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版西游记全剧插曲整理和解析,这些经典的电视剧音乐,哪一首会是你的回忆杀?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西游记》作为80、90后共同记忆的一部分,陪伴了我们无数个暑假的时光。而剧中那些优美动听的插曲,也是耳熟能详,这里收集整理了西游记全剧中的歌曲。看看哪一首能够触动你的心弦,唤醒你心底最温暖的童年回忆呢。

R.jpg

《云宫迅音》

许镜清作曲,作为1986版《西游记》的开篇音乐,这首曲子最初并无正式名称,因全剧以“云宫”场景开场,网友将其命名为《云宫迅音》,后被作曲家本人认可。其前半段以电子合成器模拟的“轰天雷”音效和后半段的琵琶、笛子、编钟等传统乐器交织,开创了中国电视剧前奏曲的先河。这段音乐在第1集《猴王初问世》中,以孙悟空出生时的雷鸣开场,配合金箍棒破石而出的画面,瞬间构建出神话世界的奇幻感。许镜清曾提到,他刻意将电子乐与传统民乐结合,既体现孙悟空的“现代叛逆”特质,又保留古典神话的庄严,成为全剧音乐风格的缩影。

《大圣歌》

在第3-4集《大闹天宫》中,胡寅寅演唱的《大圣歌》由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歌词“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直接呼应孙悟空的反叛性格,旋律以激昂的唢呐与鼓点为主,配合“齐天大圣”标志性的亮相场景,强化了角色的英雄气概。这首歌取代了早期版本中的《他多想是棵小草》,导演杨洁认为“大圣歌”更能体现孙悟空的桀骜不驯。胡寅寅的高亢嗓音与歌词中“掀翻天”“闹地府”的豪迈词句,将“大闹天宫”的史诗感推向高潮,成为孙悟空的个人主题曲。

《五百年桑田沧海》

在第4集《困囚五行山》中,郁钧剑演唱的《五百年桑田沧海》由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歌词“五百年桑田沧海,把天宫洞府都改”暗喻孙悟空被压五行山的漫长岁月,郁钧剑以低沉沙哑的嗓音演绎,配合孙悟空回忆过去的独白,将角色从狂傲到反思的转变刻画得淋漓尽致。许镜清在创作时特意加入古琴与箫的音色,营造沧桑感,而“把乾坤倒转,把日月重排”的豪迈词句,则暗示孙悟空终将重获自由的宿命。

《走啊走》

唐僧唐三藏辞别唐王李世民离京西行时的插曲。由阎肃填词、许镜清谱曲、周立夫演唱。歌词“走啊走,走啊走,走遍天涯海角不回头”以重复的节奏强化西行的坚定,周立夫的民歌式唱腔与“走”字的拖长音,形成行进的韵律感。这首歌在唐僧收服八戒、悟空后,多次作为师徒团队行进的背景音乐,许镜清曾透露,他刻意将旋律设计得“简单却上口”,以符合取经路的漫长与平凡中的坚持。

《猪八戒背媳妇》

第7集《计收猪八戒》中,由许镜清作曲、阎肃作词,演员合唱的《猪八戒背媳妇》以滑稽的旋律和直白的歌词“猪刚鬣,钉耙栽,背着媳妇下山来”讽刺猪八戒贪吃好色的性格。这首歌在剧中由演员即兴表演,导演杨洁特意保留其“粗糙”的喜剧效果,与严肃的取经主线形成反差。歌词中“丈人丈母笑哈哈”等民间俚语,强化了猪八戒的市井气息,成为该剧最具喜剧色彩的插曲之一。

《吹不散这点点愁》

第10集《三打白骨精》中,郁钧剑演唱的《吹不散这点点愁》由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歌词“吹不散这点点愁,抹不去心头恨”直指孙悟空被唐僧驱逐的悲愤,郁钧剑以略带沙哑的嗓音,配合悟空被赶出师门时的独行镜头,将角色的委屈与愤怒推向顶点。许镜清在编曲中加入悲怆的二胡与急促的鼓点,暗示师徒矛盾的不可调和,而副歌部分的“恨无边,愁无限”则为后续和解埋下伏笔。

《女儿情》

第16集《趣经女儿国》中,由杨洁(笔名杨一伦)作词、许镜清作曲,歌词“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关不住”以古典诗词的婉约笔法,描绘女儿国国王对唐僧的倾慕。吴静的柔美嗓音与古筝、笛子的缠绵旋律,将国王的娇羞与唐僧的克制交织,成为剧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插曲。

《别亦难》

第16集《趣经女儿国》中结尾时的插曲,又名《相见难别亦难》同样由杨洁作词、许镜清作曲,和《女儿情》同曲异词。歌词“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化用李商隐诗句,表现唐僧离开时的复杂心境。两首歌的旋律相同但歌词情感递进,前者是情愫的萌发,后者是离别的决绝,音乐与剧情的呼应堪称经典。

《晴空月儿明》

第18集《扫塔辨奇冤》中,迟重瑞演唱的《晴空月儿明》由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歌词“晴空月儿明,扫塔辨奇冤”以禅意的意境配合唐僧深夜扫塔的场景,迟重瑞的嗓音清亮空灵,与塔内昏暗的环境形成对比。许镜清在编曲中加入木鱼声与钟磬音色,营造出“扫塔”时的肃穆氛围,而“扫尽千层垢,方见本来真”的歌词,暗喻唐僧在扫塔中发现真相的过程。

《何必西天万里遥》

第19集《误入小雷音》中,吴静演唱的《何必西天万里遥》由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歌词“何必西天万里遥,眼前便是好风光”以轻快节奏反衬四圣试禅心的考验,暗示师徒对取经目标的动摇。吴静的甜美嗓音与“莫道西天路,此处即极乐”的歌词形成反讽,许镜清在编曲中加入欢快的琵琶与笛声,与后续真相揭露的严肃形成戏剧张力。

《天竺少女》

第24集《天竺收玉兔》中,李玲玉演唱的《天竺少女》由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歌词“天竺少女舞翩跹,玉兔精魅惑取经人”以异域风情的旋律,配合印度风格的塔布拉鼓与西塔琴音色,展现天竺国的神秘色彩。李玲玉的清亮嗓音与“纱丽飘飘,金铃响”的歌词,将玉兔精的诱惑具象化,而“莫问前程,且尽杯中酒”的劝酒词,则为后续收服玉兔埋下伏笔。

《无底船歌》

第25集《波生极乐天》中,撑船人所唱的《无底船歌》以民间小调风格出现,歌词“无底船儿无底船,摆过东海到西天”配合摆渡场景,象征取经团队渡过生死难关。许镜清特意采用原生态的渔歌调式,用简单的“哎哟喂”衬词与梆子节奏,营造出“摆渡人”的沧桑感,而“船到岸,心自安”的歌词则预示取经终成正果。

《青青菩提树》

第25集《波生极乐天》中,李静娴演唱的《青青菩提树》由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歌词“菩提树下悟禅机,万劫不复亦无悔”以低沉的诵经式旋律,配合唐僧师徒到达灵山前的静修场景。李静娴的嗓音空灵,编曲中加入梵钟与木鱼声,强化宗教氛围,而“青青菩提树,叶叶总关情”的重复句式,暗示取经路上的顿悟与释然。

《取经归来》

作为片尾曲,蒋大为演唱的《取经归来》由戴英禄作词、许镜清作曲,出现在第25集《波生极乐天》的结局。歌词“路遥遥,喜归来,取经归来”呼应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以雄浑的合唱收尾。许镜清特意将旋律设计得庄重而不失欢快,编钟与编磬的恢弘音色象征功德圆满,而“路遥遥,喜归来”的重复,既是对取经路的总结,也是对观众的鼓舞。

《敢问路在何方》

作为贯穿全剧的主题曲,蒋大为的版本在第1集片头与第25集片尾重复出现,其歌词“你挑着担,我牵着马”成为师徒情谊的象征,1988年获“中国十佳影视金曲奖”,是许镜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715.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3-27
下一篇 » 04-02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农村孩子的最爱玩具,链条枪,又叫火柴枪

小时候最喜欢在老家了,地方大,玩得嗨。和一群小破孩们一起玩“打仗”,一枪在手,天下我有,走街串巷,无所不能!那时候很少有自己买玩具枪的,也买不起,都是动手做的,先是用纸做一把,后来开始用木头做枪,但都是徒有其形而已,后来不知道是哪位...

80年代的中学生老照片,稚嫩、青涩、阳光的青葱岁月

摄影家任曙林拍摄的80年代的中学生,让我们重新回到那个稚嫩、青涩、阳光、抑郁、快乐、压抑、怀春、多梦等等交织的青葱岁月。有时候一幅画面中一张张脸密集地叠加在一起,似乎就是那一个时代青春的合唱。有时候仅仅就是一个背影或者一个细节的局部,却...

盘点童年趣事,一起来看当年我们玩过的儿时游戏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段独特的旅程,充满了欢笑和泪水,充满了无尽的稚趣和美好。这些童年趣事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起了我们人生的点点滴滴,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珍宝。那些80、90后的童年游戏,更是充满了时代的印记和独特的魅力。那时候,我们追逐在...

80、90年代非常流行的一直舞蹈《霹雳舞》,一代人的青春和回忆

我们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风靡一种舞蹈:霹雳舞。霹雳舞其实就是现代摇滚,里面有一些模仿机械动作,比如模仿擦玻璃、模仿搬砖头什么的。这阵风潮来源于一个美国电影《霹雳舞》,那里面就有很多经典的霹雳舞动作,引起了一阵模仿狂潮。但是真正影响我们内心的还是...

小学五年级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

童年经典儿童歌曲:歌声与微笑

《歌声与微笑》是由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上海小荧星儿童合唱团演唱的一首歌曲,发行于1986年。歌词:中文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飞遍海角天涯明天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

曾经辉煌一时的网站,那些已经谢幕的网站,留在记忆中的网络角落

1、天涯社区华语网民的精神家园。自1999年创立以来,天涯社区一直是华语网民交流的重要场所。不过,随着管理上的问题增多,如随意封贴、删评论和封禁账号等行为背离了其宣传的开放和包容精神,使得这个曾经充满活力的社区渐渐失去了人们的青睐。2、人人...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33w+
35赞    阅读 3.31w+
26赞    阅读 2.07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