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D到DVD的发展历程,家庭娱乐方式的变革,80后的集体怀旧记忆

大英子

小忆为您推荐:

从1997年左右开始,家庭娱乐方式迎来了一个转折点:VCD机的出现。在此之前,我们依赖录像机和录像带来观看电影电视剧,这种方式不仅需要购买空白录像带,还受限于录制时间以及普遍一般的画质。记得小时候,邻居家的一位叔叔从深圳出差回来带来了录像机和录像带,每当电视台播放经典的86版《西游记》时,他都会用录像机录下来,每集一盘带子,并在上面编号,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做法。

VCD到DVD的发展历程,家庭娱乐方式的变革,80后的集体怀旧记忆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催生了VCD,这种新的娱乐形式最初是单碟式的,后来发展出了三碟连放(这个词可能有些陌生)。人们也开始流行租借光碟,这些地方主要提供电视剧和电影光碟的租赁,相比录像带提供了更佳的观影体验。然而,VCD有一个显著的缺点:一旦光盘有划痕,就容易出现卡顿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超级VCD”应运而生,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超强纠错”,即使光盘有划痕也能顺利播放。记得家里第一台就是先科品牌的超级VCD,后来买了很多演唱会的光盘,可以随时欣赏。

不过,超级VCD只是过渡产品,很快DVD就出现了。DVD不仅功能强大,还有多个品牌如金正、爱多、先科等可供选择,有些甚至支持玩游戏,既可看电影也可玩游戏。那时,买一台DVD几乎成了每个家庭电视旁的标配。虽然现在看来这些技术显得有些落后,但在那个时代,它们代表了幸福与进步,因为一张光盘能存储的内容远超录像带,且画质更加清晰。

回顾这段历史,从VCD到超级VCD再到DVD,大约经历了十年的时间。这个时期也是70后、80后成长并快速接受新事物的阶段。如今,随着智能电视和在线视频平台(如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等)的普及,看电视的人群主要是老人和孩子。

回忆起那段时光,你记得家里买过VCD或DVD吗?什么牌子的?花了多少钱呢?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684.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2-11
下一篇 » 02-13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回忆童年夏日捉蝈蝈的乐趣,与田野间的欢声笑语

每到夏天,尤其是三伏天,我就想起小时候在草丛里捉蝈蝈的日子。那时候的夏天,热得让人受不了,但对我们来说,却有着别样的乐趣。记得有一次,太阳火辣辣地晒着,小伙伴们都不想待在家里,就跑到村子边上的草地去。那里有成片的玉米地和各种各样的野草,是蝈蝈...

童年经典动画《三个和尚》,1981年的国产动画短片

《三个和尚》是根据中国民间谚语改编,通过三个和尚没水吃、寺庙失火、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救火直至后来三人合作吊水的情节,既批评了“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社会上存在的落后思想,又提倡了“人心齐,泰山移”的社会新风尚。影片信息:影视名:三个和尚外文名...

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传统儿童游戏的魅力

在许多人的童年记忆中,《编花篮》是一个既简单又充满乐趣的游戏。这个游戏适合三人或更多人一起玩,它不需要特别的道具,只需要孩子们手拉手站成一圈,然后依次将一只脚搭在旁边小伙伴的腿上,形成一个稳固的“花篮”结构。先手拉手站好,其中,一人将自己的...

来一波回忆杀,当年的经典广告,比现在电视剧好看多了

以前的电视虽然笨重、清晰度低,但播放的内容质量高哈。看看以前的广告,我突然发现,并不是那么反感广告,居然喜欢看广告了。。。比现在的电视剧还好看哩。想想以前看电视剧、动画片的时候,也是烦广告,烦的是它影响我看剧了。现在也是烦广告,不是它影响...

1995年迎新春文艺晚会,可以说是现代版春晚的开始

这一年春晚中最出彩的当属赵丽蓉、巩汉合作的《如此包装》,赵丽蓉的一段RAP,连唱带跳,讽刺了演艺圈流行的包装热。串烧在这一年亮相春晚,也出现很多流传广泛的歌曲,宋祖英的《辣妹子》、高林生的《牵挂你的人是我》、陈红和孙浩的《中华民谣》、谢东的《笑脸》、老狼的《同桌的你》、刘德华的《忘情水》、刘斌的《当兵的人》,1995年的春晚可以看做是现代春晚的开始了。晚会信...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21w+
35赞    阅读 3.17w+
26赞    阅读 1.99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