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忆为您推荐:
霹雳球,它是属于那个年代孩子的“魔法道具”,轻轻一碰,就能炸出脆响、火花,还有满巷子的欢笑。
对于80后和90后来说,霹雳火石球不只是玩具,更是一段闪着光的记忆。它带着淡淡的硫磺味,碰撞时发出清脆声响,偶尔还能看见一星半点的火花,像把夜空里的星星揉碎撒进了白天。
这种简单却神奇的体验,如今的孩子或许难以想象。
那一段时间,谁要是掏出一对新霹雳球,可神气了。孩子们围上来,争相伸手:“给我碰一下!”、“让我试试!”红球撞绿球,“啪”的一声脆响,惊飞了墙头晒太阳的猫,也惹得路过的大人笑着摇头:“小心别炸着手!”
最让人着迷的,是那转瞬即逝的火花。阳光下,两个球表面泛着细碎的光,像是裹了一层星屑;用力对撞时,手心能感受到轻微震动,仿佛真的握住了闪电。有人还会把球高高抛起,在空中接住再撞,只为听那一声更响亮的“啪”——那一刻,整个校园都成了我们的游乐场。
可别千万放裤兜里哈,有一次就给忘了,在课堂上不小心碰到了,结果“啪”一声闷响在安静教室炸开。老师推了推眼镜,全班目光齐刷刷射来,空气里飘散的火药味暴露了一切。最终,那对宝贝被收进铁皮盒,锁进了办公室。
但孩子的执念哪那么容易熄灭?下午放学后,有人悄悄绕到办公室后窗,踮着脚从缝隙里勾出铁盒——失而复得的喜悦,比第一次买到时还要浓烈。躲在梧桐树下,两人傻笑着重新试碰,虽然颜色已微微褪淡,可那熟悉的脆响还在,火花虽小,却足够点亮整个下午。
霹雳球或许早已停产,但它留下的声音、气味、触感,早已刻进一代人的记忆肌理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