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美味:猪油煎馒头片的温馨记忆

子雯

在那个物质匮乏、资源紧缺的年代,80年代的人们不得不寻找各种方式来填饱自己的肚子。在这些简单但美味的食物中,猪油煎馒头片是一个值得一提的美食。


首先,这道美食的制作十分简单,只需要将馒头切成片,用猪油煎至金黄色即可。

在煎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火候的掌控,一旦火候过大,馒头片很容易烤焦,过小则可能煎不熟。

煎好的馒头片,有着外酥内软的口感,是一种非常特别的食物。


其次,猪油煎馒头片的配料也非常简单,可以撒点盐,或者加点白糖,或者来点麻酱。

麻酱的香气和口感,让馒头片更加美味,配上适量的白糖,更可以带来一股浓浓的幸福感。

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口感的变化,让人不由地想要再来一片。


最后,猪油煎馒头片对身体的好处也是不容忽视的。

馒头本身就是一种健康的食物,是用面粉制作而成,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而猪油则是一种高能量物质,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维生素A、E等脂溶性维生素,可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


因此,适量食用猪油煎馒头片,不仅能够满足我们的味蕾,还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

总之,猪油煎馒头片是一道富有特色的美食,在80年代的大家心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它简单而美味的制作方式,加上丰富的配料,让人回味无穷。


当然,油煎馒头片还是比较费油,所以也算珍惜的美食了。

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这道美食,不妨在下次做饭时,试着制作一下,或许你也会喜欢上这种美味的味道。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600.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5-22
下一篇 » 05-19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AI重绘童年记忆,穿越时光隧道,再看那些温暖人心的旧日画面

在人生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璀璨星辰,即便时光荏苒,依旧能在心底熠熠生辉。几张由AI精心生成的童年图片,仿佛一扇扇通往过去的门,轻轻推开,便是满眼的纯真与欢笑。这些由AI生成的图片,不仅仅是像素的堆砌,更是情感的寄托与回忆的再现。它们让...

初中二年级下册课文《藤野先生》原文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是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时所创作的,回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最初发表于同年12月10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后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màn)的时节...

这些方便面的味道咋样?还记得不,80、90的吃货们

童年记忆最深的就是零食,估计当时也就知道吃吧!在一些零食中,特别是对于80后90后的小伙伴,方便面可能是印象最深刻的一种吧。小编搜罗了几种童年记忆中的方便面,来看看你有没有吃过吧,温馨提示:请勿在饥饿的时候看,越看越爱。第一个,六丁目[ws...

有一种童年小时候的记忆,它叫“赶集”

年纪一大,就会不时的想起小时候。回头看看曾经走过的路,弯弯曲曲的,脚印也是歪歪扭扭的,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常常在想:“熬过这一阵子,就真的要放松自己了,以后活轻松一点,回到老家去,把老房子翻修一下,或者新建一栋房子,小院里可以种花,屋后的上坡可以种果树,旁边的土地上,可以种茶。天气炎热的时候,可以搬一张椅子,坐在瓜棚上纳凉。冬天了,就围着火炉,打个盹,看看...

1986年迎新春文艺晚会,晚会开始走向成熟期

这一届春晚,陈佩斯和朱时茂则继续搭档,推出了小品《羊肉串》,批判了部分不良商贩的丑恶嘴脸;蒋大为演唱了成名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从这一年起,很多类型的节目都成为固定模式延续下来。晚会信息(信息不全,请谅解)播出:1986年2月8日导演:黄一鹤主持人:赵忠祥、王刚、姜昆、刘晓庆、方舒、顾永菲节目单:序号节目类别节目名...

1990年迎新春文艺晚会,赵本山首次出现春晚舞台

这届春晚中赵本山、黄晓娟表演小品《相亲》,这也是赵本山第一次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宋祖英演唱了一曲《小背篓》,从这一年起,宋祖英连续二十多年都参加了春晚。陈佩斯、朱时茂出演小品《主角与配角》;岳红、巩汉林出演小品《打麻将》。此次晚会采用擂台赛方式,李默然任裁判,晚会分为三个团队:歌舞队、戏剧队和曲艺队。歌舞队的队长是阚丽...

回忆那记忆深处的露天电影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记忆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没有比看露天电影更令人兴奋的了。那时候,“看电影去呀!”绝对是一句振奋人心的号召,一早上消息就悄悄地传出:晚上某某村放电影,广播里没宣传,群众又没电话,却传遍四方了。晚饭敷衍了事,稀里哗啦填饱肚子后,扛上一张椅子,便匆...

8090后儿时的铁皮玩具集合,经典的童年回忆,小时候最期待的礼物

小时候的玩具没有现在这么花哨,但每一件都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铁皮玩具,它们件件都是孩子们手中的“宝贝”,更是那个年代技术与工艺结合的代表。还记得那个拧紧发条就能跳动的铁皮青蛙吗?它可是我的“发条动力”的启蒙玩具;还有那只憨态可掬的铁皮鸭子...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42w+
35赞    阅读 3.38w+
26赞    阅读 2.12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