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文美食

每个人小时候都见过,也吃过,蹦爆米花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爆米花是我们童年最最最喜欢的食物,蹦爆米花也是我们童年最最最难忘的经历。现在电影院里的爆米花是很好吃,但我很少吃,情感上我一直很怀念那种传统工艺的、原始原味的爆米花。

蹦爆米花的人,是一种游商,带着自己的家伙式四处游走,隔上个把月再转回来。这个生意不需要吆喝,只要那震天动地的声音一响,我们就会抓起大茶缸子去厨房里面乘满满一缸子苞谷,然后拎一条面带,飞奔着去排队了。

每一次我们都经过漫长的等待,每一锅都需要15分钟左右,所以蹦爆米花的每一个细节我都烂熟于胸。

我记得,当时是两毛钱一锅,这就是师傅的加工费,因为粮食我们自己带,大部分人家都用苞谷蹦,也有条件好的人家,拿大米来蹦。

爆米花师傅接过我们自带的干苞谷,倒进锅子里,还要打开一个小纸包,把一点点白色的粉末加进去,那粉末是糖精。

因为蹦爆米花是不能放糖的,估计在高温下会粘锅。有时候,师傅放多了糖精,爆米花蹦出来会苦的。

蹦爆米花的锅挺复杂也很厉害,这种锅是特制的密封压力锅,把手上面有一个压力表,我说厉害就厉害在这个表上面,看着那个转锅就在炉子上不停的烧,而表居然不怕热,师傅全靠看那表来控制温度、决定开锅时间。

这种爆米花锅也特别结实,每次开锅发出巨大的声音,我常常会担心那锅会不会蹦坏,但是这玩意儿,真是雷蹦不动的结实。

炉子还连着一个风箱,师傅一边摇锅还要一边拉风箱,两手不闲着。

师傅时不时的往炉子里加煤,也要常常往煤桶里面加点水。

只要我们看到师傅手摇的速度减缓,那就是爆米花要出锅了。

师傅会卸下压力锅,回身取出一根铁棍,用铁棍一圈一圈的摇开开关。

这时,师傅会站起来,拎着锅子,走向装爆米花的带子。

装爆米花的袋子形状很特别,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布袋子,袋子口是一个圆形的胶皮筒子。

师傅拉过布袋,把锅子拎起来塞进胶皮筒子。这个动作就是一个指令,所有的人都马上捂着耳朵后退。

只见师傅用力一撬,只听“砰”的一声巨响,一股热浪从压力锅里冲出,爆米花直冲进那个长长的布袋里,然后就是香味扩散开来,孩子们忙不迭的冲上去,收自家的这一锅爆米花。

说起来那个袋子很脏,就扔在地上,但是没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孩子们兴奋的把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爆米花装进自己的袋里,背着好大的一袋子爆米花回家吃去了。

我们那时候,成天不洗手就抓爆米花,口袋里装一把,边走边吃,也不会闹肚子。

北方的家庭不缺粮食,厨房里总是存着一袋子苞谷,以备我们蹦爆米花之用。

我们甚至不需要请示家长,只要师傅来到我们小区,我们就会去排队,因为当时我们的零花钱就足够去蹦上一锅。

我记忆里最闪光的部分,就是自己的那一锅巨响以后,我们姐三个各司其职的上去收爆米花,有撑袋子的,有拿着缸子往里舀的,我们会把布袋子里的每一颗爆米花收进自家的面带,负责扛回去的就是小三我了。

那种心情真是难以言表,刚才是一缸子苞谷,转眼就变成了一面袋的爆米花,这在孩子心里就是最甜蜜的魔术。

扛着轻飘飘但满满一袋子的爆米花,那种满足和喜悦,是说不出来的。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66.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11-17
下一篇 » 11-17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小时候的迷惑行为,全国统一,太真实!

1、刻“早”字自从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课文后,大家都像“着魔”似的,谁座位的桌面上没有一个“早”字。2、弹火柴将火柴竖着放在擦纸上,用左手拇指按住火柴,右手用弹脑瓜崩儿的手势去弹火柴,火柴就像子弹一样,嗖~3、拓印硬币五分的,一分...

2012年迎新春文艺晚会,沈腾出现在春晚

这一届晚会主题是“回家过大年”。这一届春晚没有任何形式硬广告和植入广告,也取消了念贺信贺电环节和敲钟环节。喜剧人“沈腾”出现在春晚上,由沈腾、黄杨和艾伦表演的小品《今天的幸福》颠覆了传统春晚小品的搞笑形式。晚会信息(信息不全,请谅解)播出:2012年1月22导演:哈文主持人:朱军、李咏、董卿、毕福剑、撒贝宁、李思思舞美...

小学三年级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1941年,我的爸爸妈妈和只有八个月的弟弟,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了。弟弟跟着妈妈住在女牢房里。牢房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吃的和大人一样,是发霉发臭的牢饭。由于长期监狱生活的折磨,弟弟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面黄肌瘦...

舒克贝塔历险记主题曲《舒克和贝塔》,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当我们提起童年,总会想起那些无忧无虑、充满欢笑的日子。而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有一首主题曲始终挥之不去,那就是《舒克和贝塔》。这首歌曲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成为了我们共同的回忆。《舒克贝塔》是一部经典的动画片,讲述了两只小老鼠舒克和贝塔的...

盘点80后的那些经典语录

80后,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人,我们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也经历了自己的成长与蜕变。在这个时代的大潮中,我们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经典语录,它们既是我们青春的见证,也是时代的印记。“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群问阅读之有趣的问答歌,宝宝少儿经典童谣《问答歌》

问答歌,是指采取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的形式来叙述事物,反映生活的儿歌。问答歌的特点在于既然要回答问题,总得动点脑筋,所以问答歌能启迪儿童的心智,唤起儿童对各种事物的注意,帮助儿童认识理解周围的世界。问答歌(一)什么狮没头发?海狮没头发。什么鼠...

那些年,大街小巷整天都在放的歌曲串烧(二)

经典歌曲串烧二,《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丁香花》《求佛》《你到底爱谁》《孤单北半球》《2002年的第一场雪》《回心转意》《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痴心绝对》《刺激2005》《白狐》《阳一》《一万个理由》《那一夜...

看看二十年前的网页,追溯互联网的记忆

对于大多数年经人来说,我们处于一个成熟的互联网环境之下,各种优美的设计到处都是。来看看互联网初期,二十年前的网站都长什么样。新浪网2000年8月20年前的新浪网到现在看上去依旧耐看,作为国内互联网早期三大门户之一,新浪的黄白配色布局让人记忆深...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21w+
35赞    阅读 3.17w+
26赞    阅读 1.99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