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自制的弹弓教程,童年玩具DIY制作方法,老物件回忆录

usold

小忆为您推荐: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约上三五个好朋友,背着书包、拿着柴刀,冲进村头的小树林,只为找到一根合适的树枝,做出一把属于自己的弹弓。

弹弓虽小,却承载了我们整个童年的欢乐与冒险精神。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回顾一下那把“杀伤力”最强的童年玩具——弹弓的制作过程,看看你是否还能还原那段纯真的时光。

一、完美的弹叉

要制作一把结实耐用的弹弓,首先得从树上找到合适的弹叉,Y型的。理想中的弹叉是那种自然分叉对称、粗细适中、握感舒适的树枝。一般我们会选择槐树、枣树这类木质较硬、不易断裂的树种。

童年弹弓制作,手工DIY弹叉选择

二、打磨与雕刻

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开始处理树枝。用小刀将树皮剥掉,然后根据手感进行打磨,让弹弓的握柄更顺手。

加上凹槽的弹弓

在弹叉顶端,还要用小刀刻出一条凹槽,方便后面绑皮筋的时候不会滑脱。这一过程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是最考验耐心的了,稍有不慎就会割破手指,不过那时候谁会在意呢?流点血也挡不住一颗想要玩耍的心。

三、皮兜的选择

弹弓的灵魂在于皮兜。常用的材料有牛皮带、自行车内胎,甚至是工厂废弃的传动皮带。这些材料弹性好又耐磨,非常适合做弹弓的皮兜。

制作好的弹兜

皮兜的尺寸也很讲究,长度大约5-7厘米,宽度2-3厘米,厚度也要适中。两端各钻1-2个小孔,方便固定皮筋。有的人还会特意在皮兜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者画个图案,让它变得独一无二。当然,更多时候是在弹叉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者符号。

四、橡皮筋的搭配

橡皮筋的可以说是最直接影响弹弓威力的。小时候最常用的就是自行车轮胎的气门芯或内胎剪成的长条,它们弹性十足,拉伸性能好。当然,如果你家条件不错,也可以去商店买专门的弹弓橡皮筋。

制作好的弹弓

橡皮筋的长度控制在15-20厘米之间最为合适,太短容易断,太长则影响射击精度。绑的时候要确保牢固,不能松动。有些人还会尝试双皮筋甚至三皮筋叠加,以提高射程,但也因此增加了受伤的风险。


一切准备就绪,终于可以玩了!小鸟们,颤抖吧(小时候不知道,要保护动物哟),为了练习准度,通常会找一些废旧瓶子、灯泡、树上的果子作为目标来联系,偶尔也会来个比赛看谁打得好、打得准。

特别注意:不要对着人!不要对着人!不要对着人!

还有窗户,容易挨揍!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753.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6-18
下一篇 » 06-21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初中的80后,你是不是和同桌都是这么说?

过去一点你超线了老师来了叫我一声3.写完借我抄抄4.你抄完到我5.借支笔修正液借借胶布借借6.让我看看(考试时)7.下一节什么课啊8.还有几分钟下课啊9.帮我传给某某某10.这次考试靠你了11.你几分啊(试卷发下来后)。。12.别说话,老师在后面。。&...

1979年迎新春文艺晚会,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届“春晚”

1979年的除夕,中央电视台“迎新春文艺晚会”开始播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应该是中国的第一届春晚了。其实,自1958年央视成立,一直都有春节晚会(除了文革时期),在1978年央视复播,当年就恢复了春晚。1979年的春节晚会采用了茶座和交谊舞形式,是录播的,不像现在都是直播的。而且,网传当时还被“恶意投诉”,闹了个小笑话。事情是因为有一段西班牙斗牛舞的舞蹈...

80后集体回忆的10部经典古装剧,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老电视剧

你还记得小时候守在电视机前等《西游记》开播的日子吗?怀念小时候看过的老电视剧,虽然那时候的演员没有如今精致的妆容和滤镜的加持,特效也“五毛钱”的,但剧情扎实、角色鲜明,至今仍让人念念不忘。这些经典的古装剧,从《新白娘子传奇》到《射雕英雄...

他们是第一批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拍下了80年代中国最真实的画面!

在那个影像稀缺的1981年,一对平凡的美国夫妻和他们的“驴友”,以朴实的视角,记录下了1600多幅80年代中国的真实画面。2015年初夏,老唐纳德(DonArmstrong)夫妇将这些珍贵底片交由我处理。很快,我收到8册底片袋合计40卷彩色负片,约1600张;140张35mm幻灯片,是当时和他们的“驴友”所拍。还有他们的旅行计划,游记等手稿。底片保存得很好,...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课文《春蚕》原文赏析

春天是养蚕的季节。每到这时候,我常常想起母亲来。解放前,我们家很穷,母亲就靠养蚕换点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我们家门口有几株桑树。春天一到,桑树刚发出新芽,母亲就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每张蚕种不过一尺见方,上面布满了比芝麻还小的褐色的蚕卵。等桑...

​1937年金山、胡萍版的《夜半歌声》,怀旧经典老片回忆

或许你看过张国荣主演的《夜半歌声》,当然,这也是最火的一版《夜半歌声》。或许你看过1966版的《画皮》,号称国内恐怖片的鼻祖。但你知道1937年的《夜半歌声》吗?一部拍摄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恐怖电影,它或许不是中国的第一部恐怖片,但它的地位很高...

1993年迎新春文艺晚会,第一个“张三”

严顺开主演的小品《张三其人》把春晚的小品从一昧搞笑过渡到关注普通小人物的生活。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成为春晚最红的歌曲之一。相声段子有姜昆、唐杰忠表演的《楼道曲》、侯跃文、石富宽的《侯大明白》。晚会信息(信息不全,请谅解)播出:1993年1月22日导演:张子扬主持人:赵忠祥、倪萍、梁雁翎、李庆安、张永权、杨澜节目单:序...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3w+
35赞    阅读 3.28w+
26赞    阅读 2.05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