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忆为您推荐:
那时候,QQ群和贴吧还没被短视频淹没,大家传图用“暴漫表情包”,聊心事靠火星文签名档。
不知道是谁看到贴吧里蹦出的一条标题暧昧的帖子:“看完这个GIF的人都会懂[坏笑]”。高中时代,那种朦胧的、黏糊糊的悸动,控制着手点开了帖子,“雨滴滑过窗玻璃,少年和姐姐挤在屋檐下躲雨,衣角湿漉漉地贴着皮肤”。画面只有7秒,但至今还能想起来。
那时候,教室后排的男生总在低头憋笑。他们的翻盖手机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像素模糊的GIF。后来才知道,这玩意儿叫“雨后小故事”,是90后性启蒙的“地下教材”。看这个就像偷翻老爸藏在床底的《故事会》一样刺激,又带点羞耻的窃喜。
慢慢班里的男生都传疯了,“开蓝牙,传我下”。为了防止被发现,把《雨后の小故事》文件夹命名为“中考冲刺题库”、“思品课作业”等等。它就是病毒一样,没几天就席卷了整个校园,这一段时间,只要下雨,脑海中就想起GIF里永远晾不干的校服。
这“雨”一下就是十多年,前段时间无意间在网上看到有人求这个GIF动图,当年用蓝牙传7秒动图要等三分钟,现在5G看4K雨景还是会缓冲,原来加载不完的才是青春啊。
雨水打湿的校服会有汗酸味,便利店躲雨时碰到胳膊会快速躲开,而屋檐下的虚拟校服永远不用烘干。
还真是“病毒”哈,可认识不可亵玩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