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能投出小猫、小鱼等等图案的红外线笔,也是光影投影笔,是90后童年玩具中的经典。记得生日那天,妈妈拎回一个小小的紫色塑料盒。盒子不大,盖子透明,里面躺着一支磨砂紫的笔,笔头镶着金色铃铛似的花纹。我一把抓出来,沉甸甸的。拧开前端,一排...
小时候,家住农村,会经常停电。特别是一到晚上,整个屋子陷入漆黑,大人小孩都只能摸黑行动。这时候,老式铁皮手电筒就成了家里的“光明担当”。当然,晚上出去的时候,老式铁皮手电筒也是我们80、90后童年的“夜行神器”。记得那时候,妈妈会一手拿...
在8090后的童年记忆里,顶针或许不是最闪亮的玩具,却总在某个抽屉角落静静躺着,泛着铜或铁的微光。它虽小,却是那个物资匮乏年代里家庭主妇的“秘密武器”——没有它,针线活就少了份从容。你是不是以为顶针就是个普通的小圆环,其实不然。传统顶针多为铜...
对于80后、90后来说,“铁皮文具盒”不只是装铅笔橡皮的容器,它更像是一个沉默的伙伴,陪我们走过无数个早读、自习和考试的日子。尤其是盒盖内侧那张清晰的乘法口诀表——从“一一得一”到“九九八十一”,字迹工整、排列整齐,像一位随时待命的小老...
还记得功能机时代的万能充电器吗?90后怀旧必备神器,适配诺基亚BL-5C等一切可拆卸电池手机。对90后来说,这不仅是数码配件,更是青春记忆里不可或缺的一环。那时候,手机电池还能轻松拆卸,万能充电器凭借两根金属触针和一块塑料底座,成了宿舍、教...
在80后的成长记忆里,总有一个画面挥之不去——阳光洒在路上,少年们套着一条腿骑着高高的自行车飞驰而过,车轮卷起尘土,笑声随风飘远。那是一种简单却充满激情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印记。大梁自行车(二八大杠)最具特色的功能之一...
小时候的玩具没有现在这么花哨,但每一件都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铁皮玩具,它们件件都是孩子们手中的“宝贝”,更是那个年代技术与工艺结合的代表。还记得那个拧紧发条就能跳动的铁皮青蛙吗?它可是我的“发条动力”的启蒙玩具;还有那只憨态可掬的铁皮鸭子...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曾经广泛使用的卫星锅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它曾是许多家庭获取电视信号的重要手段,在信息传播渠道较为单一的时代,满足了人们对丰富多彩电视内容的渴望。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卫星锅的优势逐渐消逝,最终走向了历史的舞台边缘...
从1997年左右开始,家庭娱乐方式迎来了一个转折点:VCD机的出现。在此之前,我们依赖录像机和录像带来观看电影和电视剧,这种方式不仅需要购买空白录像带,还受限于录制时间以及普遍一般的画质。记得小时候,邻居家的一位叔叔从深圳出差回来带...
每个时代都像一幅画卷,独特且迷人,烙印在人们的心中。而每一件物品,都像是画卷上的一个细节,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和人们的情感。当我们偶然遇见这些老物件时,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那些曾经的记忆和故事便如潮水般涌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回忆...
你还记得印有红鲤鱼的搪瓷面盆吗?洗脸的时候,看着盆地的红鲤鱼,感觉它游动起来了。还有,印牡丹花的搪瓷茶缸,或者印着“为人民服务”、“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标语。大人喜欢喝茶,小朋友最喜欢用它泡糖豆了。黄色的带盖子的搪瓷菜盆,用来放油,或者腌制的菜...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身边的各种物品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从最初的原始工具到现在的智能化设备,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这些物品的陪伴。那么,你还认识下面这几样物品吗?如果用过,说明你已经不再年轻了哦!1、玉米钢笔除了好看...
20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大多数人还都在为温饱而忙碌,零食对他们来说基本上是奢侈品,60年代的零食虽在形象品质上相形见绌,却享受着最尊崇的待遇。果味饼干,60年代的小孩都很懂事,都知道家里钱不多,只能每天在橱窗外面看一下,期待过年过节都...
20世纪的中国,尤其是五六十年代,是一个充满了特殊历史记忆的时代。在那个时候,各种票扮演了特殊而重要的角色,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鲜明印记,见证了那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期。听过或见过最多的应该是粮票吧?在当时生活中,还有需要很多很多的票,如:粮油票...
杆秤,在历史长河中延续千年,是中国人发明人类最早的衡器,由秤砣、秤杆和秤盘组成。相传鲁班以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为13两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改成16两一斤;在20世纪50年代统一改为10两一斤。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