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围裙妈妈,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三口之家,也是众多八零一代的家庭缩影。没有兄弟姐妹,大头儿子自然成了家庭的中心,父母的焦点。然而,大头儿子并不孤单,因为小头爸爸会耐心的陪儿子玩耍、做游戏。有小头爸爸、围裙妈妈的陪...
在鸟山明的作品《七龙珠》中,集齐七颗龙珠后就可以召唤出神龙,记得最后一共出现过三条神龙:地球神龙、那美克星神龙波仑伽、黑星龙珠召唤出的邪恶红色神龙、金色超级神龙、黑烟神龙、暗黑魔界神龙、全新神龙。神龙能实现召唤者的愿望,但前提是不能超出龙珠...
《射雕英雄传》风靡了整个华人世界,牵动了亿万人的情感底线,儿时最经典的电视剧之一。剧中的人物-黄蓉,自带叛逆性格,集霸气、邪气、刁蛮、任性、可爱、聪明、活泼灵动于一体,更是被称为“小妖女”。这样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挑战的角色,前前后...
那些朗朗上口、妇孺皆知的经典广告语,“恒源祥,羊羊羊”便是其中一个。说起广告,没有人不烦它的,特别是八九十年代,还不是智能电视,也没有什么VIP去广告,你只能看完(要不然就去厕所)。恒源祥的这个广告,它还是一播就是三遍,这种“洗脑”式的播放...
这真是一个暴露年龄的零食小吃哈,吃过的娃都不小了吧。依稀记得在街头巷尾、学校门口,一群小朋友围着老师傅喊着:“我要一毛的”,“我要两毛的”,只见老师傅拿起两根小木棒,在桶里搅两下后一抬手,黄色透明的搅搅糖便裹在了木棒上,晶莹剔透、煞是好看。...
“吃一口唐僧肉长生不老”,这句话说全国人民都知道不夸张吧?相当年可是有很多商家做西游记的周边呢,唐僧肉就是其中一款,还有猴王丹。每年暑假必播的《西游记》可是老少皆爱,小时候可以说盲目的崇拜孙悟空,小声问一下哈:“估计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吧?”小...
一只装有发条的铁皮青蛙,绿色的,还带花纹,拧紧发条,青蛙就可以在地上一蹦一跳,可以蹦跶好一会儿。青蛙形态憨态可掬,小朋友也是爱不释手。这样的铁皮青蛙,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玩具了,更是我们曾经珍贵的的童年回忆。记忆中的铁皮青蛙是我的第一...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孩子圈出现一款类似红色头盔的帽子,不少男孩子引以为傲的玩具,出至于1978年《恐龙特急克塞号》,它就是克赛帽,你有过这顶象征英雄的帽子吗?《恐龙特急克塞号》是日本圆谷制作株式会社制作的特摄片,一共52集。相对于同...
拉条玩具,是惯性玩具的一种。当年有幸有一辆拉条摩托车,放学一回到家,就拿着摩托车找小伙伴比赛去,看谁跑的最远,还有各种越野比赛。拉条车在90年代末盛行过一段时间,主要造型有拉条自行车和拉条摩托车。拉条车的原理也很简单,它带有一根长齿轮条...
90后肯定玩过这个,不同地方对它的叫法不一样,有叫霹雳球、火石球、啪啪球、碰碰球、火花球等等,反正就是那两个小圆球。男孩子特别喜欢玩这个玩具,它有一红一绿,两种颜色的小球,球表面涂有某种化学物质,拿手上就能闻到火石的气味。将...
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老板对秘书说:“这几天我带你去北京走走,你准备下。”秘书打电话给老公:“这几天我要和老总去北京开会,你自己照顾自己。”老公给情人打电话:“我老婆这几天要去北京出差,我们也出来玩吧。”情人给辅导功...
邮票在90年代都很少见了,但喜欢写信的80后一定知道这套民居邮票。原邮电部于1986年4月1日发行,至1991年6月11日止,历时15年,共计发行4套21枚,面值从1分到2元不等,内容是中国各地的特色民居,比如:北京四合院、上海...
60年代戴着红领巾的孩子是在《中国少年报》上寻找“知心姐姐”的;80年代的孩子除了翻开报纸,还可以从广播电台的“知心热线”中听到“知心姐姐”亲切的声音,通过“知心电话”向“知心姐姐”倾诉自己的悄悄话;90年代,“知心姐姐”从电视和网络中走...
这些在80年代流行的词,个别90后可能还知道,像大哥大、万元户、五讲四美三热爱、承包责任制、电挂、女排精神,00后估计都没有听过。大哥大“大哥大”一词创源于南方,后来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一个体现身份的词语。当年,谁手握“大哥大”,就是非常...
非主流的90后不仅有火星文,还有炸街神曲。你别说,90后出生的年代还真好,当时可真是歌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哈,各种好听的歌纷纷发行,每一首都是经典。估计能刻进你DNA的应该是劲舞、QQ炫舞里面的歌曲吧。是否还记得当年爆炸头,斜刘海,穿着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