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顽童与他的红缨“神笔”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嘿,你要是问我,这大半辈子啥玩意儿最让我念念不忘?别提什么金条银票、高科技玩意儿。

我要说的,可是一支普普通通的红缨蜡笔

你可能会笑,不就是个小孩玩意儿嘛!但你不知道,那可是我童年江湖里的“倚天剑”,是我当上“涂鸦大侠”的秘密武器。

蜡笔1.jpg

小时候,那会儿可没现在这么多花哨的电子游戏、动漫周边,一根冰棍、一块泥巴都能让我们乐呵半天。

不过,要说我心里的宝贝,非那支顶着红缨子的蜡笔莫属。那红缨,就像武侠片里大侠的发饰,飘逸又拉风,每次拿出来,小伙伴们的目光就被它吸得牢牢的,那感觉,比现在开辆豪车还风光。

记得那时候,我用那支红缨蜡笔在墙上、地上、甚至奶奶刚洗好的床单上(咳咳,这段可以忽略),留下了无数“杰作”。

有次,我突发奇想,要在咱家后院那堵灰扑扑的老墙上画个“超级英雄”,手里握着红缨蜡笔,感觉自己就像是拥有了点石成金的能力。

只见我左一笔右一划,嘿,别说,那英雄还真有几分神似,当然,后来被老妈发现后的“爱的教育”也是免不了的。

最逗的是,村里有个小孩不服气,非要跟我比试比试谁画的“龙”更威风。我二话不说,掏出我的红缨神笔,唰唰几下,一条活灵活现的红龙跃然纸上,那龙须、龙鳞,每一笔都透着股子傲娇劲儿。

小家伙看得目瞪口呆,从此以后,“红缨大侠”的名号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现在想想,那支红缨蜡笔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涂涂抹抹的乐趣,它像是开启了一个五彩斑斓世界的钥匙,让我懂得了用色彩去表达情感,用想象去探索未知。

每当我在生活的压力下喘不过气来时,脑海中总会出现那根简单却神奇的蜡笔,提醒我,即使是最平凡的工具,也能创造出不凡的精彩。

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步入中年了,但那份由红缨蜡笔点燃的创造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却从未熄灭。

下次孙子闹着要玩具的时候,我或许该送他一支红缨蜡笔,告诉他:“小子,这可是爷爷当年的江湖秘器,好好享受这份来自爷爷童年的超能力吧!”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596.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5-11
下一篇 » 10-11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80后的桌游回忆,你玩过哪些呢?还记得你的第一款游戏是什么吗?

小时候的桌游有跳棋、乐高、象棋、军棋等,都是很益智、很好玩的多人游戏。说起启蒙,应当是跳棋、斗兽棋和象棋了,可惜我最爱的跳棋已经丝毫不见残骸,还能依稀留存的便是缺件少腿的象棋和斗兽棋了,还好那会为了防止破坏,买的是塑料棋盘,也愣是到今日也不见...

2006年迎新春文艺晚会,吉祥三宝

这一届晚会主题是“爱与和谐”。这一届春晚中,清新自然的歌曲《吉祥三宝》脱颖而出,其他平平无奇。而且该届春晚中出现28处错误,作为业界“老大哥”的存在,不应该存在如此低级错误。晚会信息(信息不全,请谅解)播出:2006年1月28导演:郎昆主持人:朱军、周涛、李咏、董卿、张泽群、刘芳菲舞美设计:陈岩灯光设计:蔡蔚节目单:序...

越剧《西厢记》,这是一段与爷爷奶奶的美好回忆

在那个悠远的夏日,阳光洒满了整个庭院,我与爷爷奶奶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那时候,我们常常在傍晚时分聚在庭院里,爷爷的摇椅吱吱作响,奶奶手中的蒲扇轻轻摆动,而我则依偎在他们身旁,聆听着一曲越剧《西厢记》。爷爷是个越剧迷,他总能用那略带沙哑...

回忆我的70年代,电视报

自从有了电视,我们就离不开电视报了,似乎没有电视报我们就会错过好看的节目一样。电视报每周一期,我们提前一个星期,已经对电视节目了如指掌了,每天几点钟播放什么,我们也早早知道,准时的等候。电视报伴着我们很多年的时光,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不再依赖电视报了。我们拿着遥控器,摇到哪里算哪里,从来不怕错过什么,也不大会等候什么。现在我的小侄子,真是神奇,自己拿...

8090后幼年玩过的玩具-泡泡胶

泡泡胶是真便宜哈,5毛钱一小管,到现在还能回忆起来那刺鼻的味道。像用挤牙膏时一样把这黏稠的玩意从管里挤出来一点在吹气管上,然后就可以吹出一个大泡泡,还可以捏成各种形状。同学们之间一般都是比谁吹的大,玩的好的就开始想吹糖人一样,一边吹一边捏形...

1993年迎新春文艺晚会,第一个“张三”

严顺开主演的小品《张三其人》把春晚的小品从一昧搞笑过渡到关注普通小人物的生活。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成为春晚最红的歌曲之一。相声段子有姜昆、唐杰忠表演的《楼道曲》、侯跃文、石富宽的《侯大明白》。晚会信息(信息不全,请谅解)播出:1993年1月22日导演:张子扬主持人:赵忠祥、倪萍、梁雁翎、李庆安、张永权、杨澜节目单:序...

七八十年代的名牌国货,个个都是绝品

凤凰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上海牌手表、海鸥牌相机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牌在上世纪70、80年代可以说国货的“金字塔”。它们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同时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些名牌的商品质量是杠杠的,像缝纫机,家里面用了几十年了,一点毛病没有。凤凰牌自行车[wsTaobao]style2,凤凰牌自行车,1[/wsTaoba...

1992年迎新春文艺晚会,你的经典回忆是不是从这里开始

这一届晚会主题是“除夕大拜年,十年再回首,荧屏心相印,欢乐进万家,相聚在今宵,爆竹贺新春”。在小品《妈妈的今天》中的台词“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摇两呀两回头”,是春晚的经典台词之一。赵丽蓉发明的“探戈”舞步,可让观众学了好长时间;也是从这里开始,赵丽蓉和巩汉林的合作开始了一对“母子”搭档的黄金岁月,也为众多80后、...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29w+
35赞    阅读 3.26w+
26赞    阅读 2.04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