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红鲤鱼的搪瓷面盆吗?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必备搪瓷物品的时代,浓缩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你还记得印有红鲤鱼的搪瓷面盆吗?洗脸的时候,看着盆地的红鲤鱼,感觉它游动起来了。

还有,印牡丹花的搪瓷茶缸,或者印着“为人民服务”、“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标语。大人喜欢喝茶,小朋友最喜欢用它泡糖豆了。

黄色的带盖子的搪瓷菜盆,用来放油,或者腌制的菜刚刚好。

大红色的搪瓷痰盂,鼓着一个大肚子,造型很特别。但是它很实用,特别是冬天夜里。

那个年代家家必备各种搪瓷制品,搪瓷碗、搪瓷勺、搪瓷餐杯、搪瓷盘、搪瓷托盘、搪瓷酒提、搪瓷漏斗、搪瓷酒盅、搪瓷水壶、搪瓷保温杯、搪瓷保温壶等等。

搪瓷,浓缩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搪瓷上残缺的痕迹,印证了生活在叮叮当当中,变得瓷实了。

一起来看看那个年代的搪瓷物品吧。

搪瓷保温杯

搪瓷保温杯

搪瓷保温壶

搪瓷保温壶

搪瓷餐杯

搪瓷餐杯

搪瓷茶缸

搪瓷茶缸

搪瓷酒提

搪瓷酒提

搪瓷酒盅

搪瓷酒盅

搪瓷面盆

搪瓷面盆

搪瓷盘

搪瓷盘

搪瓷菜盆

搪瓷菜盆

搪瓷勺

搪瓷勺

搪瓷水壶

搪瓷水壶

搪瓷痰盂

搪瓷痰盂

搪瓷托盘

搪瓷托盘

搪瓷碗

搪瓷碗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473.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11-16
下一篇 » 11-17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如果你家有这些东西,就发大财了

民国时期的榉木甘蔗凳,有没有朋友知道这是干嘛用的?称金银用的物件古老的算盘,这可不是你上学用的那个哦。打磨了一点,有降香味,感觉像黄花梨,这样一个老物件估计值老钱了。不是棺材!不是棺材!不是棺材!重要的事说三遍。这是花梨木的珠宝盒,花梨木现在有多值钱,加上这个物件的年头,我想多的不用我说了吧?翘头大供桌,当时打地主的时候爷爷死活要留住它,这才保存...

VCD到DVD的发展历程,家庭娱乐方式的变革,80后的集体怀旧记忆

从1997年左右开始,家庭娱乐方式迎来了一个转折点:VCD机的出现。在此之前,我们依赖录像机和录像带来观看电影和电视剧,这种方式不仅需要购买空白录像带,还受限于录制时间以及普遍一般的画质。记得小时候,邻居家的一位叔叔从深圳出差回来带...

80后套腿骑大梁自行车和独特的回倒刹车,青春回忆里的骑行时光

在80后的成长记忆里,总有一个画面挥之不去——阳光洒在路上,少年们套着一条腿骑着高高的自行车飞驰而过,车轮卷起尘土,笑声随风飘远。那是一种简单却充满激情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印记。大梁自行车(二八大杠)最具特色的功能之一...

中国杆秤中的文化,称的不是重量,是良心

杆秤,在历史长河中延续千年,是中国人发明人类最早的衡器,由秤砣、秤杆和秤盘组成。相传鲁班以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为13两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改成16两一斤;在20世纪50年代统一改为10两一斤。秤...

60、70后的那些怀旧老物品!你还记得哪些?

20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大多数人还都在为温饱而忙碌,零食对他们来说基本上是奢侈品,60年代的零食虽在形象品质上相形见绌,却享受着最尊崇的待遇。果味饼干,60年代的小孩都很懂事,都知道家里钱不多,只能每天在橱窗外面看一下,期待过年过节都...

票据时代的印记,除了粮票,你还见过哪些票呢?

20世纪的中国,尤其是五六十年代,是一个充满了特殊历史记忆的时代。在那个时候,各种票扮演了特殊而重要的角色,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鲜明印记,见证了那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期。听过或见过最多的应该是粮票吧?在当时生活中,还有需要很多很多的票,如:粮油票...

8090后儿时的铁皮玩具集合,经典的童年回忆,小时候最期待的礼物

小时候的玩具没有现在这么花哨,但每一件都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铁皮玩具,它们件件都是孩子们手中的“宝贝”,更是那个年代技术与工艺结合的代表。还记得那个拧紧发条就能跳动的铁皮青蛙吗?它可是我的“发条动力”的启蒙玩具;还有那只憨态可掬的铁皮鸭子...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38w+
35赞    阅读 3.36w+
26赞    阅读 2.1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