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文小学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课文《花的学校》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花的学校》是印度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创作的一首散文诗,出自泰戈尔1913年出版的英文诗集《新月集》。由郑振铎译的版本选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2018年秋季修订版)。同时也选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课文《花的学校》

这首诗描写了六月里隆隆雷雨之后,绿草地上突然冒出来无数花儿的美妙景象。诗人以神奇浪漫的笔触,模仿儿童天真无邪的口吻,用欢快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孩子和自然浑然融合的诗意的世界,表达出诗人眼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全篇情景交融,语言表达富有新鲜感,展现了美丽又可爱、丰富而细腻的童真世界。

课文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狂欢地跳着舞。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散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壁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萧萧地响着,雷云拍着大手,花孩子们便在那时候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原文

When storm clouds rumble in the sky and June showers come down,

The moist east wind comes marching over the heath to blow its bagpipes among the bamboos.

Then crowds of flowers come out of a sudden, from nobody knows where, and dance upon the grass in wild glee.

Mother, I really think the flowers go to school underground.

They do their lessons with doors shut, and if they want to come out to play before it is time, their master makes them stand in a corner.

When the rains come they have their holidays.

Branches clash together in the forest, and the leaves rustle in the wild wind, the thunder-clouds clap their giant hands and the flower children rush out in dresses of pink and yellow and white.

Do you know, mother, their home is in the sky, where the stars are.

Haven't you seen how eager they are to get there? Don't you know why they are in such a hurry?

Of course, I can guess to whom they raise their arms: they have their mother as I have my own.

鉴赏

大人们会觉得孩子像花一样娇嫩,可在孩子的眼里花就是他们的同伴。他们看到雨后的大地上开出了鲜花,就认定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下雨的时候它们就放了假,所以可以跑到地面上来玩。孩子的思维是灵动的,他们从花的学校想到放假,从放假想到回家,最后又想到了花的妈妈。

全诗共四个诗节。第一个诗节是写景,写雷云、阵雨和东风,写雨后鲜花盛开的景象。诗人用了拟人的手法,把东风和花朵人格化了。“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狂欢地跳着舞。”这样的写景把人们引进一个孩子想象的世界。

从第二个诗节开始,孩子那童话式的想象便自由自在地驰骋了,一个诗节一层想象,三个诗节三层想象,三层想象联系在一起便是一个美妙的花的童话。孩子以抒情主人公“我”的面目出现,向妈妈描述自己的想象,先想象“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上学的情景竟和自己一模一样;接着想象“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描绘了一幅欢乐自在的景象;最后,“我”想象花孩子们的家就在天上,它们急急忙忙要到天上去找妈妈,就像自己一样。

“我”完全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去想象花儿的,把花儿想象成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孩子,把自己的感情通过对花孩子的描述曲折地表达出来。孩子把自身对禁锢式学校教育的不满,对自由自在的假日生活的向往,对妈妈的深切的爱,都放在花孩子们的身上。花孩子们实则就是“我”的化身。

这首诗想象奇妙,从实到虚,层层升华,循序深入,空间广阔,组合完整。孩子的心声以童话的形式流露出来,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和谐。

诗中的想象之所以别有意趣,是因为它比喻贴切自然,将大自然的景象与孩子们的学校生活和心理活动完全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孩子心目中的世界和想象。

作者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英国。1921年在桑地尼克丹创办国际大学。

用孟加拉语写作,一生创作丰富。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等。

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1913年得诺贝尔文学奖。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676.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1-09
下一篇 » 01-16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小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课文《一株紫丁香》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诗歌,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旧版)和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读本。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诗中描述了孩子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希望它绿色的枝叶伸进老师的窗口,夜夜和老师做伴。绿叶在风里的沙沙声,是孩子...

小学三年级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1941年,我的爸爸妈妈和只有八个月的弟弟,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了。弟弟跟着妈妈住在女牢房里。牢房阴暗潮湿,终年不见阳光。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吃的和大人一样,是发霉发臭的牢饭。由于长期监狱生活的折磨,弟弟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面黄肌瘦...

小学四年级课文《皇帝的新装》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有一天,他居住的那个大城市里,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见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

小学五年级课文《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

还记得那只小鸭子不《丑小鸭》

出世以后,他就被人看不起,哥哥、姐姐咬,公鸡啄,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可怜的丑小鸭,只能离家出走,但仍然摆脱不了小鸟讥笑、猎狗追赶的厄运。太阳暖烘烘的。鸭妈妈在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一只只小鸭子都从蛋壳里钻出来了,就剩下一个特别大的蛋。过了好几天,这个蛋才慢慢裂开,钻出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

老式滚筒油印机,这种蜡纸印刷你用过没?20世纪90年代还用着呢

现在我们需要打印文件时,用电脑连接打印机就可以打印了,甚至手机就可以远程打印。但在电脑和打印机不普遍之前,打印文件还是很难的,用的是那种老式滚筒油印机,而且只有单位、学校等这些地方才可以印刷,普通人想印刷点东西难。看看用它印出来的试卷吧...

小学二年级课文《画鸡蛋》

四百多年以前,有个意大利人叫达·芬奇。他是个著名的画家。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先让他画鸡蛋,画了一个,又让画一个,他画得不耐烦了,就问老师:“老师,您天天要我画鸡蛋,这不是太简单了吗?”老师严肃地说:“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这就错了,在一千个鸡蛋当中,没有形状完全相同的。每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状也不一样。我让你画鸡蛋,就是要训练你的眼力和画画技巧,...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42w+
35赞    阅读 3.38w+
26赞    阅读 2.12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