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忆为您推荐:
小时候一直听《阿拉丁与神灯》,一直以为是阿拉伯的,原来主人公是中国人。
原版译文第一句就说:“阿拉丁是中国一个富裕省份的穷裁缝穆斯法塔的儿子”,整个故事发生在中国。
当时唐朝处于极盛时期,国土面积空前辽阔,往西阿富汗在内的中东地区全部都是中国的势力范围,也就是唐朝的安西都护府所辖的中亚地区。
中国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年大量的丝绸、茶叶和陶瓷从福建出口到世界各地,多种宗教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
当时,世界认为中国是最神秘的、最遥远的、最有福的国家,他们非常佩服中国和中国人。
但是作者从来没有来中国,对中国没有具体的认识,因此他根据自己的想象,将东方世界简单粗暴的“伊斯兰化”
在十九世纪前期,《阿拉丁和神灯》中阿拉丁的形象一直都是中国人,后来被西方搞成了阿拉伯人。
有网友开玩笑说:“上海、宁波等地称呼自己为阿拉,比如我姓丁,阿拉姓丁”,或许外国人就记住“阿拉丁”这个词了。
不管阿拉丁是谁写的、故事背景如何,世界都在学习中国文化,古时候如此,现在亦如此。
但我们自己呢,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还剩多少?
可悲可叹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