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0月发行的第一版新华字典

希尔

小忆为您推荐:

1953年10月,第一版新华字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以新华命名,取新中华之意。这是第一部用白话文释义,白话举例的字典。

1954年8月出版部首排列版,自1957年6月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转商务印书馆出版。

截至2021年10月,已修订至《新华字典》第12版。

1953年10月发行的第一版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是亿万国人学习语文、汉语的工具书,本文将回顾1953年发行的第一版《新华字典》。

编写背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差不多90%的人都没有或很少接受过文化教育,大部分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出于新形势的需要,亟需一部全新的字典,以供全国人民学习使用。在此背景下,经叶圣陶提议,于1950年8月筹建新华辞书社。从北京大学借调时任系主任的魏建功先生主持辞书社工作,着手编写新华字典。

起初“新华辞书社”只有魏建功和萧家霖两个人,不久萧家霖的夫人也加入,再后来杜子劲又加入了。而叶圣陶则担任新华字典的终审。

因为人手有限,在新华字典的编写工作中遭遇了不少的困难。叶圣陶曾经感叹叹:“欲求成稿之完善,实甚难。”

经过不懈努力,《新华字典》于1953年10月编成,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首版总共印刷了10万册。

字典特点

这一版的新华字典按照音序排列,使用笔顺检字法。

1953年10月发行的第一版新华字典

字典包含大量的插图,从动物、植物到建筑、各种农业和工业机械,都绘制得栩栩如生。在书籍和纸张珍贵的年代,这一版新华字典就是一部小型百科全书。

因为当时汉语拼音每有普及,笔顺检字法群众也不熟悉,因此对于新华字典的使用存在不少的障碍,针对这一问题,在后面的版本中,加入了部首查字法。


第一版的新华字典凝聚着众多人的心血和智慧,影响着亿万民众的语言生活,我们能有现在的教育水平,可以说有它的功劳。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621.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7-01
下一篇 » 07-09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春节过年小故事之腊月二十三,为什么吃糖瓜?灶王爷上天要干啥?

“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三,灶爷要上天,这是过年流传的一句话,为什么要祭灶?糖瓜粘灶王爷的嘴是啥意思?北方人说:“今天是小年。”家里开始大扫除、蒸馒头、炸果子,而最特别的是——买一串糖瓜,那是一种麦芽糖做的糖,咬一口粘牙、甜腻、微拉丝,...

再不去看就要消失的中国古镇文化(二)

中国古建筑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这种理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体现在建筑上则是追求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很多地方的城市建设趋向标准化和工业化,导致城市景观变得越来越相似,今千遍一律...

古代的中秋拜月,是女子一年中最自由的夜晚,不仅是赏月、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看晚会、团圆饭,月亮是背景,是朋友圈的滤镜,是诗人嘴里的“婵娟”。在古代中秋拜月是女子一年中最自由的夜晚。在古代中秋的月亮不是看的,是——拜的。而最虔诚的不是男人,是女子。在那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年代,中秋夜是她们一...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41w+
35赞    阅读 3.38w+
26赞    阅读 2.11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