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80后必玩的儿时经典游戏《摔泥巴》,一块黄泥巴给童年带来过无尽的开心和快乐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小时候,我们年龄一般大的孩子,经常在树下的青石上,玩最古老最原始的游戏:摔泥巴

说了也怪,仅仅是一块黄泥巴,却也我的童年带来过无尽的开心和快乐。


80后玩过的游戏摔泥巴


我们玩的黄泥巴,大多时候是用清水和绵土和成的。先把一小堆黄土围成一个堆儿,然后,从附近有水的地方舀来水,再把黏黏糊糊状的土,用手揉揉搓搓,搓搓揉揉,经过多次反反复复的调适后,最终调软硬适中,富有韧性的泥巴。这个过程与揣面差不多。

泥巴和好了,我们一人分得一块,各自把泥巴捏成浅浅的,类似烟灰缸之类的形状,开台比着赛着摔。说穿了,这种比赛,其实就是制作破坏,再制作再破坏的游戏。


80后玩过的游戏摔泥巴


当然,既是比赛就有规矩。

这规矩是祖传的,约定俗成的。这就是当把各自把手中的泥巴碗使劲地摔下去时,谁摔出的窟窿大,谁就是赢家。窟窿小的,自然是输家。

输了的,必须把自己的泥巴像揪面团一样揪一块,填充赢家摔出来的窟窿。


记得小时候,俺这个人的脑子并不笨,即使是玩这种摔泥巴的游戏,也很少输过,因为经过俺的一番琢磨,发现这其中也有不少技巧。

其一是尽量让泥巴做大,才能摔出更大的窟窿;

其二是必须使四周厚实,底层均匀皮薄,便于用力摔泥巴出现大窟窿;

其三是摔泥巴时,必须与石面保持平行,使之形成的气流直接冲击泥巴的底部;

其四是避开不平整的石面,使气体不从其他部位漏掉。


也许因为这四件事俺做的比较到位,每次摔泥巴时,都会胜券在握。

哈哈,眼见着自己的泥碗因为有了同伴的一次次补偿而越做越大,眼望着大家脸上被溅上的泥点子,一股抑制不住的美气油然而出。


可惜,这样的游戏,这样的快乐,只能留在俺的记忆中了。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20.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4-13
下一篇 » 11-17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回忆60年代常用的传统农用工具,如今都变成了古董,致敬伟大的农民

农业种植对于我们来说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辈根据经验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农用工具来辅助生产,为当时的农民贡献了不少的价值。随着时代发展、科学进步,一些传统农具已不适应当前的生产需求,这些老物件慢慢点被历史淘汰、抛弃掉了。1、曲辕犁最...

被时间遗忘的80年代流行词,有些00后都没有听过

这些在80年代流行的词,个别90后可能还知道,像大哥大、万元户、五讲四美三热爱、承包责任制、电挂、女排精神,00后估计都没有听过。大哥大“大哥大”一词创源于南方,后来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一个体现身份的词语。当年,谁手握“大哥大”,就是非常...

彩条糖-80后、90后经典童年零食

对于每个孩子童年糖果是不可少的,小朋友对糖果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糖果好像是这些年的一个共有零食,说到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几种糖果,不知道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些呢?彩条糖:一毛钱一条有十根的样子,这种糖真的很粘牙的,包装也是比较难拆开的,小朋友们就喜欢这种五颜六色的东西,00后小时候对...

80年代中学生的老照片,第八张你一定经历过

两名游泳池边休息的女中学生背影。一名女中学生的小腿,塑料凉鞋和花裙子是80年代典型的服饰。打扫教室的女中学生。擦玻璃的中学生。一名女中学生独自一人在教室学习。学习画画的女学生。一名穿裙子的女中学生正往回宿舍走,刚下过雨的校园还有积水。中学生经常打扫卫生,这样的场景你一定经历过。老教室上的班级还看得清清楚楚。这是80年代学生的书包,以斜挎包居多,现在大部分都是...

认识吗,70、80后农村人都吃过的野味

我们老家管着东西叫做:毛丫,到了春天农村娃都回到水沟边拔“毛丫”吃,其实就是有甜味的草。这个城市人肯定没见过,地石榴地石榴果实是这样的不认识的可别以为是西瓜,这是农村地里面的马泡野苦菜,掐下叶来会流白色液体,过段时间白色液体会变黑婆婆丁,...

穿新鞋要被踩三下?童年朋友之间的小把戏,有玩笑性质的“传统”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朋友刚买了一双新鞋,兴奋地穿上出门,结果被一群人围上来轮流踩几脚,嘴里还喊着:“新鞋踩三下!”场面既搞笑又温馨,仿佛这是一道“必须履行”的仪式。“穿新鞋要踩三下”是许多人童年最爱玩的小把戏,但你知道为什么吗?“穿新鞋...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4w+
35赞    阅读 3.37w+
26赞    阅读 2.11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