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不理发”从何而来?不是因为“思旧” ,一篇文章刨根问底了解文化起源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经常在短视频上刷到“正月不理发”是因为“思旧”,解释的也是头头是道。有时候孩子问了,也是这样解释的,突然有一天想到:“真的是这样的吗?”

毕竟国内的互联网环境是有目共睹的,有时候营销号为了流量随便编写,没有一点历史考究,完全的弯曲传统文化。想到这里觉得还是查查资料看下了。

“正月不理发”从何而来?不是因为“思旧” ,一篇文章刨根问底了解文化起源

“正月理发,死舅舅”——这句话,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过。于是,每年过了农历正月,理发店门前排起长队,都在等“二月二,龙抬头”。

而这种说法,近代以来最广为流传的民间解释是:

“正月剃头——思旧”,因与“死舅”谐音,故禁。

这个说法流传极广,几乎成了“标准答案”。  但是,它是近代以来的误传,相信多翻翻资料就可以了解到的。

一个晚清的误会

“正月不理发”习俗最早见于清代。据《清稗类钞·方言类》(徐珂,1917)  记载:“正月不剃头,曰‘思旧’。”

这是目前可查最早将“正月剃头”与“思旧”关联的记载。但注意,它说的是“曰‘思旧’”,即“人们口头上这么说”;并未说此俗起于“思旧”,也未提“死舅”。

而“思旧”这个词很有意思,根据汉语辞典解释,此俗最初流行于满族统治下的北方汉人社会;  

1644年,清军入关后,为强化统治,于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剃发令》:

“自今布告之后,京师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强制汉人改变发式——剃前额、留长辫,推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这被视为对汉族传统的文化压迫。

此举引发激烈反抗,尤以江南为甚,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

此后,部分汉人通过“不剃头”表达对前明王朝的怀念(即“思旧”)。因正月是传统节日最集中的月份,民众选择此时保留头发,形成集体抵制,故“正月不剃头,曰‘思旧’”。后期演化为“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谐音避讳。

民俗演变

“思旧”的本意是:  

  • 在正月不剃头,以示对明朝旧制的怀念;  

  • 是一种政治性沉默抵抗。

但进入民国后,民族矛盾淡化,其原意逐渐被遗忘。

“思旧”在方言中与“死舅”谐音(尤其华北、东北地区),禁忌重心逐渐从政治抗争转向亲情伦理。在民间有“娘亲舅大”“舅舅为尊”的亲属观念,为避讳“克舅”的象征意义,形成正月禁剃头的民俗禁忌。

于是,“正月剃头思旧”被误听、误传为“正月剃头死舅”。

清中期《掖县志》(山东莱州)记载:“正月不剃头,讳云‘思旧’”,印证习俗与政治哀思的关联;后期地方志则多记载“避忌舅舅”的说法。这一讹变在20世纪中期完成,并通过口耳相传,反客为主成为“标准解释”。

深层文化

当然,也有更深层的文化逻辑。

春节是祈福迎祥的时段,任何“损伤身体”的行为(如剃头、流血)被认为破坏新年气运,视为一种不好的行为。且毛发象征生命力,剃头=削弱元气,与“蓄力迎春”传统契合。

从实际出发,寒冬正月剃头易着凉,旧时农耕社会医疗条件差,促使民俗文化慢慢的从健康风险转化为伦理禁忌,用来增强其约束力。


一篇小小的文章揭示了民间文化如何从起源到形成,从流传到演变,成为观察中国社会民间风俗的独特案例。而这,也正是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最缺乏的。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781.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8-01
下一篇 » 08-05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经典儿童益智玩具-小猫钓鱼,70、80后的经典玩具哈

看到这个图片,顿时想到了小时候,小猫钓鱼这个玩具对我来说,就是童年的经典玩具了,80后很多都玩过这种玩具。记得小时候,每天有事没事的都要拿出来玩一玩,没办法,只有这么一个好看有好玩的玩具,不稀罕不行哈。小鱼张嘴的时候就拿鱼竿去钓,鱼竿的吊...

变色龙、马鬃蛇、四脚蛇、石龙,他们的天敌竟然是曾经的我们

变色龙、马鬃蛇、四脚蛇,你们小时候都抓过没有,用来吓过女孩子的。死在我们手里的变色龙、马鬃蛇无数,那时我们就是这类蜥蜴的天敌。变色龙,那个学名叫做变色树蜥的小精灵,因颈项上那一排犹如马鬃般的毛发,在南方的孩子们口中亲切地被称为马鬃蛇。...

70年代一件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老物件,贴有大字和花纹的镜子

我们小时候照镜子很郁闷,因为镜子上都是大字和花纹,不是为人民服务,就是几大朵牡丹花。想照个清爽还真有点费尽。我们家里的小镜子,是女孩儿家的宝贝。我们的镜子背后还有漂亮的图案。镜子架是铁的,支起来我们就可以对镜贴花黄了。

孕妇不进新房,传统的民间风俗禁忌,深度刨析民俗背后的逻辑

在北方尤其是山西、陕西、河南、河北、东北地区,至今仍流传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孕妇不能进新房。若违反,轻则被认为“不吉利”,重则归因为“婚后吵架”“流产难产”“家运败落”。所谓“新房”,特指:刚建成尚未入住的房屋;或刚布置完毕、准备迎娶新娘...

蚂蚁打架,没事的时候总是蹲着看

在喧嚣的都市一隅,或是宁静的乡村小道旁,我们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无意间蹲下身来,目光被一群忙碌而又似乎在进行某种仪式的小生命所吸引——蚂蚁,它们正以一种我们难以完全理解的方式,上演着一场场看似微不足道却又充满张力的“战斗”。这样的场景,简...

80年代港风美女,个个美到窒息,是青春的回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娱乐圈最不缺的就是美女,她们个个美艳与身材并存,风情万种、千娇百媚,在她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们是一个时代的顶级尤物,也是一代人的青春美好回忆。张敏出生在上海,19岁被永盛电影公司老板娘向太发掘,从而正式出道,...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32w+
35赞    阅读 3.3w+
26赞    阅读 2.06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