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音乐经典粤语歌回顾,从1974到2008一年一首代表作带你重温黄金岁月

希尔

小忆为您推荐:

还记得那些年,用卡带反复倒带听歌的时光吗?从1974年许冠杰的《铁塔凌云》到2008年谢安琪的《喜帖街》,香港粤语歌陪伴了无数人的青春。这份35年经典代表作清单,不仅是港乐发展的缩影,更是70后80后珍藏的音乐记忆。

开创先河的时代之声(1974-1979)

1974年,许冠杰的《铁塔凌云》开创了粤语流行曲的先河。“铁塔凌云,望不见欢欣人面”的朴实歌词,唱出了香港人对远方的向往。那时家家户户用红色塑料外壳的收音机收听这首歌,茶餐厅里飘着奶茶香,伴随着许冠杰独特的嗓音。

1975年《天才白痴梦》继续风靡,“人皆寻梦,梦里不分西东”成为街头巷尾传唱的经典。工人们下班后聚在大排档,就着炒螺肉的香气,用破旧的卡拉OK机唱着这首梦想之歌。

1976年《半斤八两》堪称打工族 anthem,“我哋呢班打工仔,通街走籴直头系坏肠胃”写尽市井心声。工厂女工们用铅笔在作业本上抄写歌词,流水线上传来轻轻的哼唱。

1977年罗文《前程锦绣》带来希望之光,“斜阳里气魄更壮,斜阳落下心中不必惊慌”。学生们用卡式录音机反复练习,在毕业纪念册上互赠这首歌的歌词。

1978年徐小凤《风雨同路》温暖人心,“似比朝阳极乐观,信心一再露”。出租车司机们在车里播放着卡带,红色的士穿梭在霓虹灯下,成为城市移动的风景。

1979年罗文《狮子山下》凝聚香港精神,“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家家电视机前守候着节目开播,塑料折扇上印着歌词,成为夏日纳凉的必备品。

影视金曲的黄金年代(1980-1986)

1980年叶丽仪《上海滩》席卷全港,“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白围巾成为最时髦的配饰,年轻人模仿着周润发的造型,在街机厅里哼唱着这首经典。

1981年叶振棠《万里长城永不倒》热血澎湃,“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武馆里学徒们练拳时的背景音乐,电影院散场后众人合唱的壮观场面。

1982年汪明荃《万水千山总是情》柔情似水,“未怕罡风吹散了热爱,万水千山总是情”。少女们用绣花手帕抄写歌词,在联谊会上羞涩地演唱。

1983年陈百强《偏偏喜欢你》风靡校园,“愁绪挥不去苦闷散不去,为何我心一片空虚”。学生们把歌词刻在课桌上,用Walkman偷偷听歌,耳机线从校服袖口穿过。

1984年谭咏麟《爱在深秋》成为经典,“如果命里早注定分手,无需为我假意挽留”。唱片行排起长队,卡带供不应求,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圣诞礼物。

1985年谭咏麟《爱情陷阱》再创巅峰,“这陷阱这陷阱这陷阱,偏我遇上”。迪厅里年轻人跳着霹雳舞,发廊里循环播放,爆炸头造型风靡一时。

1986年张国荣《当年情》感动无数人,“轻轻笑声,在为我送温暖”。电影院里观众久久不愿离场,录音机里反复倒带,只为了多听一次哥哥的嗓音。

乐队潮流与多元风格(1987-1994)

1987年刘以达组合《石头记》开创前卫风格,“看遍了冷冷清风吹飘雪,渐厚”。文艺青年聚集在咖啡厅讨论歌词意境,卡带在书包里被摩挲得发旧。

1988年叶倩文《祝福》温暖人心,“徘徊丛林迎着雨,染湿风笙发端”。成为毕业季必唱曲目,同学录上写满祝福的留言,夹杂着歌词的回忆。

1989年陈慧娴《千千阙歌》成为经典,“来日纵使千千阙歌,飘于远方我路上”。离别时刻的必唱曲,火车站里哽咽的合唱,手帕传递着不舍的泪水。

1990年Beyond《光辉岁月》激励一代人,“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学生们在课间用吉他弹唱,运动场上响起激昂的合唱声。

1991年张学友《每天爱你多一些》甜蜜告白,“而每过一天每一天这醉者,便爱你多些再多些至满泻”。求婚现场的背景音乐,情侣们定情的主题曲。

1992年王菲《容易受伤的女人》红极一时,“情难自禁,我却其实属于极度容易受伤的女人”。发廊里循环播放,少女们模仿王菲的造型和唱腔。

1993年Beyond《海阔天空》成为永恒经典,“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演唱会万人大合唱,课桌上刻下的歌词,成为一代人的精神信仰。

1994年黎明《哪有一天不想你》深情款款,“你会否也像我,秒秒等待遥远仲夏”。电台点播排行榜冠军,日记本里抄写的歌词,寄托着相思之情。

情歌王者的巅峰时代(1995-2008)

1995年黄某某《春光乍泄》别具一格,“你以目光感受,浪漫宁静宇宙”。文艺电影爱好者的最爱,咖啡馆里低声播放,成为小资情怀的代表。

1996年黎明《情深说话未曾讲》动人心弦,“如果心里话都不讲,如何让情人明白你的心”。表白时的必备曲目,情书上引用的经典歌词。

1997年张学友《爱是永恒》成为经典,“有着我便有着你,真爱是永不死”。婚礼上的必唱曲目,唱片销量再创新高,成为年度金曲。

1998年苏永康《越吻越伤心》唱尽心声,“问你哪个配搭穿起使我最配衬,但你冷冷两眼似看着无聊闲人”。KTV里必点的疗伤情歌,失恋者的心灵慰藉。

1999年张国荣《左右手》探索新风格,“不知道为何你会远走,不知道何时才再有对手”。音乐节目排行榜冠军,歌迷们珍藏的最后一首单曲。

2000年陈奕迅《K歌之王》唱出心声,“我唱得不够动人你别皱眉,我愿意和你约定至死”。K房里的国歌,麦克风传递着每个人的心声。

2001年陈奕迅《Shall We Talk》引发思考,“宁愿在发声机器面前笑着忙,成人只寄望收获什么”。成为社会讨论的话题,电台节目热烈探讨。

2002年陈奕迅《明年今日》经典再现,“明年今日,别要再失眠,床褥都改变”。毕业季的必唱曲,同学录上最常见的留言。

2003年容祖儿《我的骄傲》励志向上,“See me fly, I'm proud to fly up high”。运动会的主题曲,颁奖典礼的背景音乐。

2004年杨千嬅《小城大事》感动人心,“青春仿佛因我爱你开始,但却令我看破爱这个字”。电影主题曲的成功典范,街知巷闻的流行旋律。

2005年郑中基《无赖》真实动人,“何必跟我,我这种无赖,活大半生还是很失败”。成为普通人的心声代言,出租车里经常播放的歌曲。

2006年古巨基《爱的太迟》引人深思,“最心痛是,爱得太迟,有些心意不可等某个日子”。引发社会反思,成为年度最受欢迎歌曲。

2007年陈奕迅《富士山下》诗意盎然,“谁都只得那双手,靠拥抱亦难任你拥有”。KTV必点金曲,歌词成为网络签名档。

2008年谢安琪《喜帖街》时代挽歌,“忘掉爱过的他,当初的喜帖金箔印着那位他”。记录城市变迁,成为集体记忆的符号。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802.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9-06
下一篇 » 09-09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果丹皮-80后、90后经典童年零食

果丹皮,还有的地方叫山楂卷,啥时候都是小朋友的最爱,那种酸酸的味道,滋滋,想想都流口水,,记得吃这个的时候,都是在课堂上,趁着老视不注意,赶紧低头嗦一口(画面过于经典,请自行脑补),美死了。不过这种东西还真是好东西,不说对小孩子的诱惑,营养上也不差滴。果丹皮用山楂制成的卷...

我们都是70后,虽然岁月老了,但我们不老

我们是70后的一代,童年的记忆在春暖花开的喜悦里飘着奶糖的香,青春的岁月在流行歌曲里自由徜徉。物质并不丰富我们却拥有着父母兄姐的疼爱,黑白的电视屏幕上满是新鲜,小人书里梦想着成长的浪漫,安徒生的童话世界缤纷五彩。大院里的生活趣味无穷,那自行车上小哥哥的壮志好像生出了翅膀,而后座上靓妹妹的笑声如银铃般仿佛还在窗外。我们的花季在80后绽放,我们的追求在90后激昂...

很多河南人都不一定见到的郑州老照片

看到20世纪70、80年代的郑州老照片,非常的惊讶。原来我们也曾拥有如此优美的环境。工业的发展必须牺牲环境吗?值得深思的问题。七十年代的二七纪念塔,站在上面可以远望到北边的黄河。那时候的建设路是当时六大纺织业基地之一,也是郑州工人最对的地方。...

红灯绿灯停,星期天必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游戏

游戏规则:把一个小朋友背转身体,其他人在起跑线上等着,开始之后,小朋友喊红灯绿灯是其他人迅速接近他,喊停的时候,大家必须定住。跑得最快的人碰到背转身体小朋友的时候,他就可以转身,跑回来抓大家了。被抓到的人作为下一轮喊号的人。是不是简单又好玩?希望我在这里留下的这个游戏,能让看到它的人回忆起童年最美好的时光,那些承载着我们无限梦想的夏日!

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

《大风车》栏目是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的重点栏目,于1995年6月1日正式开播,栏目时长:40分钟,首播:CCTV-118:18,记得每天都会等着看,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放完新闻,加一段广告,就是大风车的时间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时段!还有...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38w+
35赞    阅读 3.35w+
26赞    阅读 2.1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