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一生三次“我愿意”,中国的居里夫人,被国人遗忘的女英雄——王承书

usold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欢庆。我们都记住了钱学森、邓稼先的故事,但还有一位奇女子,也是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项目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她曾被外界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很少有人听过,一生三次“我愿意”,为国家隐姓埋名30多年,她是王承书

【报】一生三次“我愿意”,中国的居里夫人,被国人遗忘的女英雄——王承书

1912年,王承书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门第,和普通的女孩子不同,王承书从小就有着极强的数学天分。

1941年获得美国巴尔博奖学金,丈夫张文裕辞去国内工作,陪她前往美国学习,师从国际物理学权威教授乌伦贝克。在美留学期间,王承书提出了“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的观点,这一观点一发表就轰动了世界,至今仍在沿用。她的导师更是评价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1949年新中国成立,王承书本打算和丈夫张文裕立即回国,但有孕在身,只好推迟了归国时间。

【报】一生三次“我愿意”,中国的居里夫人,被国人遗忘的女英雄——王承书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关系恶化,如同钱学森计划回国一样,一大批爱国科学家受到美国政府的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这其中就包括王承书。

就像她自己说的“正因祖国贫穷,才需要自己,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

1956年回到了祖国,和她一起回来的,还有装满300多个包裹的书籍和笔记。

三次“我愿意”

回国后,她在笔记中写下“1956年10月6日是我难忘的一天,在离别了十五年的祖国国境上,第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心里说不出的兴奋,我要为国家做贡献,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1958年,我国筹建了热核聚变研究室,聚变能被认为是人类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也称人造太阳

但当时这个技术在国内是一片空白,对于王承书来说也是陌生的领域,对46岁的她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面对钱三强的邀请,王承书毫不犹豫地说出了

“我愿意”。

1961年3月,钱三强再次找到王承书,希望她负责高浓铀研制

随着国家原子弹的研制进入攻坚期,核心燃料高浓铀研究却进展缓慢,没有高浓铀的原子弹就是没有生命。这一次,王承书再次说出

“我愿意”。

自此,王承书告别丈夫和孩子,隐姓埋名,来到中国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全身心投入我国铀浓缩事业,这一年,她49岁。

1963年底,高浓铀投入生产。1964年1月14日,504厂成功取得第一批高浓铀合格产品,同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爆炸成功

此时的王承书却是继续地隐姓埋名,当钱三强向她发出第三次邀请的时候,她仍然坚定地说

“我愿意”。

开始从事核事业研究,这一年,她52岁。

邓稼先、王承书、杨振宁、张文裕

邓稼先、王承书、杨振宁、张文裕

以身许国,三十年如一日,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1994年6月,王承书因心力衰竭逝世,享年82岁,而她所做的一切才被公布。

她没有一句抱怨,留下遗嘱:

希望把我们所有的积蓄,捐给希望工程,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读书。

我们都都知道邓稼先、钱学森,然而还有很多很多像王承书这样的默默付出的人,他们同样需要被世人铭记,他们对祖国的付出不应该被埋没。

最后,只想说,她不是中国的居里夫人,她就是中国的王承书先生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sold.cn/post/570.html。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作者,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上一篇 03-06
下一篇 » 03-11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
    R0 条回复

相关推荐

【报】童谣《马兰开花二十一》的数字密码,也是中国人的“浪漫”,你是否了解其中的秘密

小时候经常听到个歌谣“马兰开花二十一”,很好听,也很好记。它是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跳皮筋童谣。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这个意思,致敬那些伟大的人!上世纪60年代,我国在西部秘密研发原子弹,而基地的名称就叫马兰,新疆马兰基地曾是总装备部第二十一试验训练基地。在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表...

【报】鄂伦春族人牵驯鹿巡游哈尔滨中央大街,一首《勇敢的鄂伦春》令人感触

《勇敢的鄂伦春》是王肯创作的,是许多80、90后在小学的音乐课上都曾学过这首歌,也是一首展现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族人民精神面貌的儿歌。但,这首歌的背后故事,更是令人感触。鄂伦春在元朝时,被称为“林木中百姓”和“北山野人”。清初时期曾把称为“树中人”、“俄尔吞”。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以后,文献中多次出现“俄罗春”、“...

【报】12月24日不是平安夜,是长津湖战役胜利日,是志愿军的胜利之夜

12月24日,好多人都开始准备过“平安夜”了,特别是一些小情侣。对于第二天的“圣诞节”,也有不少地方在过。过这些洋节日无可厚非,但你不能瞎过哈,除了知道吃个苹果外还知道啥?就知道买点礼物、吃吃喝喝、唱唱歌、看看电影啥的,,慢慢的后人谁知往事?12月24日是平安夜,但希望国人过的不是西方耶稣的平安夜,而是15万志愿军的平...

【报】《敬告花界同胞书》出自妙莲,这是教科书上没有的爱国故事,这是课堂上听不到的爱国故事

“我们中国到了将亡未亡的时候了。现在之所以未亡,全仗一点国民的志气。自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首先由爱国的学生,发起惩警卖国奴,抵制日本货。没见几日,全国各界万众一心,下至小工车夫,亦不肯与日人工作。可见人心不死,正是我国一线生机。惟我青楼,一无举动。我本我的良心,想出几条办法,劝告我花界同胞,各本良心尽我国民应尽之天职。...

【报】你不知道的4月1日,“81192,甲板已经清空,空域已经清空,请返航”

说起4月1日,是不是都想到的是愚人节。但今天告诉你一个你不知道的4月1日。4月1日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愚人节,81192也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编号。2001年的4月1日,美国一架侦察机侵犯我南海领空,我军派出两架飞机跟踪拦截,美机违反飞行规则,突然转向,与王伟驾驶的战机碰撞。王伟被迫跳伞,坠入大海,下落不明。近10万人,14个...

1938年花园口决堤,89万人换取了四个月延期,河南之殇

1938年的花园口决堤,是抗日战争中三大惨案之一,以89万人死亡、1200万人受灾为代价,只换取了4个月的延期。蒋介石一战“封神”,后人称“花园口战神”。1938年5月,日军占领徐州后沿陇海路西进,准备夺取郑州,再南下进攻武汉。为阻日军前进,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东北花园口黄河大堤。以水代兵,打破日军的作战计划,...

【报】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中医,有多少传承了下来?

中医在春秋战国时期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中医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诊断四步“望闻问切”,通过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而康复。著名的医学书籍:《黄帝内经》、《图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本草...

【报】西域古城楼兰,楼兰古国的故事,它的神秘

楼兰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楼兰之名最早是在《史记》中所载,公元前176年匈奴冒顿单于给汉文帝刘恒的信,楼兰归属匈奴。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命汉将任文领兵从小道袭取楼兰,擒楼兰王。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大...

热门文章

标签TAG

最多点赞

127赞    阅读 2.21w+
35赞    阅读 3.17w+
26赞    阅读 1.99w+
  • weixin reward

    微信打赏

  • alipay reward

    支付宝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