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文小学

老式滚筒油印机,这种蜡纸印刷你用过没?20世纪90年代还用着呢

希尔

小忆为您推荐:

现在我们需要打印文件时,用电脑连接打印机就可以打印了,甚至手机就可以远程打印。

但在电脑和打印机不普遍之前,打印文件还是很难的,用的是那种老式滚筒油印机,而且只有单位、学校等这些地方才可以印刷,普通人想印刷点东西难。

老式滚筒油印机

看看用它印出来的试卷吧,80、90后的都有印象吧,当年考试的卷子就是用这种蜡纸油印机印出来的。带着特有的温度与味道的油印试卷,伴随了我的整个小学时代呢!

老式滚筒油印机印刷的卷子

还记得每次考试前,老师们加班加点的为我们刻卷子。

把特制的蜡纸放到钢板上,再用专用的铁笔在蜡纸上一笔一划的刻画出来。刻蜡纸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用力要均匀,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太轻了印出来的字显得很淡,不清晰,太重了容易划破纸漏油墨。

滚筒油印机蜡纸刻字

把印刷的母版刻好后,把它放在油印机的纱网下,用卡子卡紧绷直,不要出现皱褶。纱网的作用是隔油墨,便于油墨均匀分布,如果一不小心卡纱网上边了,油墨是直接铺在蜡纸上的,印出来便会有纱网的网眼印,蜡纸也废了。

再把白纸放在纱网下面,然后就开始刷了,上下刷一来回,印一张。

老式滚筒油印机

刷前要先在调墨板上把油墨调匀,再用滚筒刷粘一下油墨,然后把滚筒刷放到纱网上刷,刷时要用力均衡,把油墨平铺推开,使油墨能均匀的布满整张蜡纸。

蜡纸上框边缘要多刷几遍,因为圆形的滚筒刷与方形的框边不能非常紧密的咬合,中间有缝隙,多刷几遍,才能保证印刷效果。

印刷出来的卷子要等油墨自然风干后才能整理,防止油墨未干时将卷子弄花了。

5.jpg

最后印刷完毕后,把调墨板、滚筒刷等该洗的洗洗,该丢的丢到垃圾桶里面,把油印机一合,放起来就行了。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325.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11-17
下一篇 » 04-26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农村老家的冬天,下雪原来也不冷

看到一张农村雪景的照片,我“穿越”了,瞬间回到了小时候,同样的冬天,同样下着雪。依稀听到外面的吱呀吱呀的声音,偶尔伴随着几声若隐若现的声音,天很冷,躺在被窝里蜷着腿,不想起床。不一会妈妈喊我起床了,要吃早饭了,也该上学了。热腾腾的饭冒着白白的浓雾,吹一口气,仿佛看到了仙境下的美景。因为村子离学校比较远,早早的就起床了,...

“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

“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1956年开播至今的幼儿节目《小喇叭》,它是陪伴无数中国人童年的声音,相信每一个在198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都会对这段熟悉的声音难以忘怀。小喇...

献给所有经历过高考的人!

高考注定是一场悲伤的旅途,与其怀念,不如向前。献给所有经历过高考的人。当我像个战士一样披荆斩棘后,我觉得我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无休止的电脑游戏,放纵不羁的狂欢,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场把鞋底磨穿的逛街,我以为我逃脱了炼狱,却发现离开的是天堂,当高考结束时,我才突然发现,我再也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穿着丑到爆的校服一起跑早操,当高考结束时,我才突然发现,我再也不...

博物馆中的这些物件,让我有种穿越的感觉

看到博物馆中摆放的这些物件,突然感觉自己也可以放到博物馆了。新华字典、计算器、厚厚的笔记本电脑、都成“古代”的物品了吗?看这些物品的时候,有种自己是穿越回去的感觉,是以一个熟读历史的未来人的身份看现在一样,溥仪后来回故宫的或许就是这种感觉吧。看到大头电脑,想起了第一次上电脑课,那时候还叫微机。老师教我们开关机、认识专业...

回忆我的70年代《大众电影》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应该都狂热的追捧过一本杂志《大众电影》。那是中国人心中最美的偶像云集的一本书。我现在再看《大众电影》里的张瑜、王晓棠、刘晓庆、陈冲、沈丹萍的照片,仍然觉得,她们当年真的好美。而且,这本杂志的拍摄水平,现在看也不落伍,仍然有高水准的把握,这本杂志的印刷水平在那样的年代来说,也是相当好的。这本杂志的封面人物一定代表着当时最风行的一部...

70后的十大经典校园篇

1、放学排队虽然每天放学都要排队,但绝对的神形俱散,老师需要极大的强制力,才能把我们这些孩子压制成一长条形的队伍。2、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爷爷的经典话语,几乎每个学校的黑板上方都贴着这条口号。多好的一句话呀,即使是现在也不过时,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真正的经典都是朴素的。3、崇拜小虎队虽然现在一看到“酥油朋”(苏有朋)就腻味,但当时敢不喜欢,会被其他同学视为外星人...

90后,我告诉你,我们还不老!

90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词?曾几何时,那是新鲜,是眼前一亮,是初升即耀眼,是好奇的眼光,是血液的激情流淌,甚至冲动与卤莽,都是年轻的象征。1990,1990以后,二十多岁的年纪,朝气与蓬勃,理想与奋斗,走过的路甩都不甩一眼,挡在前面的障碍一脚踢开,这应该是我们,牛B的90后!无所不能的心,穿过聚光灯一般的视线包围,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希...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4w+
35赞    阅读 3.37w+
26赞    阅读 2.11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