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小学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刘胡兰》原文

usold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刘胡兰》原文

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关在一座庙里。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便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敌人从刘胡兰口里得不到什么,把她打得鲜血直流,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个民兵。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跟前。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

1947年3月26日,毛泽东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简介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女,汉族,原名刘富兰,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

刘胡兰详细简介百科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185.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11-16
下一篇 » 03-01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下册北师版课文《挑山工》

《挑山工》,著名作家冯骥才1981年创作的泰山见闻式散文,此文先后选入全国高中语文课本、小学语文课本。冯骥才因此成为泰安市的荣誉市民。学者王克煜把此文和姚鼐的《登泰山记》、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杨朔的《泰山极顶》誉为泰山四大著名散文。...

画在手腕上的手表,是定格的记忆,也是爱!

(图片源于网络)在我们小时候,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手表,那绝对是别人羡慕不来的。那时候的手表是许多人梦寐以求、可望不可即的贵重物品。虽然到八九十年代,手表已经慢慢普及了,但对于还是小学生的我们来说,拿几十块钱去买手表还是很奢侈的。家里面的大...

小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课文《天窗》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就黑得像的地洞里似的。于是乡下人在屋顶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

80后必看,经典怀旧小学语文课本,追忆逝去的童年

童年悄然离去,点点滴滴的记忆,已离我们越来越遥远……翻起尘封的小学语文,幕幕往事,犹在昨日!我们留不住美好的童年,但我们可以留住最美好的回忆……我们那会儿的童年,没有补习,没有这么大的竞争学好数学语文就可以,没有摩天大厦,只有魔方大厦没有...

小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课文《一株紫丁香》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诗歌,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旧版)和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读本。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诗中描述了孩子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希望它绿色的枝叶伸进老师的窗口,夜夜和老师做伴。绿叶在风里的沙沙声,是孩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小学老照片,我记忆中的小学

当翻看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时,内心总会被某种久违的温暖触动。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小学照片,它们没有华丽的布景,也没有精致的服装道具,却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最动人的模样——孩子们纯真的笑脸,老师们坚定的眼神,以及教室里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

群问阅读之有趣的问答歌,宝宝少儿经典童谣《问答歌》

问答歌,是指采取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的形式来叙述事物,反映生活的儿歌。问答歌的特点在于既然要回答问题,总得动点脑筋,所以问答歌能启迪儿童的心智,唤起儿童对各种事物的注意,帮助儿童认识理解周围的世界。问答歌(一)什么狮没头发?海狮没头发。什么鼠...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4w+
35赞    阅读 3.38w+
26赞    阅读 2.11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