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忆为您推荐: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了强大和力量。上古时代,龙有极强的战斗力,呼风唤雨,甚至移星换斗都不在话下。
上古十大神龙,各地区可能稍微有些差别。
十、蟠龙
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
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
九、云龙或雨龙
被云雾缠绕的龙或行雨之龙。在很多历史典籍当中都有过关于云龙的记载,传说它能翻云覆雨。
汉王充《论衡·乱龙》:“董仲舒申《春秋》之雩,设土龙以招雨,其意以云龙相致。”
五代齐己《春雨》诗:“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前蜀杜光庭《天册巡官何文济为东院生日斋词》:“犹风虎以相须,若云龙而感契。”
《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孔颖达疏:“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
后因以“云龙”比喻君臣风云际会。
宋陆游《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
明张居正《圣母图赞·庆都毓圣》:“元云入户,赤龙在宫,遂开景运,万国时雍,济济岳牧,是谓云龙。”
八、黑龙
北方黑帝黑龙王,北海龙王的先祖,传说中浑身布满黑色的鳞片,且具有很强的战斗能力。
《墨子·贵义》:“且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
《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高诱 注:“黑龙,水精也。”
七、火龙
南方赤帝赤龙王,南海龙王的先祖。
火龙:《清史稿》载:“浮山有龙飞入民间楼舍,须臾烟起,楼尽焚”、“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龙见于张体两川围中。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龙见于石末村”、“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龙见于龙王峪,先大后小,长数丈,所过草木如焚”。
六、虬龙
虬龙是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也有说是无角的幼龙。
《说文解字》:“龙无角者。各本作龙子有角者。今依韵会所据正。然韵会尚误多子字。”李善注《甘泉赋》引《说文》“虬,龙无角者。”
五、苍龙
西方白帝白龙王,西海龙王的先祖。汉族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神话传说当中的神龙。
有着鲤鱼的尾巴,身体有些像是,脸长得像麒麟,从汉朝开始被定为皇帝的象征和代表,也是中国华夏民族的象征。
四、青龙
东方青帝青龙王,东海龙王的祖先。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灵兽,属于传统文化中的四象之一,四象即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圣兽。
一只巨大的龙,有五爪,身体呈现出蓝色或绿色,并且拥有强大的力量。从先秦时代开始它就是代表太昊与东方七宿的神兽,而到了汉代五行学说开始兴起,它的象征含义又多了甲乙与春季。
《淮南子·卷三》记载:“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故而青龙或为四象之首。
三、应龙
中央黄帝黄龙王,形似蛇,能够飞行。它有两只翅膀,身上覆盖着羽毛。行动快速、敏捷,能够在空中穿梭自如,并且能够掌管天气和风的力量。
相传应龙是黄帝手下的神龙,据说当年黄帝和蚩尤打仗,蚩尤请风伯、雨师来助阵。
黄帝的军队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士兵被倾盆大雨浇得晕头转向,黄帝军队大败而归。
黄帝请出应龙助战,两军正在厮杀之时,风伯、雨师又站立云端使用妖术,刮起狂风,降下暴雨。
这时,应龙化作一条巨大的飞龙,展开双翼在乌云中昂头摆尾,张开门扇似的大口,将那倾盆暴雨吸入口中。
风伯和雨师见一条巨龙将那大水吸去,又加大妖术,大风将巨龙刮得摇摇欲坠,难以在云端停立,大雨又似江河决口,使巨龙难以尽收。
应龙与风伯、雨师相持一个时辰,渐渐支撑不住。
这时幸好黄帝的女儿,女魃及时感到,狂风暴雨立即风息雨停,原来女魃乃是天上的旱神,有驱风赶雨之术,蚩尤的军队在没了风伯雨师的帮助下大败,应龙也乘机将蚩尤杀死。
黄帝虽然胜利了,但女魃和应龙却经此一战,法力消耗过大,再也无力升天,后来女魃隐居在北方,所以北方干旱少雨,应龙蛰居在南方的山泽里,所以南方潮湿多雨。
第二、烛龙
别名烛阴、火精,古代神话中的钟山之神,是人面蛇身的形象,赤红色,身长千里,睁眼为昼,闭眼为晚,吸气冬,呼气为夏,又能呼风唤雨,不喝水不进食,不睡觉也不休息,掌令时节,充当日月。
据说当年盘古开天辟地,劳累而死后,胯下之物化成烛龙,也有一说,盘古死后躯体化成十二祖巫,其中就包含烛龙。
第一、祖龙
龙的祖先,在神话当中是一种最古老的龙,能够有掌控云雨的能力,是龙族的起源。
祖龙在古代神话书籍中并无过多记载,在道教典籍中关于祖龙的记载比较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