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父亲手工做的玩具,想起来都是满满的回忆——70年代的童年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70年代、80年代人们的童年,与现在孩子们的童年有很大的区别,当年物资匮乏孩子们手里的玩具都是父亲亲手做的,不管是玉米桔做的眼镜,还是用自行车链条做的“枪”、弹弓、弓箭,都在童年里留下了很深很深的记忆,陪伴我们度过整个童年时光。

玉米桔眼镜

小时候,父亲用玉米桔给我做过眼镜、风车,当我看着活灵活现用玉米桔做的眼镜从父亲手里变出来,兴奋的抓过来就学着生产队会记的样子戴上,并且很神气的在大家面前走来走去,引来了许多小伙伴羡慕的眼神。

玉米桔眼镜

不过有时候会“崩”、会坏掉,当我拿着坏掉的“眼镜”一脸愧疚的告诉父亲时,父亲伸手就又做了一个。于是我就又戴上蹦蹦跳跳的跑出去炫耀了。

慢慢牛小车

小时候很多玩具都是废物利用,比如下面这个玩具,我们叫他“慢慢牛”小车,就是用缝纫机上的白线或黑线轴加上皮筋,小棍做成的。

用皮筋穿过线轴中间的小孔,用一根短的小棍别住,再到另外一端用一根找点的别住,按住短的小棍不让它动,再正时针转长棍使皮筋拧起来,然后放在地上松手,这个线轴就向前跑。

慢慢牛小车

不过一般人的跑不直,不是左转就是右转,父亲给我做的总是跑的很直,不过这个玩具要想跑快点很费皮筋。

后来我们就是长棍这边涂蜡,想让它减少摩擦力跑快点,之所以涂蜡,是因为我请教了父亲怎么才能让这个小牛牛跑的更快,父亲告诉我说涂蜡,于是我就这么办了。

后来父亲才说是涂白蜡,照明那个蜡不行,好吧,那时候我知道什么是白蜡?那算是见贵了。

扇四角(打元宝)

有人叫它四角,我们老家叫元宝。

这个的玩法是拿着自己的去砸别人的能砸的反过来就为赢,赢了就可以拿走别人的。

扇四角(打元宝)

小时候父亲在一所中学上班,经常能拿回来点报纸,报纸叠出来的“元宝”比作业本叠出来的耐用并且还有一定的弹力,所以我总是赢别人的。到最后别人都限制我用报纸叠的“元宝”了。

那时候能把胳膊抡肿了,有的时候为了使“元宝”更能发挥作用,在离地面很近才撒手,所以指甲和手指经常擦到地面受伤。

链条火柴枪

这个是80年代以后才开始玩的,因为在70年代我们老家自行车链条很少,没有链条也就不可能有链条枪。

用铁丝窝一个枪型出来,用铁丝做成撞针、做出扳机,再找一个自行车辐条帽放在最前面的自行车链条上,最后用几根皮筋当撞针、扳机的弹簧,这样火柴枪就做成了。

不过条件好的可以找民兵队长要一个弹壳,与最前面的自行车辐条帽固定在一起,有弹壳的和没有弹壳的声音不一样,还着有弹壳火柴枪的人一般在游戏中都是“军长”,那身份地位“嗷”的一下就上来了。

链条火柴枪

这个玩的时候是先在辐条帽里插一根火柴,然后就可以拉开撞针,再扣到板机就响了。那根火柴能打出去一米来远。

我们拿着火柴枪开始模仿电影片段,像敌后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我们都模仿。

当然,有次一个小伙伴为了增大火力,拿三五根火柴出来,把火柴头的药刮下来再放到辐条帽那,再一扣板机,那家伙,隔的老远打出去的那根火柴钉在了别的人脸上,还好没有打到眼睛。

不过从那件事之后,全村都禁火柴枪了,大队的大高音喇叭吆喝了,让家收枪。。

弓箭

这个可是好东西,家长用在水里闷了一年的荆条(编粪筐用的)给我们做弓,弄根芦苇当箭。不过这个不太好用,只能当玩具,并没有实战能力。

弓箭

我们老家有梨树,那里有梨树上有蝉,家长就用竹板作一个小弓、用直溜的小棍一端绑上针当箭,然后拿着去射蝉,玩这个生产队不管,因为我们在消灭害虫。

射到蝉后就拿回来烧着吃,不过不好吃,酸。

弹弓

这个是我童年里重要的挨揍来源。这个武器上可打飞鸟与瓜果梨桃,下可打河中鱼、地里种的大南瓜和别人家里的鸡与狗,夜里没人时还可以打路灯。

什么?你问我为什么不打别人家玻璃?表逗了,70年代都用毛头纸糊窗户,村里有几户人家有玻璃?八十年代有玻璃,不怕挨揍就打吧。

弹弓

我记得当年打麻雀没事,不犯天条并且还可以在开会的时候得到生产队长的夸奖,家长也有面子我们也有乐趣,只是后来被夸了以后就飘了,什么也敢打了。什么大婶子的鸡,二奶奶家的狗,三伯伯家的猪无一幸免,都被打了一个遍。

后来父亲用巴掌向我说明了什么能打什么不能打,但我觉得父亲的巴掌打在屁股上最疼。

当年我的弹弓用过松紧带、破筋、装子弹的那个皮子用过布的,当年的弹弓叉都是用的木头的、铁丝窝的。但不管是木头的还是铁丝的,后来都用玻璃丝缠起来。

我玩过很多玩具都是父亲给我做的,我虽然也给儿子做过一些玩具,像火柴枪、弹弓什么的,但我儿子告诉我学校不让玩这样东西,顿时我觉得像是断了传承一般。


文章来源:我是一个小狐仙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504.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12-13
下一篇 » 10-11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穿越时空的欢乐印记,探索80年代经典怀旧玩具的温暖记忆

每个成长于80年代的人都记得,自幼儿园起女孩儿们就总撰着皮筋不停的跳,男孩儿则钟情于用水枪、弹弓来搞恶作器。放学后小伙伴们围在一起嬉笑着捉迷藏、挖沙坑、理宝藏。还有,自家柜子里、床头上、枕头下的不倒翁、长腿娃娃,还有玩不腻的彩色玻璃珠、拍...

8090后小时候的经典益智棋盘玩具-跳棋

跳棋是经典益智类、多人、棋盘游戏,游戏规则就是隔一个棋子跳,折线上都可以,只要是隔一个是空的(只能一个空位)就行,只要满足条件可以连续跳。谁最先把正对面的阵地全部占领,谁就取得胜利。小时候经常拿着这个玩具,找哥哥姐姐和他们玩这个游戏,他们嫌弃...

追忆童年乐章:稚趣岁月里的趣事回顾

童年,是树上蝉鸣的声音,是水中蛙鸣的旋律,是牧笛吹奏的短歌,是伙伴间的迷藏...总之,童年是无忧无虑、幸福美好的。每当我回忆起童年时的趣事,脸上总是泛起一抹幸福的光彩。那些往事如同心中回荡的溪水声,一旦涌现就仿佛滔滔不绝。我还记得在5岁的时候...

农村老家的冬天,下雪原来也不冷

看到一张农村雪景的照片,我“穿越”了,瞬间回到了小时候,同样的冬天,同样下着雪。依稀听到外面的吱呀吱呀的声音,偶尔伴随着几声若隐若现的声音,天很冷,躺在被窝里蜷着腿,不想起床。不一会妈妈喊我起床了,要吃早饭了,也该上学了。热腾腾的饭冒着白白的浓雾,吹一口气,仿佛看到了仙境下的美景。因为村子离学校比较远,早早的就起床了,...

回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生产队里参加劳动,一段农村珍贵的记忆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学校教育普遍实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总是伴随着各种形式的集体劳动。校园里张贴的醒目的教育方针就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尤...

80后的桌游回忆,你玩过哪些呢?还记得你的第一款游戏是什么吗?

小时候的桌游有跳棋、乐高、象棋、军棋等,都是很益智、很好玩的多人游戏。说起启蒙,应当是跳棋、斗兽棋和象棋了,可惜我最爱的跳棋已经丝毫不见残骸,还能依稀留存的便是缺件少腿的象棋和斗兽棋了,还好那会为了防止破坏,买的是塑料棋盘,也愣是到今日也不见...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15w+
35赞    阅读 3.12w+
26赞    阅读 1.96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