剧本,没有煽情,只有真实的对话。

实话实说节目画面, 崔永元主持老综艺, 90后童年电视回忆

记得有一期讲“单亲家庭的孩子”,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说:“我爸再婚了,我管他老婆叫阿姨,可她总让我叫‘妈’。”全场沉默,小崔轻轻点头:“这确实很难。”  

那一刻,电视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有了温度和回响。

如今再想找这样一档敢于讨论社会议题的大众节目,几乎不可能。《实话实说》的停播,带走的不只是一个栏目,更是一种公共表达的勇气。

《同一首歌》

我们的青春,都有同一段旋律。

“同一首歌,唱给我们亲爱的祖国……”  

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多少人会不自觉地跟着哼唱?

同一首歌演唱会, 经典老节目回顾, 80后怀旧综艺现场

《同一首歌》是很多人的“追星初体验”。周华健、刘欢、那英、孙楠……这些名字,是KTV必点曲目,也是我们青春BGM。记得高中时,为了看一场录播的《同一首歌》,我和同学特意借了VCD,反复播放那英的《征服》。

它停播了,不是因为没人看,而是因为时代变了。现在想听歌,打开音乐APP就行。可那种“万人合唱”的震撼,那种“和陌生人一起感动”的氛围,再也找不回来了。

《幸运52》和《开心辞典》

“Lucky 52,耶!”  

幸运52李咏主持, 开心辞典王小丫, 经典知识竞答节目

李咏那标志性的手势和卷发,成了无数孩子的童年符号。

开心辞典

而王小丫在《开心辞典》里温柔提问:“这道题,你确定吗?”

这些节目让我们知道:知识不是课本里的枯燥文字,它可以是闯关、是挑战、是全家一起抢答的乐趣。爸爸抢答历史题,妈妈猜地理谜语,孩子负责按遥控器——那是最简单的幸福。

如今,知识类节目要么太严肃,要么被短视频碎片化。像这样寓教于乐的全民综艺,恐怕很难再有了。

还有这些节目,你也一定记得

  • 《动物世界》:赵忠祥的配音一响,“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草原又到了交配的季节……”瞬间穿越。

  • 《曲苑杂坛》:姜昆带我们看相声、听评书、赏杂技,是传统艺术的电视窗口。

  • 《快乐驿站》:用动画演绎春晚小品,是“二次元”版的喜剧合集。

它们或许不像前几档那么“出圈”,但对特定人群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怀旧电视内容。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796.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8-25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课文《春蚕》原文赏析

春天是养蚕的季节。每到这时候,我常常想起母亲来。解放前,我们家很穷,母亲就靠养蚕换点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我们家门口有几株桑树。春天一到,桑树刚发出新芽,母亲就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每张蚕种不过一尺见方,上面布满了比芝麻还小的褐色的蚕卵。等桑...

小时候的神器,小霸王学习机,带你飞

小霸王学习机,其实就是游戏机,和FC相比其实没多大区别,只不过把主机换成了电脑键盘的形状。小霸王的策略很明智,广告打得好,那首《小霸王拍手歌》,深深吸引孩子的关注;打着学习的大旗,让许多家长接受,把小霸王学习机买回来家。于是无数80后、90后的课余生活就丰富了起来。因为小霸王兼容绝大部分FC上的游戏,所以节假日里,电视机前,插上各种卡带,搓着手柄,没日没夜的...

这些珍贵老照片,60后70后80后童年的回忆(三)

一组中国最真实的老照片,带60、70、80后们我一起重拾童年的趣事,童年的回忆。翻花绳,这个是一个心灵手巧的活,一根小绳子,真的能让我们玩到极致。滚铁环,20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人玩的玩具有:滚铁环,这个是我们当年自己发明的小游戏,一...

七八十年代的名牌国货,个个都是绝品

凤凰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上海牌手表、海鸥牌相机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牌在上世纪70、80年代可以说国货的“金字塔”。它们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同时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些名牌的商品质量是杠杠的,像缝纫机,家里面用了几十年了,一点毛病没有。凤凰牌自行车[wsTaobao]style2,凤凰牌自行车,1[/wsTaoba...

一颗牙齿的掉落,忽然想起儿时的童趣

你还记不记得你什么时候开始换牙的?还能记起换牙时的情景吗?小孩子差不多在五岁左右,会陆陆续续的换牙,一颗接着一颗,重复着“松动-掉落-长出”的过程。满口的乳牙全部换完基本上要经历6-7年。有没有想起牙齿挂在牙龈上的感受?你是不是也喜欢用舌头去...

老式滚筒油印机,这种蜡纸印刷你用过没?20世纪90年代还用着呢

现在我们需要打印文件时,用电脑连接打印机就可以打印了,甚至手机就可以远程打印。但在电脑和打印机不普遍之前,打印文件还是很难的,用的是那种老式滚筒油印机,而且只有单位、学校等这些地方才可以印刷,普通人想印刷点东西难。看看用它印出来的试卷吧...

回忆那记忆深处的露天电影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记忆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没有比看露天电影更令人兴奋的了。那时候,“看电影去呀!”绝对是一句振奋人心的号召,一早上消息就悄悄地传出:晚上某某村放电影,广播里没宣传,群众又没电话,却传遍四方了。晚饭敷衍了事,稀里哗啦填饱肚子后,扛上一张椅子,便匆...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33w+
35赞    阅读 3.31w+
26赞    阅读 2.07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