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忆为您推荐:
“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三,灶爷要上天,这是过年流传的一句话,为什么要祭灶?糖瓜粘灶王爷的嘴是啥意思?
北方人说:“今天是小年。”
家里开始大扫除、蒸馒头、炸果子,而最特别的是——买一串糖瓜,那是一种麦芽糖做的糖,咬一口粘牙、甜腻、微拉丝,孩子们一边吃一边念童谣:“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要上天。”
“灶王爷”他上天为啥要用糖粘住他的嘴?这背后是一场延续千年的民间智慧和祭灶习俗。
灶王爷
在古人眼里厨房不只是做饭的地方,而是——有神在住。这位神就是灶王爷,全名叫“东厨司命九灵元君”。
听着玄乎,其实他管的很实在:
你家今天吃了几顿?
谁偷吃了零食?
父母有没有吵架?
孩子写作业了没?
米缸是不是空的?
桌上有没有浪费的饭粒?
他都一笔一笔记着,写在“善恶簿”上。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他就骑着马上天汇报,向玉皇大帝说说这一家人过去一年是勤是懒、是善是恶,玉帝一听便决定来年给这家是降福、还是降灾。
用糖瓜
这可把老百姓吓坏了,谁家没点小毛病?剩饭、吵架、偷懒要是全被说了,来年还怎么过呢?
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用糖(芝麻糖),堵住他的嘴。不是真堵,而是一种“温柔的贿赂”。
祭灶那天,家家户户在灶台摆上供品:
糖瓜:最最最重要的是用麦芽糖做的,又甜又粘,供上去说:“灶王爷,吃块糖,上天多说好话”。
清茶、水果:表诚心。
草料、清水:给灶王爷的马,让它有力气上天。
然后焚香磕头,念祝祷词:“好话多说,坏话少讲,明年回来,保我家安康”。
有的地方还会把糖瓜轻轻涂在灶王爷画像的嘴上,边涂边说:“粘住您的嘴,甜了您的心”
为什么是糖瓜?
因为糖瓜的“粘”不只是物理上的粘牙,更是心理上的“封口”。
它说:
我们知道您要汇报
但能不能
把那些琐碎的错
那些一时的气话
那些没收拾的碗筷
都——粘住,忘了,带不上天?
这是一种对神的幽默与亲近,不像求佛那样战战兢兢,而是像哄长辈一样:“吃块糖,开心点”
南北小年差异
北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多为腊月二十四,为何差一天?
源于清代:皇家在腊月二十三祭灶,北方百姓跟着官家过,就成了“官三民四”,南方保留更古老的传统,坚持“腊月二十四”。
而江浙沪一带,还有“廿四夜”的说法,这天要吃“团子”,象征团圆。
南京人则说:“二十四,打扬尘”,意思是大扫除从这天开始。
祭灶的仪式
祭灶不只是大人忙,孩子也参与撕灶神像,供完后把旧的灶王爷画像揭下,和纸马一起烧掉,说“送他上天”。
然后等除夕那天再贴新像,称“接灶”,表示灶王爷回来了。
各地都有祭灶童谣
北方:“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南方:“送灶君,拜灶君,保佑我家年年红”
城市楼上中很多厨房没有灶台,也不贴灶王爷画像了,糖瓜成了“网红零食”,而祭灶仪式也渐渐淡去。
等到我们的孩子那时候,可能只剩下了糖瓜,或许他们只是知道腊月二十三那天要吃糖瓜,至于为什么,不得而知哈。
等过年小孩咬下那块粘牙的糖瓜时,不妨讲一讲:
百年前某个小院里,一家老小正对着灶台轻声说:“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
发表评论